雄性厨房
2005-04-29小叹
小 叹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雄性动物都是存在领地观念的。可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偏偏人类的领地观念又似乎是最弱的。也许对于人类这种超大规模的群居动物而言,太强的领地观念反而会妨碍相互间的写作互助。所以,当我们用性别去标示某些领域的时候,也只能说明在这个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究竟是两性中的哪一方。
比如说,厨房。
由厨房自然会生两种联想,一是饭馆里大厨热火朝天的工场,二是家中少妇洗手调羹的所在。前者男性当道,后者多是女子作主。只是大厨的领地闲人莫入,不如刺探一下居家厨房里的微妙。
闲掰:厨房的性别走向
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子又曰:君子远庖厨。
伟大的孔老人家绝对是中国传统男性的代表——味蕾要求挺高,但是对实际操作心存抗拒。故而平白将家中顶重要的一块地盘拱手让给了异性。
厨房在居家生活中之重要,无须追述到母系社会的篝火晚会,只要看看眼下家庭装修的花销比例便一清二楚:大把银子被扔进厨房和洗手间,一进一出自然是顶重要的问题。何况,相对于“出”,“进”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把女性从厨房中解放出来——好像妇女解放运动有这么句口号。听上去好像厨房就是地狱,妇女同志们在那里受尽了委屈。只是这么多年“解放”下来,她们“上厅堂”之外,仍旧还是在“下厨房”。何解?
照我的看法,如果男人真要是懂得怜香惜玉的话,最好还是让女性远离厨房。
怜香惜玉
总有人形容厨房是家里最“温馨”的地方,个人以为那只是一堆大男人的意淫。
中国人对于饮食,自古都有一套繁杂的审美系统。除了强调在视觉上要美、嗅觉上要香、味觉上要可口之外,还不惜调动听觉和触觉。更重要的,还要饱含“意境”!
这种“意境”,有人以为是给一道菜取上一个所谓风雅的名字,又或者是附会上一个如何如何动人的传奇故事,让品尝的爷们想到这些就不由自主地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其实,更有主导力的还是男人们本身对制作者的幻想。
这也是自然的,由一个曼妙少女或一个绰约少妇的如葱玉手所做出来的宋嫂鱼羹总比光着膀子叼着烟卷的老爷们炒出来的回锅肉容易勾起人的食欲。只是,这一切不过是幻想。
幻想让一切变得不太真实,对于菜肴的制作者如此,对于厨房的印象也是如此。
厨房,实在没有多少温馨。
电影里,要么是热恋中的男女在厨房里万般缠绵地手把手地做些看上去还不错的菜,要么是女主人在做饭的时候,男主人进来插科打诨热情献吻。也许这些都是真实的,不过发生的机率实在是小之又小。不信的话,你可以每天这么试一试,保准不用一个礼拜,你将永远不被允许接近厨房。
厨房里的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冰冷的刀子、淌血的动物尸体、冰冷或者滚烫的水、随时可能烧掉眉毛的火和一堆你根本不知道有些什么成分的化学物品。
所谓“刀枪无眼,水火无情”,让一个柔弱女子举着明晃晃的菜刀去对付一块毫无生气的猪肉,视觉上毫无美感不说,实在还要为她的一双纤娇小手捏一把汗。即便小心翼翼地过了这关,还有四溅的滚油和腻人的油烟等着摧残她精心保养的皮肤。
不是我存心夸大其词,只是想重新解释一下什么叫“怜香惜玉”——还是把女人请出厨房吧。
无主之地
把女人请出来之后,未必就有男人心甘情愿投身其中。一心“主外”的大老爷们不说,即便是正在厨房里奋斗的兄弟,可能十个里有八个会说是出于无奈。
女人出来了,男人没有进去,厨房便成了一块无主之地。
这未必全是因为传统观念的遗存,尤其是在上海,说大男人羞于下厨实在是不公道的。众所周知,上海的男人是出了名不够“大”的。也是因为这一点,上海男人才能一直毫无怨言地奉行着男女平等的原则,主完外又主内。不过,似乎这个好传统也正在慢慢消失。
所以确切地说应该是:女人走出来了,男人也走出来了。
不用做太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因为现在愿意下班之后把自己放到厨房里的年轻人实在是不多。把原因归结于工作太忙也许没错,不过也未必是全部,从小缺乏训练或许才是主要原因。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就不再去牵扯什么独生子女问题了。
但是另一方面,年轻人对于饮食的追求却未见萎缩。不断涌现出的“小饕”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些以吃遍天下为理想的年轻人,一边剔着牙品评这餐的好坏,一边已经盘算着下一餐要到哪里去定座。只能说,他们是新兴的味蕾文化理论家,却还论不上是美食家。
美食家除了要有极其发达的味蕾,自然还是需要有一点动手能力的。苏东坡、袁枚这种例子也不用举了,也就是说明真正的美食家至少手头上也是要能出几个能“看家”的菜的。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对食物有所追求的人都成为美食家,不过一旦真的弄得厨房性别缺失,很多文章便作不下去了。至少,搞房地产开发的老板们,就要想办法怎么说服顾客花钱去买那个只是用来烧水和储存方便面的空间了。
不过,有些迹象表明,似乎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相反的似乎还有所转机。
雄性领地
我认识的女生之中,能说出五种以上菜的做法的屈指可数,倒是男生中还有些能做出个小席面。
需要声明的是,我所说的男生完全是指30岁以下的成年人。
这一堆男生中,教育程度参查不齐,家庭背景多种多样,个人经历和性格脾气也不尽相同。而他们的共同之处,除了性别之外,就是能够心甘情愿自发自觉地泡在厨房里。
这些男生之所以选择厨房,原因也各种各样。有的是从迫不得已开始,渐渐变成乐在其中。有的是因为耳闻目染,所以继承传统。也有的自称“天生如此”。
综合一下他们的看法和论调,基本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厨房是体现个人创造能力的最佳场所。”
“厨房是锻炼耐心和细心的最佳场所。”
“厨房是获得满足感和成功感的最佳场所。”
创造力、耐心、细心、满足感、成就感似乎都是男性所追求的东西。恰恰这一切都能在一个小小的厨房里找到并得到实现。也许这就是那些男生自愿对厨房冠以自己性别的最好的理由吧。
固然不敢说这是今后的大势所趋,也有可能凑巧所有能干的个案都让我碰上了,或者解释为物以类聚的结果。但我个人还是认为,这说明已经有一部分人先于他人发现了厨房的奥妙。而其他人,或早或晚也是能够明白这一点的。
如果某天,所有男人都酣战在厨房里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男权解放组织”来高喊“救同胞于水火之中”,也不知道是否因此而重新定义了两性关系的构成方式。或者到时候有人又要提出厨房的无性别化建议等等。
反正,这块重要的领地已经开始表现出了雄性化的苗头,接下去究竟走向如何,要么看它自己的造化,要么大家一起动手去解决。
自述:凌晨三点的鸡蛋
我家的厨房是雄性的。而且,二十四小时都是雄性的。
我想我的邻居应该会痛恨我,因为如果他们在凌晨三点醒来想喝口水的话,也许会因为我厨房里漫溢出来的味道而感到饥饿,再也难以入睡。
凌晨三点,对我来说刚码完一堆的字,泡淡一壶茶,抽掉半包烟,肚子里开始有过多的空间。于是,我必须想办法照顾一下自己。
基本上最简便的也就是煎鸡蛋。
往烧热的油里洒一把葱花,一点碎胡椒,倒下两只打散的鸡蛋。用筷子搅动几下,等鸡蛋刚变成固体的时候轻轻颠动平底锅,让它卷成梭形的卷,最后放进盘子里。
就是这么简单,也正好附和我的要求——七成熟。这样的煎鸡蛋才会嫩而不生,润而不泄,香而不腥……说得有些玄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带有些许流质口感的固体鸡蛋。
也许看见我这么形容的人会觉得我有些吹毛求疵,鸡蛋终究就是鸡蛋,何必如伺候一块牛排那样为了几分熟斤斤计较。
不好意思,如果一定要我给出解释的话,我只能说因为首先我喜欢这样的鸡蛋,或者因为我是处女座。
处女座的男生也未必都是喜欢下厨房的,因为厨房不是一个能够创造完美的地方——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厨房里不会有称盐用的天平,也很少有煮蛋用的记时器。所以,在这里所能信赖的,只有自己的味蕾,或者就是经验。
之所以我总在得闲的时候泡在这里,可以说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创造力和耐性,也可以说我想要追求满足感和成功感,不过最简单的理由还是因为我喜欢。
在这个空间内,所有的东西都会有很多种形态——各式各样的刀子,大大小小的锅碗,五颜六色的调味品,还有风味各异的食物。更有趣的是,你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某些东西该是什么样子。
比如一瓣蒜,你可以把他整个碾碎,也可以把它切成片、丝、条、丁、末,甚至剁成茸,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耐心。即便没有耐心,整个地丢进锅里基本上也没有人会埋怨你。
主宰一颗大蒜的命运也许有些微不足道,但确实非常让人开心,尤其是当你在公司里刚让老板狠K了一顿或者刚遭受一次别的打击之后。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平衡,不过不能算是你呆在厨房里最好的理由。
雪中送炭固然好,却总不如锦上添花。
老法搬家,是要把一个生得火热的炉子先提进厨房里的。也就是说厨房本就应该代表着火热和喜气。在这个空间里所作的任何一件事都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不管是别人还是自己。
所以,对待厨房最好的态度还是把它当成一个游乐场,满怀憧憬而且乐在其中。你可以随意设计今天的节目,也可以随便发明奇怪的方法。只要最终的成果能够让你觉得开心,并且让其他人也觉得满意就好。厨房的好处,就在于此。
同时,如果你有一点虚荣心的话,这也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炫耀资本。比如一朵用萝卜雕的花,一盘五颜六色的沙拉,哪怕是煎了一个看上去足够漂亮的荷包蛋,也大可以在所有人面前大侃一通。
总之,如果你无法从外面的世界获得你想要的东西,不如去厨房找找看。又或者你想要创造一些让自己和别人感到惊喜的东西,也不妨去厨房试一下。
只要你记得,你才是主宰,而不是被其围困就好。
也许,厨房的之妙还不止于此。
顺便提醒一句,如果你对这些都毫无兴趣,并且习惯在凌晨醒来的话,千万不要和总在凌晨三点煎鸡蛋的人做邻居。
访问:痴迷甜点的男生
李宜,26岁
毕业于英国赫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兼职模特。
我和他相识是在他回国之后,第一印象是超长的睫毛和一身筋斗的肌肉。一个月后发现他的日本菜比我做得好,中国菜没有我做得好(至少土豆丝就没我切得细)。再然后是我发现了他从英国带回来的一大堆书,据说超过100公斤,其中大多数都是甜点菜谱。
至此,我对他的兴趣开始越发浓厚,因为据我所了解,喜欢做菜的男生大有人在,可醉心于甜点的实在不多。
说是访问,其实只是我们在一个玻璃盖的顶层餐厅晒着太阳的一次闲聊。
最喜欢苹果派
我问李宜的第一个问题是他最喜欢的甜点是什么,他回答说是苹果派。
我问为什么,他很有条理地掰了一段亚当和夏娃的故事给我听,然后很夸张地引申到苹果派和人类本能欲望的关系。连邻桌的女生都有些暗暗发笑,他掰得实在有些离谱,不过我明白,有时候喜欢一样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理由。
依照我的常识,英国的饮食实在是有些令人不敢恭维,所以我当场对他的饮食品味提出了质疑。结果,引来的是他的另一番说教。
“英国的菜的确不好吃,他们人道到杀牛都不用刀不放血,所以回来狂吃了一通,搞到要减肥。”一点也不出我的意料,他在我面前惯用的形容是“恶狠狠地好吃”、“好吃到产生幻觉”。
“但是……”他开始辩驳我的观点,“英国人,或者说欧洲人,甚至西方人,对甜点的态度完全不同于对待正餐。那里的主妇,可能做不出几个好菜,却可以做出非常漂亮而且美味的甜点。我们花在打麻将上的时间,他们可能就是在看着电视翻着菜谱学怎么做蛋糕。”这些我自然同意,了解英国人对下午茶的重视程度的人都应该同意这一点。
就像搞艺术
“我对艺术之类的也很感兴趣,经常去看画展或者跑去教堂看他们的壁画。如果你看过那些就会发现,有时候甜点在他们的生活中,的确就如同一门艺术一样的重要。可能就正因为这种共通之处,所以后来我也学着做一点。也就是这么开始之后,就被套住了——你会发现,那根本就是艺术!从混合原料到摆盘装饰,不仅需要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而且也需要严谨的态度。等到一切完成,不但你自己会觉得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杰作,别人也会觉得你是伟大的艺术家。”尽管我觉得他的言辞还是有些夸张,不过从他那种油然而生的兴奋中,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没有撒谎。
问到他第一次做的是什么甜点,他好像有些印象模糊,我原以为他会说是苹果派,但他说可能是曲奇饼干或者什么蛋糕。尽管有些失望,不过这倒是再度给他的苹果派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奶油。
想要一个烤箱
尽管早就知道他对甜点别有一番感情,可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吃过他做的甜点,这也是我对他非常不满的一点,所以我希望他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回来之后一次都没有做过,真的。”他信誓旦旦地保证,“第一,有些原料不是随处都能买到的,尤其是一些新鲜的香草。还有,我没有烤箱。”第二个理由让我有些哑然失笑。烤箱尽管不是中国家庭必备的东西,可应该也不是那么难以买到的。“我要的是那种大烤箱,至少目前我没有看见哪儿有,不过我会再找找看。还有,现在家里的厨房也没有地方放大烤箱,也许过一阵子我找到新房子,我可以腾出一个够大的地方安顿它。”
看来我想要尝试李宜做的甜点,还得有点耐心才行。
未来的计划
接下去我们的访问(其实是闲聊)有些偏离了主题,谈到的无外乎是“海归”“海待”之类。李宜也正在找新的工作,据说有一份工作有些特别,这也令我们的话题稍稍回到了主题。
在他的面试计划中,有一份工作显得有些有趣,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为厨师新设计的菜式配上合适的容器。而且据说那还是家这方面的专业公司。
至少我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工作。李宜也显得很有兴趣,甚至有些跃跃欲试,对于他来说这的确是一份能把美食和艺术融合到一起的工作。祝他面试成功吧!
当然,最后的例行问题还有对将来的希望或者理想。不过他不说我也知道肯定是开一家咖啡店,并且出售他自己做的甜点。他的回答果然不出我的意料,只是他强调说,他的咖啡馆应该可以让朋友自己做甜点。
理想的确不错,但愿他能够早日实现!
还有,希望他早日找到能放烤箱的厨房,让我尝一口他做的苹果派。
最后:我的自我否定
最后我发现,其实厨房和性别根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和厨房发生关系的也许只是个体的人。强硬地想把任何模式套到任何事情上意义都不大。
厨房就是厨房,性别不是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男生的个案来也许只能说明厨房可以和原本我们想象的不一样而已。
个人声明:欢迎女生光临我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