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没有死
2005-04-29张鸿鑫
张鸿鑫
我州较有影响的残疾女诗人李楠辞世近20年,我捧读《李楠抒情诗》,就会产生一种她虽死犹生的直感,心灵的屏幕一下子闪现出臧克家先生的佳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李楠在残魔中挣扎,还写出如此高质量、高水平的诗,实在不容易。
李楠的诗,一个最突出的内容,就是抒发她对人生的体验,抒写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成败观,等等。众所周知,李楠的生活经历与写作经历,是一般常人难以想像的,她坎坷的人生旅途,令人惊叹,她把对人生的各种感触和体验作为诗的主要内容和主题,那是很自然的事。
我们看她的《行》这首诗,诗人写道:“一道道艰难的旅程/伴着我的一生/一个个美好向往/引我步步向上攀登/串串深深的足迹/步子不断向前延伸/那金灿灿的希望/激起勤奋/无边的土地上/走着永不自满的人。”这一首诗,直抒胸臆,不隐晦,直来直去,实话实说,流露出一种朴素自然的美。李楠的一生,就是在坎坷、艰难的旅途上跋涉着,而战胜残魔、克服艰辛的巨大精神支柱和勇往直前的无穷力量,就是内心深处充满着对前途的“美好向往”,那是“金灿灿的希望”。这样,她才敢于在人生的悬崖峭壁上毫不畏缩地向上“攀登”。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一点也不满足,一生以“勤奋”自律。在茫茫人生道路上,“走着永不自满的人”,可以看到,“永不自满的人”,正是诗人李楠自己。
在李楠的人生词典里,根本找不到“悲观失望”、“畏缩不前”、“茫然沉沦”这些字眼,她是一个铁打钢铸的女强人。除了用“意志坚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这类词语来评价她,还有什么呢?
再看《石榕》这首诗,诗人这样写道:“从坚硬的石缝里/冲出一枝绿色的力/以百倍的奋发/托出一个完整的躯体/枝叶有风儿摇曳/桠上有鸟儿栖息/头顶有阳光雨露/哪管根子还压在崖底。”
这首诗在构思上又另具一种特色,在表达上又别有一番情趣,可以说这是一种象征性的写作手法。“石榕”是抒情的主体,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树木。看它岩石压根,它从石缝间奋力“冲出”,冲出来的是树又不是树,是“一枝绿色的力”。
石榕,磨难灌顶,没有“力”,怎么冲得出?所以冲出来的不是树,而是“力”!“力”是一种意象,它有形(一枝)、有色(绿色的),可以捉摸得到,它就是树,诗是耐人寻味的。
“冲出”来之后,又是一番景象,它是“一个完整的躯体”,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枝叶“摇曳”、鸟儿“栖息”……
诗人磨难重重,她用“力”不顾一切地“冲”,写诗自勉、自励,结局是硕果累累,心灵不断得到慰藉。
“石榕”象征诗人,就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诗人的很多诗,都采用这种象征性的写法。诗人的人生,就是因她与磨难抗争而精彩,诗人的生活,就是因她勤奋写作而充实。
李楠爱诗如命,一些诗抒发她对诗的认识、对诗的理想、对诗的追求的执著之情,表现她对诗的最真切、最深刻、最直接的领悟。
我们来看她的《诗与血》这首诗:“一滴滴血/一朵朵花/诗人的碧血从民的鲜花/诗是血/不是水/有血/才能沃出生命之花”
诗人始终把“诗”与“血”连在一起,把“诗”与“花”连在一起,把“诗人”与“人民”连在一起,它们有着血肉不可分割的关系。诗是用生命铸造出来的精神产品,所以它是血不是水;诗人是人民的一分子,他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诗人只有与人民联系在一起,他的诗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是“生命之花”。诗不是茶余饭后消遣的玩物,是认真的、严肃的、高尚灵魂的结晶和升华,诗人对诗的本质,作了形象的诠释。
再看《我的诗》,诗人写道:“我的诗是片片绿叶性活是参天大树/诗之灵感天天生长/诗篇紧紧依偎着泥土/诗韵时而吻着星星/时而沉人地层深处/在人生的海洋里/我获得闪光的珍珠/我的诗在世界永驻。”
诗(艺术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泥土”,是“大树”,是“海洋”,而我的诗,就是“片片绿叶”,是“闪光的珍珠”。诗是从生活中酿造、提炼出来的蜜,所以生命力极其旺盛,获得了“在世界永驻”的永恒力量。
《写不完的长篇》是这种认识的不同角度的抒发:“我撕下张张云片/裁成洁白的诗笺/带着我的心/奔向遥远、遥远……/万里征途上/雨是墨/地作砚/描不尽的城镇灯光/抒不完的山寨田园/山上挺拔的青松堤闪光的钢钻/路旁斗艳的群芳/是少女的笑脸/多彩的生活啊/是一部写不完的长篇。”
“白云”是“诗笺”、“雨”是“墨”、“地”作“砚”这大胆的夸张兼暗喻的抒写,表现了诗人辽远的胸怀和无可阻挠的气魄。认识了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所以,“城镇的灯光”、“山寨的田园”都是取之不尽、写之不完的题材。不脱离生活,将自己全部身心融人于生活之中,创作就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一部写不完的长篇”。这个结论,千真万确,毋庸置疑,而且发人深省。
以无私奉献为主题的诗,也有多首。请看《桥》这首小诗:“用自己的躯体/连接着两岸的情/在自己的心上/印着密麻的脚印/在清澈的河水中/倒映着美丽的身影。”
桥,司空见惯,不引人注目,让千人踩,万人踏,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诗人从它身上,发现了诗意,它连接着的,是两岸的“情”,它下边的河面上,“倒映着美丽的身影”。有桥,就什么都连接起来了,方便了。桥在默默地为人们作出奉献。桥能如此,何况人呢?
《昙花》这首诗,也很值得玩味:“从洁白的心里/绽开透明的微笑/张着绿色的长臂/拥抱深夜的思考/不需要狂热的吹捧/也讨厌轻浮的喧闹/槟弃秋风嘲讽的落叶/也不向往严冬的枯燥/黑夜并不是那么无情/它让人忘记白天的烦恼/用清新的幽香/让人们回到童年的美好。”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昙花,它生命短促,不值一提,所谓“昙花一现”,含有明显的贬义。但诗人却发现了它的可贵之处。它清逸、高洁、对人们奉献着它的“幽香”。它启发人们不要“吹捧”、不热衷“轻浮的喧闹”等等,默默地、任劳任怨地恪尽自己那一份有限的职责,虽然渺小,但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纯洁,人们见到它,就会得到一种心灵受到净化、情操受到陶冶、就像回到纯真的童年一样的感觉。
李楠写诗,多种修辞手法并用,大胆想象,多以奇思妙想成章。如,“从洁白的心里/绽开透明的微笑”。除了采用拟人的修辞法外,形容词的妙用也最为突出。用“透明”来形容“微笑”,就显得奇妙非凡,引人遐思。
昙花为什么会“微笑”呢?是说昙花惹人喜爱地开放了,就好像对人们笑脸相迎一样。“拟人”手法用得贴切,以物比人,以静为动,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直感性。视觉意象(昙花)与感觉意象(微笑)结合、交错起来,显得生动活泼、韵味绵长。昙花是洁白的,所以感觉它“透明”。
李楠写诗,题材十分广泛,山、河、崖、石;花、鸟、龟、虫;风、雷、雨、虹,等等,都是她抒情的对象。说她的头脑是诗的矿洞,她的感情是诗的温床,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她善于见景生情,托物言志,这是她的专长。
有的诗,富于哲理性,看出她在诗中表现的理性和睿智。如《真理及其他》,本诗由九首小诗组成,每首两行,言简意赅,给人以启迪,起到开人心智的作用。
第一首《水》:“有色的未必都珍贵/无色的未必都不珍贵。”写出“有色”的辩证关系。水是无色的,但它是珍贵的。他是生命之源,难道不珍贵么?
第二首《酒》:“刺激与麻痹/是双生的兄弟。”严格地说,本诗才有一句话,一句话成诗,精炼至极。
第三首《智能》:“智能是春天的阳光/然而孕育她的却是严寒冰霜。”“智能”是抽象的、空洞的概念,但在李楠笔下,她却变得形象、具体了。她是“阳光”,万物都离不开。对人类来说,没有智能,就是白痴。
第四首《真理》:“心中没有真理/活着等于死亡。”真理也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它是人们处世的精神力量、奋斗目标。没有了真理,就会两眼一抹黑,活着就没有意义,生不如死。
第五首《脊梁》:“以自己强大的身躯伎撑着一个集体。”“脊梁”、“骨干”这些事物的支撑力量显而易见,但要用诗来表现,这决非易事了。李楠做到了,说明她是天才。
第六首《烛》:“小虽小/但却已尽了力。”实际是写人,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尽了力,就无怨无悔。
第七首《路》:“只有开辟才能把它延伸/只有行进才能把它缩短。”这无疑就是人生道路的写照。“开辟”、“行进”是完整的人生旅程。只“开辟”而不“行进”,也是白搭;只知“行进”而不知“开辟”,就没有新的起点。
第八首《夕阳》:“西下了还留着余辉/余辉尽了再捧起星宿。”夕阳不老,夕阳永恒。人老了,也要继续努力,继续奉献。
第九首《蛾》:“向往光明/明知却要付出生命。”为了追求光明,死也不怕,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思想单元化,看事物是单一的、片面的、平庸的;思想多元化,看事物就是多角度的、全面的、辩证的,显得深不可测。
李楠善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在诗中也有明显的表现,思想多元化,就说明她老练了,成熟了。读《李楠抒情诗》,我只有一个感觉:李楠没有死!
本栏责编王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