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见死不救

2005-04-29

心理与健康 2005年5期
关键词:凶案利他行为邻居们

阮 鹏

某地发生了这样一件凶杀案:深夜两点左右,一歹徒入室行凶,杀死三人后逃离。其间,被害人的惨叫声与物品坠落声至少惊醒了20多户邻居,左邻右舍被惊醒后都亮开了房灯,甚至有人透过窗户观看了案件部分过程。该案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震惊,原因并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凶案发生的20多分钟里,邻居们竟无一人出手相助,更无一人及时打电话报警。虽然被害一家并未得罪过邻居。

面对凶案的发生,邻居们为何见死不救呢?媒体对他们的道德观进行了严厉的批判。难道真的是他们的道德观出了问题?其实不然,以心理学的原理讲,邻居见死不救可以理解为利他行为受挫,这使许多人遇到类似情况都可能会不伸出援助之手。

利他行为建立在利他思想上,是指个人为他人带去有益帮助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利他思想和潜在的利他行为,但是由思想转变为行动往往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可归纳为五点:

一、救援情景模糊不清导致利他行为受阻

这是指当事件发生时,旁人并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致将注意力转向了猜测、等待、观望上,并严重影响利他行为的发生。心理学家作过这样一个实验:让A、B两组被试者各10人经历同样的需要援助的事件——即某人“不慎”摔倒,并发出呻吟声,不同之处是A组仅仅在隔壁听见呻吟声,B组则看到了事件本身。结果,A组仅有三人前去救助,B组则全部发生了救助行为。故而可想而知,如果凶案发生在白天,有足够的路人看见,则歹徒不会那么容易得逞。

二、救援责任的分散

如果有许多人共同面对一件需要帮助的事件,则他们每个人都会这样想:有这么多人,应该有人去做,不会是我去吧?同时观望他人的行动。这就是责任的分散导致利他行为发生率总体下降。一个心理实验证明了这点:一个需要救援的情景预先设置,当被试者单独面对时往往会及时给予帮助;但当许多被试者一起面对时,给予帮助的机会大大减少,而且人数越多,救援行为发生越少。我们也会读到这样的报道:某人落水后,众多的旁观者也许无人去救,也许有一个人去救,而更多的人则在岸边围观。上例凶案中,明显存在救援责任的分散,以致无及时的救援行为出现。当然,也不是人越少越好,因为有些救援任务重,难度高,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这种情况下多人会比单独一人的救援有效,而且利他行为更容易发生。例如美国“9·11事件”中,面对重大的灾难,如果只有少部分人在现场实施救援,则救援者本身也会感到孤独无助,承受巨大压力,容易引发抑郁和焦虑,从而使救援效率下降。

三、对利他行为潜在的牺牲忧虑

利他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自身利益的损失,如阻止歹徒行凶,则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利他时越是有巨大的牺牲,人们越会有更多的忧虑。反之,牺牲越是微不足道,利他行为越容易迅速发生。此外,人们在考虑付出的同时也会考虑利他行为的收获,如得到被帮助者的感激,社会的表彰等。较高的回报,可促使利他行为的发生。而且,还有一个现象,人们对利他的得失考虑得越久,则利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有人对大学生作过利他行为的问卷调查,要求完成回答的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结果显示,被试思考时间越长,拒绝利他行为的几率越高。

四、利他行为需要的技巧因素

这是指需要援助者应尽量告诉他人具体的实施方法、方式。如果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具体地进行救援,则人们的注意力分散,利他行为将会受阻。这不仅要求人们具备基本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常识,也需要救援者及时发出明确的求助、求救信号。例如某人与歹徒搏斗时,周围已聚积了不少围观者,此时他如果高呼“好心人快去报警”“共产党员、团员(或当过兵的)站出来”等等,则容易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援。

五、生物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制约

这是指当人被一些生物因素如疾病、不愉快情绪、身体舒适度欠佳等缠绕时,利他行为会减少。例如有这样一个实验:情景是一位女士抱着一叠书,路过时手中的书“不慎”散落一地,被试者分别置于噪音与和谐音乐的环境下,结果后者环境中的被试者帮那位女士捡书的明显多于前者。本文报道的案例发生在深夜,人们刚从梦中醒来,头脑并

不清醒,反应显得迟缓,利他行为的发生自然受到阻碍。

以上五点是影响利他行为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它们可单独或综合地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由此可见,邻居们见死不救的确“另有原因”。了解以上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有效激发利他行为的产生,为共同提高社会风气尽一分力量。

猜你喜欢

凶案利他行为邻居们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火车站凶案
恐龙的“邻居们”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胡同凶案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和它的邻居们
别墅凶案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
金龟子配音有妙招
试论利他行为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