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破产卸包袱 轻装上阵谋发展
2005-04-29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
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是陕西省最早也是目前最大的国有控股的多元化焦化企业,隶属于陕西省国资委。总资产3.4亿元,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达三亿元。主要生产设施有60万吨洗煤,40万吨机焦,并有70万吨4.3m捣固焦工程在建,还有玻璃、煤气发电、焦油加工等。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关怀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公司领导层紧紧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从陕焦实际出发,采取依法破产的方式卸掉不堪重负,多年积淀的历史包袱。终于使一度濒临停产关门的企业绝处逢生,不仅轻装上阵,重新焕发新的生机,而且生产建设开始步入腾飞发展的快车道,经济效益持续大幅增长,企业人气士气两旺,市场前景看好,希望在这里投资和合作的人愈来愈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陕焦自己特色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分灶吃饭陕焦自1970年建厂,曾经也有过连续14年盈利的、令人欣慰的历史,但后来由于冶金市场的变化及内部调整滞后,1996年年底企业开始步入低谷,最严重的是1999年。当时的状况是:产品严重滞销,负债率高达120%以上,职工累计十个月发不出工资,帐上无钱,煤场存煤仅能用三五天,人心思散,企业随时都有断料停炉的可能。面对危局,企业领导班子抱定的主意就是:“死马全当活马医”。除一方面限产赊煤,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供销网络外,另一方面,把改革的切入点首先选在解决国企的总病根“大锅饭”上,当时把它叫“切块搞活,八面突围”,也叫“分蛋糕”。2000年到2001年,先后将玻璃分厂、凯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子弟学校、医院、招待所、生活后勤服务公司、选煤公司等七家单位剥离出去,让其另起炉灶,找米下锅;并“精兵简政”,将机构由原来的32个压缩到24个,通过剥离和减员,压缩富余人员500余名;在此基础上,强化主业单位经济责任制考核,将工资与效益紧密挂钩,企业开始出现一个各负其责,争做贡献,职工信心和干劲日增的新局面,为企业的顺利改制和局部破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分立改制在企业运行基本站住脚根以后,领导班子经过统一认识,接着进行改革的第二步:解决企业在计划经济时长期“三角债”形成的沉重历史包袱,即背在陕焦人身上将近三个亿的银行和部分供煤户的外债。“三角债”这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怪胎”,又是导致许多国企被迫停产关门的一个顽症。这个“死结”不解开,厂无宁日,已经出现来之不易的局面也难以持久,极有可能得而复失。陕焦一度外欠户高达25家,这些债权人为了讨债,这里什么情况都曾发生过:被拉闸停电、被封用户货款、被冻结银行现金帐、被封铁路专用线等等,搞得你想生产也生产不成。
为了使企业求得一条活路,在原省经贸委、省委企业工委及省治金行业办的大力支持下,经与陕焦最大开户行渭南及富平工行等反复磋商,企业结合2002年的企业改制,遵循“救活局部、盘活全局”的思路,采取资产、债务、债权分立的方式,按其优劣分置在新成立的陕焦化工有限公司和原陕西省焦化厂。实质上是把不良资产、债务、债权暂时搁置在老厂,而让新公司轻装上阵,基本上缓解了债权人的追索和干扰,使陕焦有了一个喘息之机,使新企业的重新崛起有了一个基本的外部条件。
3、依法破产债务搁置并非去掉,给新企业造成的后遗症依然存在:一则难以从根本上排除债权人的骚扰;二则依然使贷款引资受阻。长此下去,新公司照样难逃厄运。对此,2003年初,公司经过反复咨询,又选择依法破产的方法,将老焦化厂的破产诉诸法律程序。我们叫做“削苹果”。渭南、富平工商银行、铜川建行、富平法院、地方政府等也为我们的执着精神和陕焦的变化所打动,表示理解和支持。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立案、裁定、清产核资、资产评估、拍卖、土地受让等一系列必要的法律程序,现已基本收尾,去年年底地方法院已出终结报告。至此,彻底解除陕焦公司生存发展中沉重历史包袱的压抑和后顾之忧,使负债率由120%以上最终下降到69%。依法破产处理历史包袱。
4、资产重组为了实现优势互补,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場铺平道路,公司趁热打铁,按照“国退民进”的精神,在与胜利油田实现发电合作、与龙钢集团富平轧钢有限公司进行煤气合作的基础上,今年又与加拿大利亚公司就资产重组达成共识,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其参股25%-30%,目前省国资委已原则批准立项,资产评估和审计已经结束,其它有关程序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根据国企改革的大趋势,陕焦的产权模式,我们初步意向是计划组建一个包括国有股在内的多元化企业集团。这一步对提升陕焦的竞争力和运作质量无疑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伴随着企业破产改制的步步深化,终于使陕焦出现了一个“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气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和令人倍受鼓舞的可喜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生产效益增长势头强劲。主要产品焦炭:2004年生产35.04万吨,比改制前的2000年同期增长了117%;工业总产值:2000年5303.7万元,去年实现29759万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461%;利税:2000年亏损1572万元,去年实现利税4200万元,比2000年同期净增利税5772万元。以上及其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创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焦炭、焦油、粗苯三大产品2002年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均达省优,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
②基建技改起步腾飞。2003年先后开工建设了70万吨捣固焦、60万吨选煤及10万吨焦炉扩容改造等工程。去年上半年,60万吨选煤和10万吨焦炉已竣工投产,70万吨捣固焦工程第一座35万吨土建主体工程已基本结束,可望今年上半年烘炉;第二座35万吨争取今年下半年建成烘炉,届时陕焦将形成110万吨焦化生产能力,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将分别超8个亿、10个亿和3个亿,成为陕西乃至我国西北专业焦化厂家的龙头企业。根据省政府“十一·五”的行业规划和企业实际,我们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再用5—7年时间,争取将陕焦建成300万吨级规模,成为西北最强,全国较有影响的焦化航母。
③职工福利稳步提高。近几年每年都为员工增资两级左右,截止目前,全公司人均年工资额由1999年的5700元增加到现在的12000元以上。同时,每年按照在职代会上的承诺给员工办5—6件实事。去年还分别在铜川、西安征地给员工建了两处住宅楼,使其消除了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和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④精神文明建设喜结硕果。在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两手一起硬”。坚持不懈地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持续提升企业文明度和知名度上着力使劲,年年都有新目标,级级都有新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003年还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经过近年陕焦依法破产、改制和巨大变化的实践,使我们领导层和员工队伍既得到鼓舞,也从中受到启发。
一是国有企业要获得新生和立于主动,就必须在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上脱胎换骨。特别是对那些病入膏肓,严重危及企业生存的“毒瘤”,务必痛下决心,不失时机的通过改革做手术,去根除它。决不可因回避、等待而坐失良机,追悔莫及。二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以稳定为前题。陕焦的依法破产,既不同于绝大部分国企的政策性破产,国家不安置职工,费用财政不托底;又有别于一些企业的整体破产,处理不当,极易泱及新成立公司的运行。所以在破产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最大限度的照顾和妥善处理好国家、银行、债权人、职工及当地政府等各方利益,使其能够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下,按照既定的目标得以顺利进行。三是依法破产要切实做到规范有序,有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种局部依法破产的目的,在于卸掉历史包袱,挽救国家财产,使国有的一部分良性资产不至于因企业停产关门而玉石俱焚。同时,存活下来的新公司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在破产工作中,我们在破产清算组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地方法院,力求做到每一程序和环节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不留后遗症,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四是国有企业的成功改革,离不开和谐的环境和较好的“人脉”。既要有上级领导的重视,又要有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还必须有企业党政工团组织相互之间及公司领导层和员工上下之间融洽一致的合力。但这种和谐环境和较好“人脉”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得靠企业自己争取和创造。
总之,经过几年全公司上下的不懈努力,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上有了一些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机制还不够活,管理还有待深化细化,工作效率也有待提高,建设资金还较为短缺。目前,国企改革已进入克难攻坚的产权制度改革阶段。今后,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将会更重,我们决心发扬成绩,弥补不足,一如既往,坚持改革创新,为继续做大做强陕焦,为陕西冶金新的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