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哑巴器官”会喊痛
2005-04-29邱丰
邱 丰
“五一”长假中,20多岁的小磊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痛:打乒乓球打得挥汗如雨时,突然间小腹里像有把刀子在割,把1.8米的大小伙子折腾得在地上直打滚。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这是尿路结石引起的肾绞痛。据不完全统计,入夏以来,像小磊这样的患者日渐增多,男女比例约为6:4。
天热更易“痛”
肾绞痛又称肾、输尿管绞痛,它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尿路结石、肿瘤等引起的剧痛症状。约九成患者的发病原因是肾与输尿管结石。黄豆、花生般的大颗粒结石被尿液带到输尿管的某些狭窄处时,往往卡在那里造成梗阻,刺激输尿管加速蠕动、甚至痉挛,引起剧痛。疼痛往往从患侧腰部开始沿输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沟、大腿内侧、睾丸或阴唇放射,可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若结石能在输尿管蠕动后移位,则痉挛或梗阻解除,症状会很快缓解。这有点像产妇生孩子,一旦生下孩子疼痛就会减轻。
夏季是肾绞痛的高发期,发病人数明显增多。这主要是因为:天气炎热使体表排汗大幅增加,导致人体水分流失严重,尿液相对减少,尿液中所含草酸钙等人体代谢产物浓度升高,更容易集聚形成结石,极有可能引发肾绞痛。
饮水能防“痛”
对于尿路结石引发的肾绞痛,大量补充水分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之道。多喝水有助于形成大量尿液,冲击已经形成的结石,令其顺流而下,顺利排出,不易成为引发疼痛的“中流砥柱”。同时,尿量大,尿液中人体代谢产物的浓度自然下降,它们集聚成结石或使结石增大的几率随之降低。
如今正值初夏,许多人并未相应调整饮水习惯,仅仅在口干舌燥时才喝一点。其实在夏季,不渴也应主动饮水。青壮年人群新陈代谢旺盛,排汗量大,是肾与输尿管结石的高危人群,尤需注意补水。每日分散喝水2000-2500毫升,每天24小时的排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临睡前再喝一大杯白开水。此外,不妨经常喝些菜汤,吃些水果。
痛定须思“痛”
有人把肾脏称为“哑巴器官”,它发生病变后往往没有明显反应,容易耽误治疗。肾绞痛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病变信号。因此,即使症状已经缓解,患者仍应作进一步检查,找出疼痛“元凶”,否则可能面临两大危险———
一是不能及时发现尿路梗阻。肾绞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尿路结石。有时结石在输尿管大力蠕动后有所松动,肾绞痛缓解了,可梗阻仍然存在,使尿液流动缓慢,出现不同程度的肾积水。久而久之,肾积水不断加重,甚至可能导致肾功能丧失。而在此过程中,患者仅有轻微腰酸或没有明显的症状,病变极易被忽视。
二是可能延误肿瘤等重要疾病的诊断。结石不是引起肾绞痛的唯一原因。肿瘤坏死组织、任何原因肾脏出血形成的血块等通过输尿管时,都会刺激输尿管而发生痉挛,引起肾绞痛。输尿管中的这些异物是X光片无法拍到的。因此,发生过肾绞痛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
(据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