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还是自恋:从“芙蓉姐姐”现象说起
2005-04-29阿琛
阿 琛
传说每天都有5000以上的人,同时在线等待她,她就是芙蓉。这朵芙蓉,踏着未名湖的波色、穿过清华园的风烟而来,一时间红透了清华、北大、中科院。
芳名更是远播到校园外的世界,在网络的边边角角到处留下一缕缕芙蓉香。都说网上有个“芙蓉教”,而教主就是我们的芙蓉姐姐。
她的fans遍及海内外,很多fans流着热泪呼喊:水木可以封,芙蓉不能封啊!
说到“芙蓉”这一称号的来历,据说姐姐最喜欢的是芙蓉花了。而且她喜欢把自己称为“藕”,藕的上半截当然就是被称为芙蓉的荷花,她又是清华BBS成名的,即所谓“清水出芙蓉”,所以不称她为芙蓉姐姐都过不去。
虽然无数人面对芙蓉姐姐,总有种想“一吐为快”的感觉,有人甚至认为她作践了芙蓉的清高,不过好坏由人说,姐姐可在网上秀得自得其乐。天下有数不尽的美女,能让你记住的又有几个?不敢说芙蓉姐姐是美女,不过说她令人过目不忘,倒不是吹牛!
为什么芙蓉姐姐会形成如此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围观?网络在形成这样一个集体围观效应的过程中又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一些以当代文化、社会心理、媒体传播为研究方向的学者,敏感地捕捉到这一社会文化新现象,尝试从文化、心理、健康的角度来挖掘芙蓉姐姐现象背后的东西。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当代文化研究者张颐武教授:
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没有英雄的时代,观众和明星的界限日渐模糊,芙蓉姐姐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敢于秀出自己,受到众多网友的追捧,成为媒体关注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芙蓉姐姐”现象是平民的胜利,也显示了新兴网络媒体的影响力。
另外,从社会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芙蓉姐姐”之所以受到众多学子的追捧,并不是当代年轻人理想和道德价值观迷失的症候,她只是以较为夸张的、戏剧性的、不十分得体、但又无伤大雅的肢体语言及文字反映了我们平常态的人生和人性的弱点。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观看和扮演的欲望,一方面,我们希望以居高临下的视点观看别人在公众场合的不当举止;另一方面,我们在潜意识里又有渴望在公众场所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而“芙蓉姐姐”以她夸张的文字和照片满足了我们的双重欲望。同时,她的行为举止又在大众能接受的道德尺度内,因此较以前木子美等有着更为正常和合理的追求,并不挑战社会的道德界限,所以有较为广阔的群众基础。
而且,网络这个现代传播方式在给了她一个非常广阔的传播平台的同时,二者又各有目的互相炒作、利用,由此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将这一新文化现象传播开来。虽然“芙蓉姐姐”还未唱罢,“芙蓉哥哥”已然登台,但是这种网络的集体围观所造就的轰动效应只是暂时的,大众只会把他们当做一种趣味性的调剂,而不会把他们当成真正的精神偶像。
■心理医生刘临玲:
刘医生表示就芙蓉姐姐的做法来看,应该是有轻微的自恋倾向。不过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恋情结,只不过展现的方式不一样。“在公开场合暴露自己的照片,是想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从她的文字和照片看来她很自我,但也说明她是个很有头脑的人,现在的社会‘裸照和‘性已经不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和注意力了,而‘芙蓉姐姐的出现正好顺应了大众的期待——另类。”
刘医生说,从“芙蓉姐姐”的表现中不难看出,她曾经受过打击——没有通过考试,出过车祸等等,她一直不甘于平凡,但是往往生活又不尽如人意,于是她选择了暴露自己来获取大众的眼球,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但芙蓉这种做法无伤大雅,大家可以对她宽容一些。
■西北政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庞晓虹: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美的、最吸引人关注的。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失落感。而女性希望得到社会的关注。网络出现后,给大众一个自由不受约束的空间去表现自己,其实“芙蓉姐姐”的这种行为也就是这样的目的。
庞晓虹说,“芙蓉姐姐”的自恋倾向出发点是很精明的,现在社会比较容易接受性格张扬的人,她的出现满足了某些人的需求,她也得到了自我满足。然而追捧“芙蓉姐姐”的人,也在她的身上找到了共鸣,“芙蓉姐姐”把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实现了,她成了英雄,理应得到“膜拜”,而且“芙蓉姐姐”是很真诚的。但是“芙蓉姐姐”这样的人只会有一个,毕竟社会变化速度快得惊人,一浪盖过一浪,“芙蓉姐姐”也会很快地被淹没在这个潮流之中,正如她自己说的,“大家压力大,叫着好玩而已。”其实大家对此并不要认真,本着娱乐的精神来看待她,既搞笑了大众,又开心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诚然,人人都自爱,适当的自爱会让人激发对自身完美的追求,然而:千万莫因自爱过头变成了“自恋症”。看看本刊的链接文章,大家或许会有所启发。
相关链接:
事实上人人都自爱,现代的小伙子、小姑娘每天都在镜前花费大量时间,妆扮、修饰和欣赏自己的形体美。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爱,是人人皆有之的。但若过分自爱,或者在自爱中呈现对自体影像的性欲求,或者在恋自我影像时手淫而达到性高潮(性满足),就应视为异常了,这种以自己身体影像作为性对象,而对自己有强烈的性欲要求,并形成癖好难以克服,则称为自恋症(癖)。
自恋症的性取向是性,而且是自己,对自己的影像有强烈的性欲求,通常是把自己的镜像、照片或者想像中的自我,甚至是未来的或理想化的自我作为性欲求的对象。
也有自恋症患者性取向于与自己相似的别的同性个体,从事实际上的同性恋活动。偶而也有把异性想像成自我,而与之发生性关系。自恋症患者与同性或异性个体发生性行为是受极强的自我爱恋的潜意识控制,他们会把性活动想像为是另一个自我在与自己发生性关系,并非是他们真正去爱恋另一个同性或异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自己的爱恋是极其强烈的,对他人的爱恋则是附带的。他们更常采用的性行为方式是自慰性性活动,如手淫、性梦、性幻想等。
在人群中自恋症的发生是比较少见的,自恋症因其强烈的孤芳自赏的心态,难以与异性接触,因而以独身为多。自恋症与洁身自爱型人格、同性恋者、性厌恶者、精神病的某些早期症状都有牵扯、交叉,而且很多自恋症者性情绪不突出,性活动缺少等,都使自恋症的诊断比较困难。
自恋症的治疗也有一定困难,因为一旦诊断确立之后,有关观念和人格已基本固化,他们孤芳自赏、拒绝求医、拒绝改变自己的状态。
该症仍以心理治疗为主,要耐心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取得病人的理解、信任与合作,耐心引导病人回到早年错误习惯的环境,加以客观分析,使其领悟,诚恳帮助他们认识个人人格方面的缺陷,鼓励其纠正,并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治疗,以便他们之间能相互交流和交注。
自恋症的形成主要与儿童期的教养有关,所以要预防自恋症主要又是从儿童期做起。专家们认为从小父母对孩子的有意识无意识地赞美和宠爱,尤其是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的核心,或“小皇帝”,孩子普遍受到亲人的溺爱,从小就自认为是最完美的或无可比拟的,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唯我是从,这些孩子不知道应该去关心别人,去爱别人,处处表现了明显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为自恋症的形成铺垫了基础。
由于家人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忽视了儿童社会性的从小培养,孩子常常缺少与异性和同性伙伴的交往,无疑对自恋癖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所以从小就鼓励孩子与同龄儿童的交往,即可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也有预防自恋癖形成的作用。
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紊乱在自恋癖形成中也有重要作用,父母关系破裂,父母之间相互的不满和怀恨,会使孩子感觉到他人都不可爱,会使孩子觉得日后与异性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种错误,就连自己的父母都是自己不宜接触的对象,于是会觉得只有自己才是最能接近的对象。
儿童期一旦出现自恋症倾向时要及早纠正,可及时给予适当的环境调整和教育措施,鼓励孩子参加游戏和集体活动,大胆与不同性别的孩子交往,学会帮助别人,去爱别人,把自己置身于群体之中。尤对处在同性依恋期(7—12岁)的儿童,更要加强对他们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适时引导他们接近异性,结交异性朋友,防止他们同性依恋情感的深化和发展,既有预防同性恋倾向的意义,也对预防自恋癖倾向有积极作用。
自恋癖的发生还可能与个人的性创伤有关,在其与异性或日后与性伙伴的交往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难以克服的问题,受到与性有关的精神上或肉体上的重大打击,也会促使患者丧失异性恋或同性恋的兴趣而成为自恋癖者。
可见在人的一生的各个时期都进行性教育,尤其是科学施行“少儿早期性教育”对维护人一生的性健康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