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创作的“诗外功夫”
2005-04-29李英军
编者按:李英军影友两次荣获本刊“咱们中国人”全国摄影大赛的大奖,本文既是他的创作体会,又是他成功的经验,相信会给读者一定的启发。
写诗歌的有句名言“功夫在诗外”。摄影创作也有“诗外功夫”。摄影创作的“诗外功夫”还真不少。
前些日子有位摄影界的朋友说起一桩事,他爱读文学作品,喜欢古典诗词,还喜欢美术和绘画。有些影友不“感冒”,认为有好设备就行了,去名山大川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他们的想法有点片面,目前摄影界有这种认识的人不少。我从事摄影30多年,愿意以个人的经历探讨一下摄影创作的体会。文学作品不是个人娱乐,不是“旁门左道”、“不务正业”。这些恰恰就是摄影创作的“诗外功夫”。他们眼中认为的文学、绘画等类的“旁门左道”,这些又正是一个人文化修养、一个人的学识,它决定着一个摄影创作者的涵养、个性、品质、审美、情趣乃至个人和作品的艺术生命力。
我们有些人搞摄影很多年,有着丰富的实践,但好作品并不见多,甚至水平老在一个线上徘徊。究其根源是“诗外功夫”差,“诗外功夫”有助于提高和超越。
“诗外功夫”与事物的联系
艺术有其相同的艺术规律。任何艺术既不同,又有其相同之处。他们是综合的、独立的,又是互补的。综合是指共同的艺术规律、艺术情趣、体验、基础、修养、学识;独立是指他们的文体、形式上有其独立性、特点;互补是指他们互相促进、相互交融。古人写诗,不去从诗自身去下功夫,而是在诗之外是有其深意的。在诗之内你可能永远走不出一个框架,永远提高不了,永远长不大。而跳出去,你可能有所发现,写出动人的诗篇。这就是“诗外功夫”的奥秘。
摄影创作的“诗外功夫”很多了。哲学能给人思想,让人善辩多思;书法绘画摄影能教人结构造型;自然科学能使人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注社会和民生;逻辑学让人富于条理、理性。
假如你有对集邮、收藏、旅游、体育、民俗、民间艺术、舞蹈等爱好,你的“诗外功夫”就更胜一筹,你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视野宽广。文学是摄影创作的重要“诗外功夫”之一。说它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土壤,所有的艺术如同自然界不同的植物,但都属于一个根系,它是大河的发源地,绘画、摄影等艺术只是它的一个支流、分支。文学是一种营养,富含生活和艺术所需的“钙、磷、钾以及所有的微量元素”。它更是一种素养,是多种品质的综合:诗歌让人多情;散文让人逻辑;小说让人构思;言论让人善辩;诗词让人有韵律;寓言让人深邃、大气……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所在,它可以提升品质。无论任何工作、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文学修养。摄影创作更是如此。
摄影脱胎于绘画。我们搞摄影的如果有绘画基础,那犹如顺水推舟。音乐会使你的摄影作品有韵味,有节奏,带有抒情味道。如果你能有诗人的素质,那你的摄影作品就具有诗的品质。丰富自己,使自己博学多识,会使你视野开阔,具有不竭的创作源泉。
思想性,摄影艺术的智慧之光
“诗外功夫”中最重要的一个当属思想性。摄影的美,是通过摄影画面反映的思想才产生美感,达到审美愉悦的。思想是摄影家和摄影者、摄影作品的灵魂。没有思想的人和没有思想的摄影作品,就不美或不完美。摄影是遗憾的艺术,也是完美的艺术,追求完美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一个摄影者要对生活非常敏感,对生活不敏感就产生不了灵感和创造动力。这种敏感就是捕捉能力和创作意识。捕捉能力和意识不是一日之功,就象滴水穿石一样,需要长期积累而成。文学讲究思想性,故写文学的人在材料的取舍、情感的把握、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判断能力上较强,这对摄影创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读点儿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对搞摄影创作来说大有裨益,它是摄影创作的土壤。
思想性来源于书本和生活。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学习摄影,但不一定任何一个人都能搞摄影创作,而有文学修养的人往往能拍出具有思想深度的好作品。文学的修养决定着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思想,一个人的摄影特色和主体风格。实际中你发现,有些人片子拍得不错,也经常发表,但是摄影作品没有特色,没有主题,光有美丽的外衣。根本的原因是在思想性上。有思想,才能有悟性。有悟性才能具备一双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开掘美的“慧眼”。
思想性决定着作品的品位。大而言之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教育人,要爱国爱科学,要反映生活,更要积极健康向上;小而言之,要有高雅之分,庸俗之别,既要记录生活,还要高于生活,有一定的内涵,有一定的内容。要将你的所思所想转化为有形的“产品”。
摄影艺术,是有主题有思想的艺术,空洞无物的摄影,只能是机械的图片,表达不出一定的意义,这也决定着它的生命力。思想性的概念太广太大了,对于一个普通的摄影人来说,要想在摄影上成功,必须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立足时代,立足美,反映时代和生活,反映民生,在思想上先磨练自己,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思想者。
立足生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一个成功的摄影者必须建立自己“根据地”。这是产生作品的直接源泉。多几个“根据地”,就多几分成功。
熟悉的、身边的生活首先是第一“根据地”。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于是背上摄影器材花巨资去外地搞创作和采风,这是搞摄影创作的一条路子。但也有些人是盲目的,并不是外边的就好,并不是外边的就能拍出好作品。好多人也是带着遗憾和失望而归,得不偿失。
我重视自己的第一“根据地”。我把我生活的城市、家园当作自己的第一“根据地”,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并且结出了硕果。
我的摄影作品主要反映基层劳动者、平凡的工作者、生活底层的小人物。生活即艺术,最原始的也是最美的。上个世纪80年代,我的一副反映城市粉刷女工的黑白摄影作品《灰姑娘》在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得铜奖,并在国内数十个比赛中捧奖。我国已故著名摄影评论家狄源仓在对《灰姑娘》评价说,“在一个看来没有美的地方,挖掘出内在的美,使人看了耳目一新,扩大并深化人们对美的认识,给人以鼓励,给人以智慧,这才称得上是一个摄影家的真本领、真功夫”。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袁毅平在《中国环境报》著文评价说“形素而质美”。
过去我在一家企业做宣传工作,产品为煤矿服务,经常去煤矿实地拍摄。在煤矿,我对煤矿工人产生了感情。觉得煤矿题材大有可为,我就带着对煤矿和煤矿工人的热爱,在心中把煤矿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根据地”。去煤矿出差,我不泡招待所,而是去矿井去矿工的单身宿舍,和他们喝酒,侃大山,谈家常,谈爱情。尤其是井陉局几个煤矿,我交了不少朋友。立足煤矿这块“根据地”,我创作了《繁星》、《哪个是爸爸》、《掘井队长》、《慈母手中线》、《新娘》等一批煤矿题材的摄影作品,赢得了“煤矿摄影家”的称号。
“根据地”给了我丰厚的回报:《繁星》获得河北省第12届摄影金奖、首届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节摄影二等奖;《胖子干得最棒》获第五届尼康比赛最佳奖,“华乡颂”全国影赛一等奖,英国白兰地杯国际摄影佳作奖,并入选马尼拉国际影展;《号子声声》获“远东杯”全国摄影一等奖;《灰姑娘》、《哪个是爸爸》和《胖子干得最棒》走出国门,捧回国际大奖。我获奖不断,创作达到了辉煌,曾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连续四届获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美国、加拿大、日本、印度、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新娘》获2004年多丽杯“咱们中国人”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优秀奖。《中国煤炭报》、《中国摄影报》等报刊报道了我的事迹,我个人也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我的成长和成功得益于“诗外功夫”。一个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必须从单纯依靠器材的观念中走出来,尽管现在摄影器材已进入数码时代,摄影创作的自由度和可操作性更强。但最本质、内在的东西是永远不能缺少的,它是摄影创作的灵魂和精神。它决定着摄影作品的品质和个性,甚至摄影创作的未来。初学摄影和为不能提高而苦恼的同道应该在“诗外功夫”上费些心力。
美,需要用心用艺术的感觉去体现。创作的个性与摄影创作的“诗外功夫”息息相关。有了“诗外功夫”,对于摄影创作来说就显得轻车熟路,游刃有余,甚至是开辟一个世外桃源,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和较高的层次。
“诗外功夫”不是一曰之功,达到炉火纯青也很难,需要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尝试。只要有恒心,日久天长必见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