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脑梗死
2005-04-29陈海波尹维民张玉梅
陈海波 尹维民 张玉梅
中风(医学上叫脑卒中)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三位疾病,是引起残疾的主要因素,其中以缺血性中风(“小中风”和脑梗死)所占的比例最大。由于脑梗死治疗难度很大,一旦发病,其死亡率极高,即使幸存,也长期遗留难以恢复的肢体、语言功能障碍,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对脑梗死来说,最重要的的是防患于未然,预防其发生或捕捉其发生前的警告信号,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王先生是一位中年领导干部,年富力强。自认为年轻,身体好,精力旺盛,不会有什么问题。虽有高血压,但并无不适感,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和治疗。连常规的年度查体,也没有时间进行。在一次会议发言中,王先生突感说话不清楚,但两分钟后即恢复正常。由于缺乏对“小中风”可以引起脑梗死的了解,他未予以注意。第二天起床时,就发现说话不流利,家人不能听懂,右上下肢活动不灵活,这才去医院急诊,被诊断为脑梗死。检查还发现有糖尿病、血脂异常。经半年多的药物和康复治疗,言语功能稍好转,但说话仍不流利,需拄拐行走,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有时需要他人帮助,从此不得不退出领导岗位。
应该说王先生还算是幸运的,因为脑梗死危害很大,有的患者因此而不得不卧床或坐轮椅,甚至丧失性命。到目前为止,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因此,认清什么是脑梗死,并了解脑梗死的早期症状极为重要。
源于脑动脉阻塞
人们常说的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而引起肢体麻木、瘫痪、失语等症状,常在活动、情绪激动、劳累、用力等情况下出现。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小中风”)和脑梗死。其中脑梗死是指供应大脑的动脉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在局部形成血块(血栓)使得动脉阻塞,以致这个血管所供血的脑组织缺血而导致脑梗死,从而产生各种症状。脑梗死多在安静下起病,尤其是在夜间。它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病变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
高级功能受影响:淡漠、反应迟钝、言语障碍、昏迷;
运动功能受影响:复视、肢体瘫痪或动作不协调、行路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感觉功能受影响时:黑朦、视物模糊、听力丧失、半身麻木、眩晕等。
若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时,可出现一侧眼睛失明、对侧上下肢瘫痪;若病变发生在左大脑半球,还可出现言语不清,不能进行计算;随病情发展而出现呕吐、昏迷。
识别先兆症状
一旦发生脑梗死,其治疗效果常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控制危险因素及识别早期症状(先兆症状)极为重要。大约有25%的患者在脑梗死发生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英文缩写TIA),中医称为“小中风”,前面提到的患者王先生在发病前一天就有短暂的言语障碍。
常见的先兆症状为:暂时的①黑朦、单眼失明或偏盲;②记忆丧失;③言语不清,看不懂文字;④一侧肢体的麻木或无力;⑤眩晕、呕吐;⑥看东西双影;⑦声音嘶哑;⑧呛咳或吞咽困难;⑨肢体动作不协调;⑩单侧或双侧口周及舌部麻木等。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尽管这些症状很快恢复,也应尽快到医院查明病因,如进行CT,颈动脉超声、血液黏稠度、免疫系统等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随着CT、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脑梗死的诊断较为容易了,但在发病早期12~24小时内检查常难以发现病灶,这时,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专家简介
陈海波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神经心理学组组长、运动障碍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中华实用医药杂志、脑血管疾病杂志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临床工作,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脑血管病等的诊治有丰富经验。
评估风险度预防脑梗死
脑梗死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它的预防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各种方法和药物不断涌现,乃至令人难以取舍。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预防脑梗死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自身的脑梗死危险因素,评估个人的脑梗死风险,而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预防措施。
避开危险因素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一些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人过中年,脑梗死的风险会逐年增高。还有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病。脑梗死的发生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但脑梗死患者的家族成员仍可通过适当的措施,达到预防目的。
除了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现已发现有许多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脑梗死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进行干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吸烟、长期大量饮酒、冠心病、心房纤颤、肥胖等疾病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60%的脑梗死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控制不好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是普通人的2~3倍。颈动脉狭窄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出现低血压时,就容易引起脑梗死。吸烟量越大,发生脑梗死的机会就越多,吸烟者发生脑梗死的机会是不吸烟人群的6倍。血脂异常、长期大量饮酒也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极高,也被视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自我评估脑梗死的风险
根据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澳大利亚脑基金会设计出表1这种简单的评估方法,通过评分就能评估个人脑梗死发病风险。
预防脑梗死
了解了自己的脑梗死风险,便可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了。脑梗死的预防主要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未发生过脑卒中,但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改变危险因素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二级预防主要针对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特别是有过“小中风”的人,使其免于发生进一步的脑卒中。
即使脑梗死风险较小,也需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摄入有益健康的食物,如多种水果、蔬菜、谷物、脱脂或低脂奶制品、鱼类、禽肉、瘦肉、豆制品等;
◆减少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糖和盐的摄入;
◆减少饮酒(酒精量/日:男性<30克,女性<15克);
◆保持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维持理想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数2,=18.5~24.9);
◆由于脑梗死风险在戒烟2年后逐步降低,5年后才达到普通人水平,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运动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每日可以快走(或相同强度运动)50分钟,或跑步(或相同强度运动)30分钟,每周不少于4天。
脑梗死风险较高者,除调整生活方式以外,还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高血压患者应稳步、持久地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除控制血糖外,应更严格地控制血压和调节血脂。血胆固醇增高者,特别是伴有冠心病、颈动脉狭窄者,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可以减少脑梗死发病。心房纤颤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或虽低于65岁,但伴有冠心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时,可以口服华法林治疗,并定期化验凝血酶原时间;不具备化验条件时,也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已经发生过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除以上措施外,还应选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氯比格雷等药物,以防止再发。
临床医师负有为患者提供脑梗死的有效预防措施之责;而作为患者,则需要了解自身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长期不懈。
专家简介
尹维民医学硕士,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北京临床医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疏通颈动脉远离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常见的原因,其粥样硬化斑块可以导致颈动脉管径变细,导致颈动脉狭窄,接近1/3脑卒中的发生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颈动脉狭窄危害大
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多患者经颈动脉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严重狭窄,正处于脑梗死高发期,但由于患者对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利害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及时处理,结果发生了脑梗死,导致了严重的残疾。如果能及时改善颈部血管的血液供应情况,就能有效地预防脑梗死。
一般来说,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和病死率越高。当颈动脉狭窄程度小于75%时,脑梗死和短暂脑缺血发作累计发生率为12.7%;当狭窄程度大于75%时,上述两者的累计发生率为60%。
为什么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有的发生脑梗死,有的不会发生脑梗死呢?这是因为脑梗死的发生不仅与狭窄的程度、演进、有无其他血管供血有关外,也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状态、动脉内膜表面的情况密切相关。超声显示为强回声均质性的斑块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俗称“硬斑”,其表面已有钙化,斑块稳定不易破裂,也不易脱落,发生脑梗死的机会较少;弱回声均质性大斑块脂因质含量大,表面覆盖一薄层纤维膜,俗称“软斑”,在血流长期冲击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溃疡,溃疡表面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狭窄或闭塞,有些斑块发生破裂或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内,形成不同程度的脑梗死。
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本身并无典型症状,不易被发现。一些患者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最多见的是小卒中,即人们常说的“小中风”。常突然发作,出现头昏目眩、一侧眼暂时性发黑、胳膊或腿发麻无力、说话不清等。这些症状出现仅数分钟,也可数小时,但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这种情况若是经常出现,则应引起重视,若不及时治疗,则可能发生脑梗死。
明确自己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可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检查(MRA)、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方法检测。患者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上述检查方法,以便医生依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疏通颈动脉
如何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呢?目前,药物治疗可以作为预防手段,这些手段包括:①控制一般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戒烟、治疗高血压、调节血脂、调整饮食结构等;②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可以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③抗凝药,如使用华法林可以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等;④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如可服用苯丁酚等药物。
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在脑梗死的治疗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选择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时需注意:
◆狭窄率为70%~90%,近期(<180天)有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无论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如何,应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狭窄率为50%~69%,近期有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与药物治疗相比,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使脑中风的发生率下降。
◆狭窄率<50%的患者不推荐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建议抗血小板治疗。
◆已发生脑卒中但恢复较好的患者若有颈动脉狭窄,在首次发作后3~4年内,将有20%~45%会发展为更为严重的脑卒中,应积极进行治疗。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一种有希望的替代疗法,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比,颈动脉支架成形术适应症更为广泛,许多无法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可采用此手术,有效地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支架可以撑开狭窄的管腔,从而使血流畅通地流入大脑,同时支架是一个网状结构,撑开后像护网一样,可将周围的斑块护住,减少脱落的机会,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整个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患者始终保持清醒,该手术没有切口,更无需缝合,短时间内患者即可下地行走或出院。
专家简介
王拥军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导师,中国卒中培训中心主任,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青联委员。擅长脑血管病的诊治。
治病解惑
问:脑梗死患者定期输活血化淤的药物可以预防脑梗死吗?
尹维民副主任医师:定期给脑梗死患者输注活血化淤、抗氧化、抗自由基、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对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并无针对性。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实这些疗法的预防效果。即便这些药物有效,其药效也会在数日内随药物的代谢而消失,无法满足长期预防的需求。因此,在没有取得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证据之前,开展定期输液,不符合“循证、有效、安全、经济”的原则,因此不应提倡。
问:有人认为,睡前喝一杯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脑梗死,是这样吗?
尹维民副主任医师:和定期输液一样,饮水以求稀释血液,对于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和血管病变,也缺乏针对性。饮水之后,全血黏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这种作用将随水分排泄而消失。当然,睡前饮水的预防效果虽然缺乏研究证据,但理论上确有合理性,而且不需任何费用,又无副作用,因此,可以由患者依据饮水习惯和个人判断来决定取舍。此外,对那些因年龄、前列腺肥大等原因,为减少夜尿,而避免睡前饮水的老年人,应当建议他们在睡前适量饮水。
问:脑梗死发生后,该如何治疗?
王拥军教授;脑梗死发生后,要及早治疗,有效的方法为卒中单元、溶栓、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等4种手段。急性脑梗死在发病6小时内及时采取溶栓治疗,及时恢复脑组织的供血,才有可能挽救脑组织。而一旦超出6小时,极有可能致残或者死亡,在医学界称之为“6小时时间窗”。
从2001年起,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率先在国内建立卒中单元。卒中单元配备普通和重症监护病房、康复室、语言治疗室、心理治疗室、多媒体患者健康教育室,使其治疗具备生命支持、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及心理医疗、健康教育等多项功能。与普通病房相比,卒中单元能降低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死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提高患者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和回归社会的能力,而且不增加费用。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医院建立了或正在筹建卒中单元。
问:社会上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广告很多,可信吗?
王拥军教授:在我国,脑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以此计算,我国每年有195万新生的脑卒中患者,有156万人死于脑卒中,生存的脑卒中患者达500~700万人。如果每个新生的患者住院花费为5000元人民币的话,那么每年的直接花费则是97.5亿元,加上间接花费、生活功能丧失的损失以及照顾者的费用,每年脑卒中的经济损失有几百亿。于是很多人就来抓这个商机,社会上出现很多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广告,其中不乏虚假广告。目前治疗脑梗死的用药种类数以千计,但真正对脑梗死后遗症治疗有效的药物很少。得了脑梗死,关键在于如何预防再次复发,加强肢体及语言(言语)功能训练,为此,必须听从医生的医嘱,而不能看到广告,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尝试,否则,不但疾病得不到控制,反而带来不少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