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初次创业的八大误区

2005-04-29

决策与信息 2005年9期
关键词:经理人创业者误区

佚 名

据统计,我国初次创业的企业成功率不足5%。本文针对初次创业者的误区进行分析,以便让创业者尽快踏上成功之路。

【误区一:过度强调程序和标准】

症状表现:

部门林立,分工过细,人浮于事;

规章制度过于严格,甚至违背法律法规;

业务程序过于复杂烦琐。

处方提示:

对一个企业而言,基础工作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计量标准、业务流程等。健全的规章制度无疑会起到强化企业管理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对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可以坚持“适合就是最好的”这一原则。建议如下:

对于组织机构,要努力做到管理上没漏洞,事事有人做;要因事设岗而不要因人设岗;要注意员工分管事务的关联性;

对于规章制度,要保证起到激励与约束员工的作用。约束员工部分,要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以保护员工的积极性。要摒弃以“罚款”震慑员工的做法,因为创业初期企业凝聚力至关重要;

业务流程应清晰简化,过多的报表、台帐不仅会使员工处于复杂的程序之中,也易给企业领导人掌握生产经营情况带来难度,甚至影响决策。

【误区二:过度地追求产品完美】

症状表现:

为追求最优的产品质量,把原辅材料档次提高,使产品成本增加;

不考虑市场容量与潜力,把产品目标客户定位于高端,与市场脱节;

低档产品高档包装,“内容”与“形式”不统一。

处方提示:

对有形产品而言,材料成本是产品成本的最核心部分。过高的成本,对开发市场很可能会起到相反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市场的角度去定价,然后再回过头来研究成本,再选择与成本相对应的原材料;

产品要与目标客户群体相对接,要考虑目标客户的消费心理、消费能力与消费形态,确定最适销对路的产品;

产品与包装要匹配,只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实质的内容最终难以打动消费者。

【误区三:沉迷于追求高额利润】

症状表现:

以高利润行业的利润标准衡量本行业;

定价脱离市场,价格虚高,有价无市;

不能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价格,一味地谋求厚利。处方提示:

开始创业,给自己和员工树立信心最关键,因此第一桶金至关重要,好的开局是成功的一半。老板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润,形象、品牌、市场份额更为重要。建议如下:

各行业发展成熟时,都会有一个平均利润。在此之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利润点,如房地产可达15%~40%,零售业可达到10%~25%,因此不应以其他行业的利润率作为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率的依据;

市场会惩罚那些不尊重市场价格规律的企业,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销不出去的价格;

竞争会使企业的价格趋向一个更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额度,因此不适应市场而动,只有死路一条。

【误区四:创业过程中半途而废】

症状表现:

创业遇到困难时,盲目做解散企业的决策;

因其他事情牵扯精力而放弃创业,使创业中途夭折。

处方提示:

创业过程,也是企业处于爬坡阶段,心态、恒心和毅力至关重要。企业和产品一样,都要有一个成长、成熟与衰退的过程,因此在困难时再坚持一下,可能就是胜利的彼岸;

建议创业老板要分清自己的主业与副业,初次创业不要同时运作多个项目,否则就难于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误区五:运作非能力所及的项目】

症状表现:

无资金基础却运作资金密集型企业;

无核心技术却想在市场上跟风,追逐其他企业;

上政府法律法规明文规定限制或禁止的经营项目。

处方提示:

在融资能力范围内,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这是成功的法则;

在技术上盲目跟风是危险的,仿冒跟风可能要惹上官司,乃至“赔了夫人又折兵”;

创业要考虑政策风险,没有哪家企业有改变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本事。因此,不可涉足违禁项目。

【误区六:把希望寄托于职业经理人】

症状表现:老板完全放权,对企业过问太少;

注重职业经理人资格与历史,忽略了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结合;

忽视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制约机制,尤其是对其经营业绩的考核。

处方提示:

倡导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应理顺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即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创业者所拓展的都是自己所熟悉的行业或者已经模式化的经营项目(如特许经营),而职业经理人却未必对该行业或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另外,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运作可能因过于强调正规化、标准化、制度化,在经营管理企业过程中易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这对正在成长中的企业来说,可能会使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产生双向不适应。建议:

理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责、权、利关系,各司其职、科学运作;

要让职业经理人与企业融合、与文化融合、与员工融合,这是合作的前提;

用业绩说话,少看过程,多看结果。

【误区七:任人唯亲】

症状表现:

创业者把重要岗位安排自己的亲属,并偏听偏信;

以亲信做耳目,监督企业员工工作;

亲属在企业内仗势行事。

处方提示:

很多私营企业在开办初期,受经济实力、工作环境等方面制约,难于吸引一些人才加盟,因此企业家族化有其客观性因素。如何在企业做大后解决家族化等问题呢?

以德为本,量才使用,给家族员工与家族外员工以平等的竞争与上岗机会;“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品和业绩才是考核指标;

管理要有层级,在企业所立的“规矩”面前,人人平等。

【误区八:不创造机会而等待机会】

症状表现:

企业前期准备时间过长,总是觉得时机不成熟,不敢去承接业务;

在市场面前徘徊观望,决策缓慢;

开发市场缺乏主动性,往往被动应变市场变化;

重生产而轻营销与产品研发,企业经营管理重心失衡。

处方提示: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创业者对这句话应该充分“咀嚼”一下。很多企业都是边创业边完善,边完善边发展,直至成功。建议如下:

机会不等人,可以边干边摸索,不怕错,最怕畏缩不前;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创业者需要果断决策、及时应对;

市场是有容量的,哪家企业主动,哪家企业就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企业要重视研发和营销,抓住市场和技术进步,这是企业的两把成功钥匙;

要倡导理性创业,尊重规律、尊重市场,这是最根本出发点。

猜你喜欢

经理人创业者误区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互联网创业者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