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的力量
2005-04-29
有个古老的“管道的故事”,“管道人”柏波罗通过修建输水管道,迫使“提桶人”布鲁诺失去了工作,并进而通过既有经验建立系统来教授别人如何建造管道,柏波罗由此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收入。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随处可见的自来水管道、煤气管道、高速公路、电网、港口、机场、电话网络等各种“管道”,自然垄断,现金流充沛,吸引了众多资金投身其中。
而更为强大的“管道”,并非自然垄断,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相对市场垄断”的终端拥有者们。
这些“市场垄断”的“管道”究竟有多么强大?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们分析了在电器连锁销售中占据领导地位的国美、苏宁。
几个简单的数据可以强烈地说明这种“管道”的力量:国美、苏宁的净利润全部来自供应商缴纳的促销费、进场费、管理费、上架费等其他业务利润,而不仅是销售产品的差价;国美2005年上半年开设新店等投资活动净花费的10.53亿元现金全部来自于经营活动净流入的16.51亿元现金,而这些经营活动净流入的现金,几乎全部来自“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的增加”,也就是未付给供应商的资金。苏宁的情况也类似如此。
我们发现,国美、苏宁既获得规模快速扩张,又保持强劲盈利能力的奥妙在于,其商业模式实质上是一种“类金融”模式:在与消费者进行现金交易的同时,延期3~4个月支付供应商货款,令其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并形成“规模扩张—销售规模提升带来账面浮存现金—占用供应商资金用于规模扩张或转作他用—进一步规模扩张提升渠道价值带来更多账面浮存现金”的资金循环体系。
在本期杂志中,另有一篇关于“经济适用房”的分析文章也值得一读。长期研究经济适用房的王济武先生通过计算发现,虽然经济适用房项目回报率一般只有3%,但如果开发商运用财务杠杆得当、提高效率、控制开发周期,其最高的自有资本年回报率可高达240%。
本刊自2003年启动的“最佳分析师”评选,今年已是第三届了。在经过广泛征求业内意见的基础上,我们今年进一步完善了评选办法,并且增加了销售服务、机构间关系以及一些综合性评选。评选已从8月正式启动,9月我们将花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回收评选问卷,希望得到基金经理们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