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分家”没那么简单

2005-02-20程莉莉

中国医药导报 2005年12期
关键词:买药分家药房

程莉莉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五环外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医院里,“医药分家”的试验已悄无声息地进行了近一年半的时间。

这家医院叫黑庄户医院,是京城首个“医药分家”试点医院,曾一度被舆论视为改革的样板与希望。今天,当公众将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核心越来越集中地放到“医药分家”的问题上时,黑庄户医院的“改革成效”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患者对“医药分家”一无所知

黑庄户医院是否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带着这个疑问,近日,记者来到了这家距市中心约30公里的医院。

该医院坐南朝北,面对路北的一片耕地,在记者视线所及范围内,该医院可以称得上是一座“高等”建筑,共有三层,院内十分干净。

进入医院大厅,迎面看到的是玻璃窗上的“药房”两个大字,药房里有两个身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士为患者拿药。记者发现,她们白大褂的左胸前印着蓝色的“安捷利尔公司”字样。除了这个细节,身处医院大厅,根本感觉不到“医药分家”的任何迹象。

“什么医药分家?不太清楚。”当记者问及“医药分家”后药房有何变化,药房内的工作人员竟一脸茫然。

“不了解,没感觉药价降了,也没觉得看病便宜了。”记者在医院大厅和院内问了五六名前来看病的患者,他们都异口同声地如是说。他们表示既不清楚医院的药房已经转租给一家公司,也不会到医院外的药店买药。

在收费处刚刚交过钱的林大妈告诉记者,她患有高血压、颈椎病,这次在医院开了600多元钱的药,而相同价格的药她每两三个月就要来开一次。“药价太贵了,但是没办法,已经习惯了。”她说。当记者问她为何不到医院外的药店买价格更低的相同药品时,她反问记者:“有医保么?没有医保,就不得不在医院里买药。”

而在医院大厅等朋友的戴小姐就是黑庄户乡的居民,她告诉记者,除了在这家医院看病买药,附近的居民没有别的选择。因为除了黑庄户医院,附近只有一个“赤脚医生”和一家药店。“‘赤脚医生谁都不信,这个地方假药又特别多,大家都不敢到外面买药。”

记者根据戴小姐的说法来到位于医院西边300米处的那家药店,发现这家叫做“欣悦健康大药房”的药店已经停业,虽然偌大的招牌还是崭新的,但八个窗子、两扇大门都已紧闭。

尽管“医药分家”理论上给了居民自由选择买药地点的可能,但方方面面的原因还是促成了黑庄户医院在当地占据垄断地位。

改革初衷并非让百姓受益

随后,记者采访了该医院药房主任王曼。她说,去年6月9日实行“医药分家”时,各路媒体蜂拥而至,但随后的1年半时间里,媒体再也没有对医院进行跟踪报道。她透露,促成医院和安捷利尔公司签署“医药分家”协议的领军人物是当时的院长王翠平。而这个“颇为能干的女人”已经在今年初离开了她大刀阔斧改革的医院,到相同级别的王四营医院当院长去了,这对当时进行了半年“医药分家”改革的黑庄户医院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据了解,当时力主“医药分家”的王翠平并不是为了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而实施改革的。所谓“医药分家”实质上只是医院和公司各自逐利的举动,初衷并非是让百姓受益。

“这实际上属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医药分家,只能说是一种中间过渡形式。”王翠平就此表示。

对于最敏感的药价会不会下降的问题,王翠平说:“其实当时并不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是搞治疗的医生,不善于做和钱打交道的事,看病是我们的强项,管理是我们的弱项,将药房完全交给医药公司管理,我们就能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抓医疗质量。”她还表示,当时“每天都要用大量的精力来应付药品推销,有时一天要接待十几位医药代表。”而医院在朝阳区,周围都是农村,许多农民自费看病,医生不敢开大处方,“不然把病人都给吓跑了”。这样,和医药代表合作,收取回扣也变得不太现实,还是采取“药房托管”把自己“解脱了”好。

记者还了解到,双方协议从去年7月20日起,“医院药价全面下降1%。”但是,“协议书”中却没有相关的文字约定。“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口头协议。”

而安捷利尔的总裁胜彦平则称,接受这个协议是出于占领市场的考虑。“对我们公司而言,重要的是市场不是一个定数,今天是你的,明天可能就不是了。通过药房托管,至少这个市场就是我们的。我们主要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寻找到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从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据悉,安捷利尔公司的药品原来仅占黑庄户医院用药五分之一的比例,接管医院药房后,原先给医院提供药品的客户都退出了,安捷利尔成了黑庄户医院惟一的药品供应商。相对而言,安捷利尔在黑庄户医院的市场扩大了五分之四,随着市场扩大,销售增长,企业的利润自然增加了。

尚未触及百姓“看病贵”核心

曾经一口气在全国“托管”了七家医院药房的三九企业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表示:“目前药房托管的原则基本上是四个不变:药房所有权不变,职工身份不变,药剂科职能不变,保障医院利润不变。”正是这“四个不变”,使得“医药分家”工作得以进行,但也正是这“四个不变”,使得企业和医院不能完全放开手脚去改革。

据了解,黑庄户医院药房的年收入占医院整体年收入的60%。而“药房卖掉之后,医院并没有损失什么。”王翠平说,“安捷利尔公司接管药房之后,每年都要付给医院一定的管理费。而这笔费用在数量上与药房收入基本持平,因此医院的收入并没有减少。”

根据“协议书”,安捷利尔每月要支付给医院大约3.3万元,包括水电费、损耗等。“协议书”第6条写明:“乙方要保证甲方正常应得的利益,以药品收入来补贴医院管理费用的不足。”“乙方(安捷利尔)支付给医院的管理费用,每年以10%的比例上涨。合同3年一签。”

同时,药房原来的4名职工仍将在此工作,其人事档案关系留在医院,但工资、奖金由安捷利尔公司支付。而原药房负责人作为院方派驻的质量控制人员,具有双重身份,负责监督药品进货渠道,确保药品质量、管理等都符合国家规定,其工资由医院支付,而奖金由公司支付。

正如王翠平所言,黑庄户医院的改革并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家”,因此也失去了“医药分家”改革范本的典型意义。

责任编辑吴军

猜你喜欢

买药分家药房
如何构建「一体化」教学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不分家
买药
名字分家了
买药
买药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