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邪归正的小偷
2005-02-11佚名
佚 名
走过一家羊肉炉店的门口,突然有一个声音热情地叫住我。
回头一看,是一位完全陌生的中年人,我以为是一般的读者,打了招呼之后,正要继续往前走。
没想到中年人跑过来拉住我的手臂,说:“林先生一定不记得我了。”我尴尬地说:“很对不起,真的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你。”
中年人说起了20年前我们会面的情景,当时我在一家报馆担任记者,跑社会新闻。有一天,到固定跑线的分局去,他们正抓到一个小偷,这个小偷手法高明,自己偷过的次数也记不得了。据警方说,他犯的案件可能上千件,但却是第一次被捉到。
有一些被偷的人家,经过几星期才发现家中失窃,可见小偷的手法多么细腻。
我听完警察的叙述,不禁对那小偷生起一点敬意,因为在这混乱的社会,像他这么细腻专业的小偷也是很罕见的。
那小偷还很年轻,长相斯文,目光锐利,他自己拍着胸脯对警察说:“大丈夫敢做敢当,凡是我做的我都承认。”
警方拿出一叠失窃案的照片给他指认,有几张他一看就说:“这是我做的,这正是我的风格。”
有一些屋子被翻得凌乱的照片,他看了一眼就说:“这不是我做的,我的手法没有这么粗。”
面对一个手法细腻、讲求风格的小偷,我百感交集,回家后写了一篇特稿。文中,我忍不住写了这样一段话:“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如果不做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吧!”
从时光里走回来,那个小偷正是我眼前的羊肉炉店老板。他很诚挚地对我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的盲点,使我想到,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我在监狱蹲了几年后,出来开了羊肉炉小店,现在已经有几家分店了。林先生,哪一天来,我请客吃羊肉呀!”
我们在人群熙攘的街头握手道别,连我自己都感动了起来,没想到20年前无心写的一篇报道,竟使一个青年走向了光明。这使我对记者和作家的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我们写的每一個字都是人格与风格的延伸,正如一个小偷偷东西的手法,也是他人格与风格的延伸,因此,每一次面对稿纸,我们怎么能不庄严谨慎呢?
现在由我来为这个改邪归正的小偷写一个结局:
“心思如此细密、手法这么灵巧、风格这样突出的小偷,又是这么斯文有气魄,现在改行卖羊肉炉,他做的羊肉炉一定是非常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