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留在心底的美的痕迹
2005-01-24秦文君
秦文君
祝禧(江苏海门东洲小学):提到兒童文学,我感到无比亲切。小时候家里很穷,高小毕业的父亲是个搬运工,但是嗜书如命,家里最值钱的便是好几纸盒子的书,除了父亲酷爱的古典文学书籍以外,便是我和弟弟的“小人书”了。父亲对书的热爱感染了我,让我体会到沉浸在书中的幸福。小时候,追着隔壁的芳阿姨借《木偶奇遇记》的情景;晚上瞒着父母在被窝里打手电看《大林和小林》的经历;一遍一遍看《小灵通漫游未来》,希望有一天,也幸运地来到一架叫不出名字的从来没有看见过的飞机旁,乘上它飞向小灵通去过的地方的梦想……现在想起来依然那么甜蜜,那么清晰。这就是留在心底的美的痕迹吧。自身的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儿童文学磁石般的吸引力。
邱凤莲(江苏扬州邗江区实验小学):儿童文学中充满了真善美,并且它最接近孩子的情感世界,最富有想象力。很多经典童话、儿童诗、散文诗都很美,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给孩子语言的底子,也可以给孩子精神的底子。所以,我们呼唤小学语文教育和儿童文学的结合。希望这样的结合,还给孩子们阅读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刘颖(江苏兴化文正实验学校):在参加亲近母语课题组前,我并不了解多少儿童文学,这两年来,我阅读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而且旁听过梅子涵老师的儿童文学硕士课程。我觉得自己的收获特别大,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看教材、看学生的眼光变了。每每教学一篇文章,在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我总是要问自己:“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感想呢?他能理解哪些?”在教学的时候我就想着多从学生真切的体验入手,引导他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有儿童文学视角也是非常重要的。平时我们教学生习作,和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一样,学生习惯写大话、假话,而我们如果用儿童文学的视角来指导学生习作,引导他们写自己的生活,就像《淘气包马小跳》一样,像《男生贾里》一样,学生会觉得原来作文并不难呀!说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了《万花筒》中的一个细节:一个孩子跑到木匠的小屋里去玩耍,看到木匠在“哗哗”地一下一下刨木头,他闻到了迷人的木头的香味,他盯着木头上美丽的花纹,看着看着,觉得那些木纹好像小鸟的翅膀,他突然问:“它们会飞吗?”木匠一愣,接着笑着回答:“哦!它们现在不会飞了,但是树木长着的时候,它们会的。”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孩子眼中的真实,值得我们去描绘的东西。
很多孩子都看到过木匠、铁匠、挑担的生意人……可是他们想到过木头迷人的香味、美丽的花纹或者是种子生长的声音,都是可以感受到、都是可以写的吗?所以我想,儿童文学能还孩子们一双慧眼、一颗慧心,能让他们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孩子们的笔下自然会流淌出潺潺的清泉。
丁筱青(江苏扬州教育学院):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作用于儿童,也可以帮助老师形象地把握儿童心理、更新教育观念,领悟到有益的教育方法。一个不阅读儿童文学的小学老师,很难想象他会去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的教师应该以爱心为舵、以童心为帆、以耐心为桨。借助于儿童文学的熏陶,你可以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触摸到孩子心灵的感受,了解孩子心中的渴望,熟悉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模式。
范崚瑱(江苏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可以这么说,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换个说法就是“涵养心灵”和“学以致用”并重。这是语文教育在一个方向上的两种行走。这个方向就是“为了人的幸福”,这两种行走有时仿佛是坐上摩托车的借力疾驰,有时犹如清风明月下、黄昏细雨中的悠然闲步。
从人的需要来看,这不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而是互融互补着为人的生命增色、增值的双因,少了举一反三、把握规律、注重工具性的教学,也就是少了借力疾驰,人发展的过程就沉重而缓慢;少了人文熏染式的悠然闲步,前进得再快,生命也是粗糙而生硬冷漠的。儿童文学的介入,就是给心灵一个悠然闲步的机会,能够使学生的生命更为丰富和精彩。
周益民(江苏海门实验学校):更多地将儿童文学视角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也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周作人曾经这样揭示儿童文学的完整意义:这是“儿童的文学”和“儿童的文学”。(着重号为引者加)可见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文学性与儿童性的晶体,最为熨帖儿童的心灵。梅子涵先生更是这样诗意地表述,儿童文学“养育过很多的童年”,“成为了他们的脚步”,“甚至成为了他们的人格和智慧”。确实,儿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能为儿童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适应他们的智力兴趣爱好。孩子来到世上,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他们渴望快快长大,渴望体验许多不知道的事情。同时,在成长的路途上他们又会经历失落与痛苦,这时,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他们最好的旅伴,给予他们纯净、抚慰、信心与温暖。作品中美好的情感、多彩的世界,能给他们带来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体验,丰盈他们的生活;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缓释现实世界的压力,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寻找到一种情感的参照和寄托。反之,这扇窗“若不及早推开,层层尘封,年深日久,便越闭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