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阳孤儿笑开颜

2004-09-22蔡华振

慈善 2004年4期
关键词:驻马店市孤儿布朗

蔡华振

2003元月17日,中华爱嘉慈善基金会、河南省慈善总会、驻马店市民政局、驻马店市慈善总会筹备组,在通过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联合对泌阳县的贫困孤儿实施救助。

3月20日,河南省慈善总会、爱嘉慈善基金会驻河南办事处、驻马店市民政局、泌阳县民政局在泌阳县委礼堂,首次对泌阳县付庄乡、花园乡等4个乡镇的71名孤儿发放救助款物,每个孤儿每月可领60元生活费,每季度一套新衣服,每学年学费全免。7月,根据实际情况,驻马店市民政局、驻马店市慈善总会筹备组、泌阳县民政局决定在泌阳县大范围开展孤儿救助,爱嘉慈善基金会驻河南办事处办公地点迁址驻马店市。12月10日,在泌阳县救助孤儿人数达95名。28日,爱嘉慈善基金会受驻马店市慈善总会委托,再次对被救助孤儿进行春节救助,孤儿救助人数达120名,发放救助款物累计达38万元。

时至一年,这些被救助的孤儿生活学习情况到底如何,此次,我们陪中华爱嘉慈善基金会主席罗恩.布朗先生一起去到泌阳看看。

4月14日早晨8点30分,中华爱嘉慈善基金会主席罗恩?布朗先生及其助手,在驻马店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张富华、中华爱嘉慈善基金会驻河南代表刘院新等陪同下,从驻马店市区出发,驱车起往泌阳县。此次布朗先生一行来泌阳县主要是看对孤儿救助的落实情况和对下一步的救助工作进行调研。

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

10点40分,在赶往泌阳的路上,我们临时决定到泌阳县付庄乡郑庄村去看望被救助孤儿郑迎春。郑迎春是个9岁的小男孩,现和其14岁的姐姐郑假、65岁的奶奶王英相依为命。2003年6月,郑迎春、郑假姐弟俩被爱嘉慈善基金会和驻马店市慈善总会列为资助对象,姐弟俩得以重新走入学校大门。2004年春节过后,奶奶王英重病复发,姐姐郑假不得不离校返家,悉心照顾年迈的老奶奶,被迫结束了她6个月的学习生活。

在她们的家里,漏风的房屋破烂的屋顶,夜里可以看见月亮星星,白天能望到蓝天白云,走进屋里不时感到有几分初春的寒意。破旧的棉被很单薄,躺在木板支撑床上的王奶奶用微弱的声音向客人们示谢,不时还用手指指椅子和凳子,让我们坐一会儿。郑假很少说话,比较沉默。我们没有见到郑迎春,据邻居郑大伯讲,这孩子很听话,学习也努力,今天到15里之外的乡里参加竞赛去了。

离开郑迎春的家,布朗先生表情严肃地对工作人员说:“他们住得实在不行,一定要改变居住条件,下一步最好是在泌阳县建一个高标准的孤儿院,把她们和更多的孤儿接过来。”

富有传奇色彩的生活经历

11点30分,回到泌阳县城所在地泌水镇,走进了姐弟孤儿王朝阳、王远的家。13岁的姐姐王朝阳和9岁的弟弟王远和49岁的张大妈一起生活,她们姐弟是去年3月得到资助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们三人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王朝阳的老家在周口市淮阳县,10年前,她的母亲因为疾病离开人间,王朝阳就跟着其父亲远离家乡来到驻马店市泌阳县。王朝阳的父亲在此遇到离婚后生活拮据的王远的母亲,相同的经历、共同的患难,使两家很快合为一家,王朝阳的父亲和王远的母亲结婚了。结婚不到一年,王远的母亲在车祸中死去。王朝阳的父亲就带着两个孩子在泌阳县城靠卖菜维持生活。风里来雨里去地过了大约一年,当时年近40仍然独身的张红看到两个孩子可怜,就和王朝阳的父亲一起照顾俩孩子。1996年,王朝阳的父亲决定外出打工挣钱,外出8年,至今杳无音信。可怜的王朝阳、王远两位孤儿也只有跟着张红一起生活了。善良朴实的张大妈靠捡破烂供两个孩子上学读书。

去年3月,当地民政部门在走访中得到这个情况,随即开始进行资助,两个孩子脸上也就多了许多喜悦。来到她们家的时候,发现院子里晾晒有好多馒头油条等,经询问邻居才知道,那是张红清明节之前在坟地里拾回来的,没吃的时候可以应急。看到这些,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但可喜的是,据说王朝阳和王远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伴随着两个孩子的“再见”“谢谢你们”的声音,我们离开了这个温馨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家。

外国小朋友的信

中午12点的时候,下雨了,越下越大。我们来到了孤儿曹若涵的家。曹若涵3岁丧母,7岁失父,9岁时被一位好心人寄养,现就读于泌水一小五(一)班。

曹若涵正在家里写作业,看到我们,她高兴得合不拢嘴,当我们拿出美国11岁小朋友玛里娅写给她的信和礼物时,小若涵感动得哭了。“很高兴能认识你,你现在学习怎样,你看到我的照片了吗?真诚地欢迎你长大后来我们这里读书学习......”工作人员把信翻译成中文向小若涵念道。

原来在这次救助活动中,经爱嘉慈善基金会介绍,曹若涵成了玛里娅的结对朋友。此次,玛里娅专门委托布朗先生给她捎这封信的。临走的时候,布朗先生告诉小若涵,别忘了给美国的小朋友回信,要用英语写,不会的时候可以查英语词典。曹若涵当即说“OK !”,布朗先生竖起大拇指说“YES!”小若涵笑了,笑得那么甜。

王老太太的笑声

13点10分,我们随便吃了点午饭,就来到了泌阳县泌水镇西关居委会孤儿王征家。王征今年在泌阳四小读四年级,现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没有得到资助之前,王征一直闲在家里,这次救助使他重新走进校园。

我们刚走进王征家里,老奶奶激动地走上去拉着布朗先生的手哽咽地说:“谢谢!谢谢!”边说边擦眼泪。我在旁边提醒她:“不要哭,今天是高兴的事,要笑啊。”老太太说:“好,我笑,真的谢谢你们啊。”我又提醒她:“不要说谢谢,你说“Thankyou!”王奶奶就很生硬地试着向布朗先生说“Thankyou,Thankyou!”布朗先生“NO,NO”的回答让老太太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我们离开的时候,老太太还傻傻地站着不动,她多么希望客人能多呆一会啊!因为她太感谢这些爱心奉献的人们了,自从儿子和儿媳相继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们带着孙子受的苦实在太多了。她猛地转过身问我:“我能送他们吗?”我说:“肯定要送,但你要用英语说GoodBye。”她连声说:“好!好!好!”

眼看布朗先生快走到车跟前了,王老太太迈着小步,大声地喊:“喂,你们别慌,我还没有给你们说GoodBye呢,你们别走啊,我要说GOODBYE !"哈哈,我笑了,布朗先生笑了,围观者也笑了,王老太太也笑了,整个院子里飘的全是笑声。

31个奖状的故事

下午3点,我们要到陈庄乡去看望很特殊的孤儿三姐弟柴士奇、柴秋云、柴简,她们是同父异母的三个孤儿,2000年,她们的父亲因为神经跳井自杀,母亲随后远走他乡。她们现在跟着惟一的亲人大伯一起生活。前不久,8岁的柴简不慎把腿扭伤了,这次布朗先生和我们主要是看看他的伤好了没有,医药费报了没有。

我们首先来到学校去看柴士奇、柴秋云两个孩子,两个姐妹说话都很爽快,特别是柴秋云还不时地向我们讲一些学校的生活和她们的学习情况。当我们从学校的离开时,13岁的柴士奇还用英语和我们说再见。

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在她们的家里见到的情况,走进这两间主房一间偏房的家,满眼里是脏乱差,偏房连个门也没有,整个感觉就是不像住人的屋子。里屋有一张简陋的床,床的上方墙壁上醒目地贴满了不同的奖状,有1998年的,也有1999年的,我仔细数了数,共有31张奖状,既有柴士奇最近获得的,也有柴秋云去年刚领的,还有柴简三年级竞赛得到的。

布朗先生看到这些,不住地说“GOOD, GOOD”,邻居也夸奖说在这个村上就她们三个学习最好,一般孩子没有她们刻苦。听到这些,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4点,太阳渐渐地露出了云层,我们趁着落日的余辉往市里赶去。坐在车上,大家都沉默着,可是彼此感觉到我们的心也和泌阳县120名受助孤儿的心一样,欢乐未尽,笑声永存

相信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驻马店市孤儿布朗
驻马店市高森林火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路世鹏莅临驻马店市公共关系协会走访调研
清单
你好,我是布朗熊
丹·布朗主要作品
赵氏孤儿
驻马店市第九届“天中好少年”表彰会举行
梦鸟
布朗紧张时 会咬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