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诗性的存在
2004-09-13涂怀章
涂怀章
记不清是谁说过,画家不能像画一样漂亮,诗人却可以像诗一样美丽。我读《放鹰集》,感受到作者刘安同志的精神风貌,就想起了这句话。
他以诗的形式艺术地记录不寻常的心路历程,一方面显示了他对诗歌形式情有独钟,同时说明,诗歌已成为他生命的爱侣。他读读,写诗,用诗来思考,以诗来承载生活的意义。“诗”伴随他品尝人生百味,也引导他追寻诗性的一切可能。他以诗歌作为自我存在的方式,所以我在他的诗集里看到一个高大潇洒的身影。
刘安的诗多从现实中取材,采撷生活的花朵,挤出其芳香与色彩,处处透出浓重的生活气息。例如描述与朋友的鸿雁交往,春秋四季的遐思冥想,家长里短的闲情琐事,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真切感受。这些作品一再证明,诗人只有真正将社会生活纳入视野,其作品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长期坚持对生活的诚挚书写,使他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无内容的空洞抒情。我们明显地感到生活的诗性化,即生活的日常性在诗人的讲述中转变为一个个艺术化个体,诗歌创作与生活本身在他的手下得到了美妙的结合。当然,生活本身是平凡而琐碎的,如果仅仅将原生状态移植进诗歌,诗的超越性必受限制。作者还应该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按照特殊情思和审美需要进行开掘。刘安的诗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他将诗歌的超越性、诗与日常生活的不可隔离性恰当地融汇起来,尽量提炼具有思考点的“典型”,从而把读者的思路带入更高层次,形成一种新的存在。比如写时事性很强的《这个春夏,没有硝烟》,歌颂的是非典时期战斗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中国的四季握在我们/每个人手中/良知在岗/人道在岗……”,这就不是简单地描述个人见闻。再如在《愚人节》中,他写道:“如果水长骨头,山折腰/如果维纳斯双臂完好/如果蒙娜丽莎微笑退了潮/如果 如果狼真的来了/如果 那不是玩笑……”这就由一个普通的节日上升到人生的哲学高度;愚人节可以有很多假设,而生活本身却有它自己的逻辑。正是有了假设与现实的对照,生活的意义才得以突现出来——于是,在探索人生意义的层面上获得了更丰富的内涵。
刘安的诗歌多是人生经验与阅历的真实记录。他从不用华丽的词语包装情感,而是通过心灵的颤动自然抒发出来,以由衷之言震撼读者的心弦,朴素则成了深刻的另一种展示。多数表现作者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却很重视情感上所能具有的普泛化意义。既是对个人生命屐痕的拓印,又承载着整整一代人的情感负荷——所思所感,所爱所恨,甚至在更大程度上是对整个人类的情感的体验。
刘安的诗还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尤其在一些叙事功能较强的篇什中,对湖北或武汉风俗人情的描叙相当多,楚文化的俊逸洒脱在诗中得到鲜明的体现,例如他写到很多出自湖北或在湖北生活过的诗人:李白、孟浩然、杜牧、苏东坡、公安派三袁等;还写到长江汉水、东湖磨山、三峡、黄鹤楼等湖北名胜;还有极具特色、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文化,过往的客商等等,均有过动情的述说。无论是历史的追忆,还是现实的书写,刘安的诗都成了一个记载楚地文化的重要文本,它将独特的楚风人情以诗的形式展示在读者面前,使诗歌在成为文化的载体之同时,其自身的文化内蕴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刘安对诗歌形式的领悟与掌握是颇具功力的。在这部诗集和他的上一部诗集《平衡集》中,既有短小精悍的哲理诗,如《春》、《夏》、《秋》、《冬》四部曲;也有分量较重的长篇叙事诗和抒情诗,如《家长里短》和《永远的代表》;既有诗意奔放的自由体诗,也有沿用旧词牌填写的古雅别致的新词,如《水调歌头》等;既有适合于谱曲歌唱的歌词体,如《为人四字歌》;也有新鲜活泼的民歌体,如《陕北汉子走汉口》,同时还有诗剧体诗《江海情》等。种种体式的运用,显示了刘安在诗歌创作上的自觉性和表达能力的多样性。
总之,作为一个诗人,刘安的审美意识是自觉的,对诗歌创作是特别执著的。他执著于永远热爱读者,永远不离生活的笔,书写着永远贴近现实的诗,实在难能可贵。从这个角度看,《放鹰集》可以说是一部对生活的真实存在进行深入思考的诗集,也是刘安在探索人生的前进途中放飞的理想之鹰。凭着他的这种执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只鹰会越飞越高,前面是辽阔的万里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