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日史光柱

2004-08-27

东西南北 2004年8期
关键词:残疾战友大学生

人物简介:1984年,著名的老山战役中,史光柱双目失明奋勇搏杀,成为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他的精神整整教育了一代人。1990年史光柱毕业于深圳大学中文系,出版了多本诗集,作品曾14次获奖。

史光柱坦言,90年代,大学生们曾经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于英雄的理解和崇敬,而现在有的大学生却认为他太不值了。甚至,有的大学生明确对他表示,我虽然尊重你,但不会学习你。可以说,史光柱经历的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的改变。

史光柱习惯戴着墨镜,在家里也是如此。

因为戴义眼的时间过长,眼眶非常不舒服。史光柱说,如果不坚持戴义眼,眼眶就会慢慢萎缩。

和史光柱聊天,绝不会感觉乏味和闭塞。他对当今的许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能侃侃而谈。他关注着共和国的变化和进步,因为这是他和战友们付出鲜血保卫的共和国。

每年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史光柱仍然回到部队,回到那片怒放着火红木棉花的土地。他会替那些长眠于地下的战友去看望他们的父母。牺牲的战友是史光柱生命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史光柱认为自己是在替战友们活着,所以,他要活出自己生命的质量。

史光柱一直坚持体育锻炼。在家中的小阳台上,他每天迎着初升的太阳坚持做40个俯卧撑和其它一些运动。有时还和朋友们聚在一起下棋、聊天。他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是读书、写作和看电视。

他多次提到“看电视”、“看新闻”和“看体育比赛”。实际上,说“听电视”、“听新闻”更恰当。他这样表达绝不是“口误”,而是因为黑暗对于他是一个永恒的困境,他太喜欢“看”这个字眼。

有一段时间,照顾史光柱的小战士回部队了。史光柱的妻子晓君每天中午都要从工作单位赶回家给史光柱做饭。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史光柱自己学习使用煤气和菜刀。切菜的时候,史光柱还多次切破手指。他找不到包扎伤口的纱布,鲜血流得到处都是。情急之下,史光柱就把受伤的手指放到水龙头下冲洗,直到止住流血和感觉到钻心的疼痛。然后,他会摸索着擦掉水池里和地板上的血迹。

可是,当他不得不被人照顾的时候,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生活能力还不及一个孩子的时候,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时常笼罩着他。

史光柱做为英雄身份之外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呢?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着怎样的内心冲突或者软弱?因为战胜死亡的恐惧可以在瞬间完成,而战胜残疾却是终其一生的事情。

残疾永远是一种最孤独的体验,连最亲近的人都无法替你分担。而失明,又是残疾类别中最为残酷的一种。

史光柱说,身居闹市的他至今不敢一个人上街。

他是大山的儿子,城市对于他本来就是陌生的。在黑暗中生活了将近20年,他完全想象不出城市的巨大变化,想象不出四通八达的宽阔马路、川流不息的车队、摩踵擦肩的人群以及一栋栋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怎样的壮观景象。

对于史光柱来说,这个喧嚣的外部世界只是各种音响的汇集。他觉得,那些声响像海水一样从四面八方包围他,让他产生一种行将溺水和无处可逃的恐慌。

史光柱的抚恤金是有限的,稿费也有限。惟一可以节省的只有伙食费。

妻子晓君美丽贤惠,和史光柱同甘共苦。史光柱满怀歉意地说,晓君多年的积蓄都被他用光了。

史光柱是多情的。他对那片养育他的大山、土地、河流以及贫困中的父老乡亲也是多情的。在史光柱的奔走努力和敦促下,他的家乡修了一条大路,打破了封闭的环境,还通了电,用上了自来水。这让史光柱无比欣慰。他还拿出自己的微薄收入,资助了400多名盲人,帮助和鼓励他们走出人生的黑夜,步入自强不息。

史光柱在文章中写道:我拄着拐杖,敲打着未知的路面,能敲打未知,来来去去的是春天。春景斩断殆尽,深埋在心里的根却在时时发芽……

猜你喜欢

残疾战友大学生
战友永在我心里
来生还要做战友
大学生就业趋势
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会来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