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小说能走多远?
2004-08-27罗四翎
罗四翎
如果一篇小说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仅70个字,一分钟之内便可读完,虽是微型结构,却有长篇小说的格局,你信吗?如今,随着“第五媒体”手机短信的兴起,小说文学家族里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同胞兄弟”——短信小说。
近日,由作家千夫长完成的中国首部短信小说《城外》,引起了多家网站和电信公司的兴趣。无论最后花落谁家,短信小说的产生和商业性运作已引起了业内外人们的好奇与关注。
突出短信灵动个性
据短信小说作者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千夫长称,他在每天订阅短信、转发短信的过程中,突发灵感——在手机和现代都市人寸步不离的今天,短信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文学传播载体。于是,他萌生了写短信连载小说的想法。他花费几个月时间创作出了中国首部短信连载小说《城外》。
“《城外》讲的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成年人婚外恋。以短信形式叙述,外型变成了微型结构,但是却保留了长篇小说的气质。书名起源于已故著名作家、学者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谈起《城外》的创作,千夫长兴奋不已,“不能浪费一个字,就像鼻烟壶里的内画,局限性大,但也要气象大。在创作中,每篇都保持了独立短信的完整性,并且突出了短信的灵动个性。70个字里,争取不断有亮点闪现,或有包袱抖动。”
按市场方式运作
“我就是为市场而写,就是要喝头碗汤。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作家就要为市场写作,作品就要当成商品来经营。”说起短信小说创作的初衷,作者对此毫不掩饰。
《城外》完成后,并没有按照常规交给报刊杂志发表或者交给出版社出版,而是交给手机短信的运营发布机构——网站或电信公司进行竞标,竞标之后的具体操作由运营机构来进行。按计划,首部短信小说连载之后还要出图书或漫画书。
对于运作成果,相关网站和电信公司似乎成竹在胸:在这个连睡觉都不够时间的快节奏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已改为“浅读”。繁忙的都市人,每天能静下心来去啃一本20万字的长篇小说者恐怕没有多少。短信小说前景美好,一定会畅销,图书、网载可以和手机互唱互和,相得益彰。
对传统文学有一定冲击
短信小说算不算是文学,有待商榷。但无可质疑的是,它的呱呱坠地对传统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先是短信写手的高收入对文学创作者的冲击。短信写手已经成了当下一个新的职业,一名专职短信写手月收入在四五千元左右。而普通作家如果单靠稿费的话,连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因此这种经济收入差异所造成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有报道称,首部短信小说的作者“一字千金”,将创下国内小说稿酬的天价。
其次是短信流传的广泛性和互动性对文学创作造成的冲击。对“拇指一族”来说,短信已经成了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似乎没有短信就和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联系。收到短信的人往往要给发短信的人回一两条短信,甚至更多。不知不觉当中,双方都参与了文学创作的过程,这些都是传统文学所缺乏的。
此外,短信小说在篇幅和形式上对传统文学也有一定的冲击。短信因自身篇幅上的局限,其作品精悍短小,这对于越写越长的传统文学来说,反其道而行之,应该是个好的刺激。
怀疑与期待
“70字能写成什么样的小说?这样的短信小说与短信的‘每日笑话会有什么区别?”这也许是很多人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对此疑虑,作者千夫长称:“70字的短信小说,听起来有如儿戏,却是严肃创作的结果,写作难度绝对不亚于写20万字的长篇”。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谢望新说,“短信小说”是文学作品,小说中叙述的故事既连续又独立,具备文学的基本要素,而不是时下网络上流行的搞笑段子的大集合。
部分业内评论家对此“新事物”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短信小说只能算作是信息时代里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接续的是网络文学那种平民化、通俗化的写作传统,颠覆和摧毁了我们几千年文学殿堂里的一些秩序和传统。
一些网友对此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一剑封喉”:太短,无深意,就像在邮票上跳舞。毕竟短信不是小说,而且阅读起来也有一定的局限。
“我是王老五”:很好的东西,我现在就想看。
目前,短信连载小说的创作已吸引了不少短信写手和专业作家的加入,一些网站也表示会开通订阅短信小说的业务。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短信连载小说还是个新鲜事物,甚至有点匪夷所思,它的前景会怎样,还需等待观望。“丑小鸭”能否长成“白天鹅”,现在就下断言未免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