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休后的朱镕基

2004-08-27

东西南北 2004年9期
关键词:京胡票友朱镕基

马 铃

2003年3月,朱镕基正式从国务院总理的职位退休,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他没有像外界揣测的那样,退休后教书、著书,也没有以某种方式发挥余热。如今,他的每一天平和而充实,过着一种普通退休老人含饴弄孙的幸福生活。

闭门谢客 在家读书

告别政坛的朱镕基深居简出,常以“一介草民”幽默自称,完全回复到平民百姓的心态,每天的日子过得自在而松弛。过去的严厉与严肃渐渐淡去,面相温和而慈祥,笑容也日趋增多。他现在的最大原则是不与任何人谈工作,但喜欢同普通人聊天。平日里他看书、练书法、拉胡琴,怡然自得。

朱镕基在任时,是公认的“工作狂”。尽管工作繁忙,但他每日的阅读量仍然相当大,除了文件和汇报材料外,还坚持阅读国内、香港等海内外报刊以及英文原版报刊。现在他离开了政治舞台,无需再读文件和汇报材料了,他把更多的时间转向了兴趣阅读。于是,他开始有计划地阅读过去想读而没时间大块读的文、史、哲、科学、人物等种类繁多的书籍。

参加工作五十多年,工作早已成为朱镕基的生活习惯和第二生命。不过一年前,他说放下就放下,丝毫不留余地,也足见他的个性。

妇唱夫随 喜欢聊天

朱镕基从小被三伯父收养。三伯父喜欢京剧,会拉京胡,耳濡目染下,他也成了小戏迷。考入长沙一中后,教师中也有京剧爱好者,他的京剧瘾得到进一步开发。在票友老师的训练下,他不仅唱得有板有眼,而且胡琴拉得也有腔有调。

少年时的爱好,现在又成了朱镕基老年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朱镕基这个老京剧迷变得愈老弥坚,拉胡琴已然成为他退休后的一大乐趣。他在任副总理和总理时,曾比较低调对待自己的京剧爱好,所以人们基本上都不知道朱镕基喜欢京剧,更不知道他拉京胡还有一手。

夫人劳安也是个京剧爱好者,俩人在清华读书时,曾先后在清华京剧队当过票友。现在,兴致来时,夫人吊好嗓子开腔时,朱镕基坐在一旁,用京胡为夫人伴奏,“妇唱夫随”,其乐融融。

劳安性情温和,且干练。她嫁给朱镕基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论朱镕基政治上受到什么冲击,她始终不离不弃,与他携手共患难。生活中,劳安对朱镕基的关怀无微不至。退休后,朱镕基做过一次小手术,切除了一个良性肿瘤。这个小瘤子曾让劳安紧张得寝食难安。当朱镕基的小肿瘤割下后送病理检验证实为良性时,劳安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别看朱镕基以前严肃得吓人,但现在却是人到哪里,笑声就跟到哪里。一次,他在医院向医务人员回忆与中共中央七常委去清华大学参加九十周年校庆的情景时,绘声绘色地表示,其他领导人进入会场的时候,掌声一般,他进去的时候,掌声雷动。他低头垂目,有意不看大家,但是掌声由不得他控制。他对此心中忐忑不安,诙谐地感叹:“这不是害我吗?”

清官留名 不返故里

朱镕基的祖籍在湖南乡下。他在任总理时,老家的乡亲盼望他回去,但没能成行;退下来后,老家的干部更盛情力邀,但他最后还是没有返乡。朱镕基并非对故乡没有感情,而是他心中的顾虑颇多。在位时,他担心家乡人拿他旗号行事;退下来后,他又担心家乡人拿他包装搞旅游。

朱镕基主持国务院时,曾在多个场合向官员推荐一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朱镕基希望每个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他曾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退下来后,老百姓只要给他一个清官的评论,他就很满足了。

注重晚节的朱镕基,至今仍视清名高于一切,因此他很注意防范自己的名声被不当使用,对故乡也同样。

朱镕基一下子从公众视线中抽身,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谁能想到,曾经那么叱咤风云的人物,说隐就彻底隐了,过着与世无争、乐得逍遥、平静无波的退休生活。

猜你喜欢

京胡票友朱镕基
如果邓小平在,会称赞你吗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票友”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
最后的“京胡圣手”燕守平 他有一把百年京胡 历经几位名家
朱镕基慷慨助人严律己
浅析票友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作用
慈善家,朱镕基的新身份
京胡走进西安音乐学院
我,京胡和电脑
许秦生与众不同的京胡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