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猫和老鼠说咱家乡话

2004-08-27

东西南北 2004年9期
关键词:音像店家乡话猫和老鼠

美国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系列,是迪斯尼公司精制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誉。二十年前登陆中国,在央视少儿节目中热播,曾引吸了大量青少年观众,是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精神食粮。

最近,动画片中的小猫汤姆和老鼠杰瑞这一对可爱、滑稽的欢喜冤家,被精明的商家陆续配上了各种方言的配音,摇身成了说东北话的“二尕子”和“小不点”;说四川话的“假老练”和“风车车”;说上海话的“老油条”和“小精怪”;还有河南话、陕西话、云南话……方言改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被专业人士戏称为“闹猫”。

一炮走红的首先是四川方言版,简直就是市民生活的大翻版,尽管有很多人抨击它“浅俗、小市民化”,但这挡不住观众的喜爱。鉴于四川版被指责“粗话连篇、教坏小孩”的教训,6月初“北京版”(东北方言)的“猫大头”和“鼠丫丫”在追打时一般是这种语气:“谁不服就削他”,“小样,我把你捏成疙瘩汤”,“大哥是个讲究的人啊,我贼想贼想你”……如果不看画面光听声音,没准儿会误认为是赵本山、黄宏、宋丹丹等在表演小品呢。广告语言也是“北京版”调侃的对象,如“牙不好,胃口也不好”、“你为什么又放我的煴夼冢牐你的呢?”“都让我老爸放了!”

每当有书店播放方言版的《猫和老鼠》,都会围上一大群人仰望着电视屏幕,每句台词都会引起一片大笑。“这套碟刚刚进来,卖得相当火”,连音像区的营业员也一边说一边跟着笑起来。四川版《猫和老鼠》2月底的发行量为20万套左右,到5月份就已突破100万套。据《西安晚报》报道,在超市、商场看到一群大人小孩围观哈哈大笑,不用说,一定在看《猫和老鼠》的陕西版。

一些媒体称,租碟店里最抢手的是它,音像店常断货的还是它,如此红火场面,却还只是前6集的VCD。制作方紧赶慢赶,28集已全部制作完即将上市。目前已销售的正版VCD有几十万套,盗版则是正版的好几倍。

如今,不同地域方言版的《猫和老鼠》都在演绎着各自的地域故事,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眼球。总之,说咱家乡话的猫和老鼠“你方唱罢我登场”,供求市场一片叫好。

猜你喜欢

音像店家乡话猫和老鼠
近七成受访者认为年轻人有必要学家乡话
张茗菲:猫和老鼠
家乡话
好好开始,好好告别
语言资源保护视野下中小学生语言态度调查
暴露年龄的磊编
猫和老鼠的故事
街角的音像店
Read for fun
你最想“亲近”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