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对策分析

2004-08-10吴海兵M.M.Rahman陈文奇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15期
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汇率

吴海兵 M.M.Rahman 陈文奇

2003年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日趋高涨,国内外许多学者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而我国官方则在多种场合宣称人民币汇率会继续保持稳定,国内一些媒体甚至还打出了“保卫人民币”的口号。

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央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参照国际外汇市场的变化,每日公布人民币汇率。而在我国目前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下,除少部分企业可保留少部分额度内外汇外,其他企业必须将外汇收入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然后需用汇时再向银行购买,而在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只有各外汇指定银行和央行才能参加)上,由于央行对外汇银行的外汇头寸实行限额管理,外汇银行对其超额的结售汇寸头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抛出,因此,我国央行基本上每天都要从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买入各商业银行多余的外汇或人民币。也就是说,在我国目前这种“强买弱卖”的外汇体制下,外汇指定银行和企业只是汇率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并非真正的市场汇率,而是官方“制定”的汇率。

当前,一些专家和学者严厉批评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认为它已经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亟需进行重大改革。其实,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的确在某些方面亟需进行改革,但在很多方面它仍然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的多起重大货币危机事件成因固然很复杂,但不恰当的汇率制度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我国较为稳健的汇率制度虽然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但它却有效降低了我国陷入货币危机的风险。诚然,我国自1996年底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以来,汇率政策一直没有作进一步的重大变革,但这也是由于特殊情况造成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冲击迫使我国不得不实行更为谨慎的汇率政策。当然,现在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大不相同,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影响也已渐渐远去,但我国仍不具备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条件。而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的前提下,即使由市场机制形成的汇率也不是均衡汇率,而且,在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还很不发达,各种金融避险工具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贸然放开外汇市场必将导致市场的混乱。因此,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总的来说还是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

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分析

进入21世纪后,美国经济出现增长停滞,强势美元开始受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利率差距逆转和资本流向调整、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而踏上贬值之路,从2002年初至2004年5月,美元在两年多时间里对欧元贬值约27%,对英镑贬值约19%,对日元亦贬值约16%,在实际盯住美元的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下,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货币也相应大幅贬值,而我国的经济周期并未与美国同步,我国在这两年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大都处于良好状态,因此,“相对贬值”的人民币有其自身的升值压力。

其次,我国长期持续的双顺差导致的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进入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加快增长趋势,2000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才1561亿美元,2001底升至1686亿美元,2002年底剧升至2864亿美元,而2003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实际上,我国自2003年以来,虽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但其中绝大部分是资本项目的顺差,2003年1月~10月份,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仅14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而仅2003年上半年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却大幅增为44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4%。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优越的经济环境相对于普遍萧条的国际环境来说显得一枝独秀,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对外资有着强烈的诱惑力,这从近两年国际上许多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抢摊我国的行为中不难看出。

此外,去年以来市场普遍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加上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由负转正也加剧了外资的进一步涌入,有些企业将过去出口滞留在外面的美元收回,居民个人结汇大幅增长,国际上一些投机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我国实行的QFII制度也造成一部分国外资金涌入我国。因此,虽然我国2003年资本项目顺差出现巨额增长,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并不稳定的“热钱”,是以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为前提的。

人民币升值的弊端

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我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我国外债压力的减轻和购买力的增强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足以抵消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具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将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以下一些负面效应:

(1) 抑制出口增长

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企业成本就会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积极性。如果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则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我国的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产品利润十分微薄,价格下降空间很小。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许多出口行业面临致命的打击,这甚至比任何一种贸易制裁还要可怕。

(2)加大就业压力

我国的出口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容纳了众多的劳动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将迅速传导给就业,从而使我国本就十分紧张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而且, 这些企业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收入水平较低,受教育程度不高,如果造成大面积失业还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冲击。

(3)经常项目顺差将会转为逆差

200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已大幅减少,2003年前三季度外贸顺差只有9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00亿美元减少了一半多。今后几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水平的进一步降低,进口必然会有较快的增长,如果此时人民币升值,将很可能导致我国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进而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竞争力。

(4)加大金融风险

升值将吸引“热钱”流入,影响金融市场稳定。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金融大鳄”索罗斯所裹挟的国际短期资本就是“热钱”。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一些“热钱”可能正在潜入我国。“热钱”希望人民币升值,妄图到时大炒一把,而升值会使“热钱”纷至沓来,埋下金融风险的隐患。

(5)吸引外资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人民币升值可能葬送我国多年辛苦造就的良好投资环境,新增的海外投资将会减少,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将被大大消减,因为这种投资变得相对昂贵。另外,我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1%,出口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出口的减少必将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此外,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的外贸和出口,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和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直至破坏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1985年日本在美、英、法等其他发达国家的逼迫下签署的“广场协议” 被公认为是导致日本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一直萧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前车之鉴,我们切不可忽视。

人民币升值除了会导致以上的一些不良后果外,还会促进国外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口,从而使国内农产品的销售更加困难,进而加剧我国农村的萧条。另外,目前在我国周边国家,人民币已经起到一定的通用货币作用,如果人民币升值,根据前面分析,在许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民币将会面临再次贬值的可能,这将不仅导致目前人民币强势地位的丧失,而且将会严重影响人民币进入可自由兑换货币的进程。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作为当前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我国在世界经济中正变得越来越引人关注,如果我国对国际货币政策的辩论采取冷淡态度,或全然漠视外界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将有可能导致贸易伙伴国的不满,为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提供借口。而且,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遭到一些国家的排斥和敌视,这两年我国企业在国际上屡屡遭受贸易倾销指控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想消除这种排斥和敌视不大可能,但如能积极地减少和化解这些敌视,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自身“相对贬值”所形成的内在压力以及这两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针对不同的压力须采取不同的对策,在人民币内在的自身升值压力方面我们可操作的空间不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前一阶段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出口货物退税率的通知》将出口退税率平均降低约3个百分点正是为了减轻这种压力,但是,出口退税率的降低是很有限度的,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出口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相对来说,降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将会容易一些,负面效应也会小得多。

2002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2年初,我国外汇储备才1686 亿美元,而2003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不仅给人民币带来了极大的升值压力,而且成为许多国家对我国汇率政策不满的“祸根”,更重要的是,在我国现行强制结售汇体制下,不仅央行集中承担了相当大的汇率风险,而且央行为了收购外汇而不得不投放的大量基础货币将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巨大的冲击,2003年以来我国总体物价的非正常快速上涨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外汇储备的增多意味着我国央行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能力的增强,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超出我国承受能力的外汇储备不仅导致外汇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极易引起通货膨胀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具体来说,我国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降低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

1、 改革我国目前的结售汇制度,提高企业可以保留的外汇额度

在我国目前的强制结汇制度下,除少数出口企业可以留有少量的外汇外,其他企业必须将所得外汇及时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央行对各外汇指定银行实行强制售汇、周转头寸与比例幅度管理,因此,银行、企业均不能自由持有外汇,而央行则以国家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几乎全部的外汇。这样,由汇率变动所引发的汇率风险就主要集中于央行,而不能分散于各微观经济主体,同时,银行外汇买卖差价和手续费还大大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当然,我国目前的结售汇制度产生于我国外汇严重短缺时期,它曾在相当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严重稀缺的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时过境迁,今天,我国外汇早已告别短缺时代,我国的外汇储备早已名列全球第二,我国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也今非昔比,但我国的结售汇体制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改革我国目前的结售汇制度,放宽企业保留外汇限制,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而且同时还会提高我国抵御外汇风险的能力。

2、 放宽居民和企业用汇限制

2003年以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放宽居民和企业用汇限制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不断简化进出口核销手续,便利企业对外贸易活动;改革跨国公司非贸易售付汇管理,以适应其经营活动;提高了个人出国换汇的指导性限额标准,放宽了出境携带外汇的规定;实施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逐步拓展资本流出渠道等。在人民币升值压力没有消除的情况下,通过不断放宽居民和企业用汇限制而将过多外汇转移到民间去(“散汇于民”),这样一来可以减轻来自国际上的压力,二来可以降低国家集中持有外汇所带来的汇率风险,三来可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同时,这样做只是把一部分自由储备转为借入储备中的诱导性储备,对我国的国际清偿力并没有什么影响,因此,“散汇于民”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弊之举。

3、 增加民间外汇投资渠道

2003年我国外汇存款比上一年减少了19.2亿美元,而2002年这一数字为增加107.2亿美元。这一方面是由于居民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以及美元与人民币的利差倒挂,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严重缺乏美元投资渠道。当前,我国居民在国内除了可以用美元购买B股和委托银行进行“炒汇”外,只能将美元存在银行,而美元极低的利率自然对他们没什么吸引力。因此,要让居民积极地持有外汇,要达到“散汇于民”的目的,拓宽居民的外汇投资渠道无疑是很重要而且是必要的,例如国家可逐步允许商业银行在国内代理发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国债,逐步允许一些证券公司在国内代理买卖一些发达国家证券市场的债券甚至股票,探索引入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外进行证券投资等等。只要步伐控制得当,监管防范措施到位,相信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4、 逐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资本项目交易划分为43项。迄今为止,我国已有将近一半的项目不受限制或只有较少限制,有不足1/3的项目受到较多限制,严格管制的交易项目不到两成。可以说,我国已经实现了资本项目的部分可兑换,而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可兑换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因此,充分利用当前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有利时机,逐步稳健地放松对资本项目的管制无疑是一种高明的选择。

猜你喜欢

外汇储备外汇汇率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经常项下境内外汇划转相关业务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不辱使命的中国外汇人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201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31399亿美元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黄金和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