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体制改革措施出台有利于股市长期稳定
2004-08-10孙从海
孙从海
国务院部署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工作,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对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投资体制改革在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计划经济时期投资决策权完全由中央有关部门掌控,到目前的投资决策多元化格局,表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在逐渐提高。但是,从此次中国经济出现局部过热和中央政府出台宏观调控措施来看,我们的投资体制尚有某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深化改革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
理论上讲,在交易费用为零的前提下,投资的效率与投资体制无关,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达到同样的效率。问题是现实世界里交易费用不为零是一个局限条件,因此也就有了投资体制孰优孰劣的比较。所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说的是在产权界定清楚的条件下,近于无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看着价格行事,以价高者得的准则进行市场交易,使稀缺的资源到达善用者手中,整体经济达到所谓帕雷托最优。
在知识有限性和交易费用客观存在的约束下,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投资体制要优于中央集中决策的投资体制。这是因为:(1)在信息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主体的价格信息和需求信息拥有量要多于中央计划管理部门;(2)在信息拥有量相同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主体的信息搜集和传递成本要小于中央计划管理部门。因此,投资体制改革应朝着分散决策的方向运行,中央计划部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等宏观决策,微观的投资决策放手让市场经济主体去做。
面对上半年突如其来的宏观调控,多数主力机构束手无策,股指无奈深幅下挫。因此,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善宏观调控,从长远来看,对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保持股票市场稳定性的积极意义是显然的,无疑是中国股市的长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