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
2004-06-28爱泼斯坦
我同宋庆龄,同保卫中国同盟及其在各地的后续组织的关系持续了40年。宋庆龄在1981年逝世前,选择我撰写她的传记。为什么宋庆龄不在别处,而是在香港创办保卫中国同盟?这是因为遭受战火蹂躏的中国内地受到双重封锁。一重封锁是由于日本侵略者控制了海岸线。另—个正在发展的封锁是蒋介石政府禁止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和根据地供应物资,甚至医疗用品也不让供应,同时压制报道他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取得的种种胜利和成就。保卫中国同盟的任务是打破这两种封锁,保证任何一方都不至于被不公正地剥夺通向外界并使外界听到它的声音的权利。
——摘自《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
在香港同宋庆龄共事
日本占领广州后,我第一阶段的战地报道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因为我一到香港,合众社就把我开除了。在香港,我在宋庆龄领导下工作一年多,帮助她宣传并争取全世界支持中国的事业。
这个变动成为我一生中的分水岭。香港是英国一百年前在鸦片战争中从中国夺得的一块“直辖殖民地”,它表面上显得很平静,不同于战火纷飞的中国内地。它的建筑物大多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不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冒出来的钢筋混凝土和大玻璃窗所形成的“丛林”。行政机关和金融机构的房子都是砖石结构,代表着不列颠老大帝国的威严和财力。但即使是这些建筑物也只有四五层高。
香港辖区内的居民95%是中国人,然而他们却没有法律上的地位。确实,外国人甚至普通的英国人——如果不属于文官或军队系统,也没有法律上的地位。这里没有民选的机构,一切权威来自英国任命的总督。不过,这里居民的政治倾向倒是反映了大陆的民意。总之,香港的殖民地体制同中国内地的生死搏斗相互依存着。当时更为重要的是,香港是惟一剩下来的中国同外界联系的通道。
对我来说,同合众社“分手”实际上不是工作的终结而是工作的开始。因为宋庆龄很快就请我参加了设在香港的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我的任务是编辑它的英文出版物。
我同宋庆龄、同保卫中国同盟及其在各地的后续组织的关系持续了40年。宋庆龄在1981年逝世前,选择我撰写她的传记。为什么宋庆龄不在别处,而是在香港创办保卫中国同盟?这是因为遭受战火蹂躏的中国内地受到双重封锁。一重封锁是由于日本侵略者控制了海岸线。另一个正在发展的封锁是蒋介石政府禁止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和根据地供应物资,甚至医疗用品也不让供应,同时压制报道他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取得的种种胜利和成就。保卫中国同盟的任务是打破这两种封锁,保证任何一方都不至于被不公正地剥夺通向外界并使外界听到它的声音的权利。
而香港——当时仍能同世界大部分地区联系——则是发挥这一作用的最好“窗口”。宋庆龄跟周恩来商量后,决定赴港并协助把香港变成一条同外界联系的渠道,以便取得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其目的是加强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宋庆龄由于她的经历、她的坚定的原则性和磁石般的个人魅力,不可替代地成为这一事业的支柱和灵魂。她作为孙中山夫人、作为中国共和革命创始领袖的遗孀,受到全世界的尊敬。同样的,她以对中国团结进步的爱国事业的一贯忠诚,纯洁的思想、不受腐蚀的廉洁正直的品德而闻名于世。她的热诚使她能广交中外朋友并团结不同观点的人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她堪称世界著名的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同时,她又非常谦逊,即使是年轻人和地位不高的人,同她在一起时一点也不感到拘束。
在1939年至1940年,“保盟”的工作发展很快,它同国外的许多进步的援华组织建立了联系。这些援华组织是由同情中国的外国人和华侨组成的——对这些外国人和华侨来说,宋庆龄代表着原则和正义。捐款和救济物资从世界各地源源而来。海员们也在他们的同伴中募集捐款,送到我们的办公处,并把我们的宣传品成捆地带去散发。每一笔捐赠的现款和物资,不管数额大小,宋庆龄都在收据上签名。
那时向中国大陆运输物资还是有可能的。货车队和救护车是通过当时法国控制的越南进入中国的。敌后游击区的战地医院是按照白求恩大夫所定下的模式建立的。经反法西斯的“国际和平运动”批准,这些医院被命名为“国际和平医院”。为了照顾孤儿和父母上前线的儿童,建立了许多托儿所和幼儿园。“保盟”有关这些儿童的宣传,不是用伤感和怜悯的语调,而是充满健康向上的气势——必须帮助这些孩子成长为他们父辈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的建设者。
在国民党地区的援助计划,包括建立中国红十字会医疗队。在国民党地区和共产党地区,都开展“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的活动。“工合”运动把工人组织起来,成立自主、自管、自养的生产单位,为许多地区生产日用必需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的也生产军需品,如军毯,在游击区还生产一些武器。这些合作社是由一个国际团体组织的,其成员有中国的爱国人士和外国的友人。宋庆龄赞扬合作社这种经济形式,认为它体现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因而同意担任在香港设立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国际委员会名誉主席,主持了它的许多活动。
我在“保盟”的工作重心是中国的政治和战局,我在当地一家报纸的工作虽然也是为中国的利益服务,但却是处于香港长期保存下来的那种殖民地氛围之中。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宋庆龄知道我需要一份有报酬的工作,便请她丈夫以前的贴身保镖莫里斯·科恩想想办法,替我找一份差事,最好是在新闻界。他果然为我找到一个工作,给《香港每日新闻》当编辑。
尽管《每日新闻》是国民党拥有的,我还是设法在社论里偶尔提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还列举了已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在香港英文报纸的评论中是罕见的,虽然它们的新闻报道中有时也偶尔提及。
我们始终呼吁外国支持中国的抗日斗争,认为这是全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变成战场以后,也仍然没有变成“次要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几乎经常在晚上跟香港《星岛日报》的编辑、进步人士金仲华通电话,所以我们两家报纸的社论调门儿往往是一致的。
我在“保盟”的朋友柳无垢不厌其烦地把《每日新闻》的社论都剪下来,贴在剪报簿里。这些剪报簿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仍然奇迹般地保存在我的手上。现在翻阅起来,不胜怀旧之感,它们反映出我年轻时代的精力何等充沛。当年在报社的工作很紧张,每天从黄昏一直忙到深夜,但丝毫不觉疲倦,还有时间做许多其他工作。除了为“保盟”做宣传工作外,我还为“工合”香港促进委员会编辑一两本宣传小册子。我的第一本书《人民之战》也最后完成,它讲述了我所看到的中国头两年抗日战争的情况,由伦敦的维克多·高兰茨出版社出版。
此外,我还在廖承志的主持下,从事中共文件英文译本的编辑改稿工作。
廖承志交给我们翻译的文件是延安精选出来,要在国际上发布的,其中包括毛泽东的经典性长篇论著《论持久战》。
正是在香港的这段时期,我开始给《纽约时报》投稿,论述中国的新文学艺术。这些文章发表在该报的“图书评论版”。又过了一些年,我开始给《纽约时报》写关于中国关于解放区的第一手报道系列,这在该报是第一次。
1940年春末,我第一次在香港的居留结束了。我的一位老朋友、新西兰作家和记者贝特兰接管了《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的编务。
所以我决定去重庆同我的妻子伊迪丝团圆,她为我在那里的国际电台找妥了一份工作。我们俩人长期分离,感情越来越淡薄,不过,我们是同学后来成为恋人,现在还不想就此分手。
最重要的是,我同中国内地隔绝的时间太长了,我渴望回去。
(译/贾宗谊)
(注:本书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责编:朱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