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2004-06-12张泽科

人民教育 2004年10期
关键词:乐山学校教师

张泽科

学习决定眼光,学习决定态度,学习决定思想的深度和技术的高度;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创新学习理念,构筑学习平台,创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环境,建立学习生态系统和共享网络,提升团队学习力,是四川省乐山实验小学的运行法则。

视学习为组织“生命盎然的源泉”,四川省乐山实验小学试图演绎一个古朴而现代的法则:学习是提升学校的源动力。

破例“挤”进四川省课程改革实验“第一方阵”后,乐山实小接连.上演了两出“戏”。

2002年6月,天津南开小学校长靳家彦讲学成都,乐山实小闻讯而动,硬是把靳老师“拽”到了乐山。处于迷茫中的实验小学教师品味了靳老师奉.上的一道新课程“精品课”大餐,豁然开朗。

靳家彦被*粘”住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室主任吴正宪,也被正在"遍访名师”的乐山实小校长胡继萍"逮”了个正着。2003年11月,吴正宪愉快践约乐山之行。

“反应决定速度,思想决定高度。学校发展要向更高平台跃升,须时时引进智慧的大脑,革新教育的思想和技术。”胡继萍校长说。

开掘提速发展的动力源泉

1993年.乐山实小落户乐山城北开发区,市教育局给她的定位是:尽快办成全市的“示范学校和教改实验基地"。

但刚满5岁,她就“闪了腰”:第一批“五年制”学生毕业,乐山却没有“四年制”初中对接。“搞的是花架子”、“贵族子弟校”、“学生行为习惯差”……时非议四起,第一炮“哑”了。

回顾、反思、前瞻……接掌乐山实小“帅印”的胡继萍,重新确立了“厚德启情,笃行创新"的办学理念,志在培育“具有基础创新索质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为此,学校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打造“学习型”学校为推动力.第一个五年,创造特色,办学质量和效益领先全市,建成全省一流学校;第二个五年,培育“人文化、个性化、生态化的精品教育,创建“中华名校"。

显然,这是一项难度系数很高的工程,需要先进思想的引领和强劲推动。

1999年暑假,乐山实小在乐山市首家建成了校园网——引进教育先进思想和现代技术的高速路。整个假期,教师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技术手段的改变带来了教育思想、育人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1997年,乐山实小开始了对“创意教学"的探索。2000 年,“创意教学”升格为省级课题“小学创新性教学研究”,内涵衍生为“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多向互动的教学氛围”。2001年后,“创新教学”顺利对接新一轮课改,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创新教学”研究.成为提升教师学习力、思想力和创新力的长效平台:连年邀请专家讲学、指路;分批选送教师外出学习,跟踪教学创新的前沿信息;长期开展“创新论坛”专题演讲和“创新教学"研讨活动……“创新教学"带来的,不仅有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和艺术的钻研,还有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素质的提高以及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后,四川省确定的首轮实验区中,乐山实小所在的乐山市中区不在此列。

不能及早正式进人课改,何以站在时代前沿?危机感、责任感日日挤压着胡继萍。摆条件,陈利弊,胡校长“上串下联”,为着一个明确的目标:乐山实小无论如何也要成为课程改革省级实验队伍中的一员。

学校的想法和市教育局不谋而合,在教育局举荐下,乐山实小如愿以偿“挤”进新课改实验校。2002年暑假,乐山实验小学掀起了一场“学习的革命”。教师全员投人课改培训,全面“洗脑”、“充电”、“生成”……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新课改的挑战。课改催生的,是观念的革命,是育人思想和教学方式的重建,是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提速。”胡继萍说:

眼高一寸,棋先一著。早在1999年12月,乐山市举办的“新世纪的曙光教学研讨会"上,乐山实小推出的课,讲究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互动,已经有了新课改的影子:2000年11月,上海“新基础教育”起步,学校立即派人前往进行“研究性学习”;2001年10月,教育部首批新课程实验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力争送去了教师。事实再次证明,机遇青睐的始终是“有准备的头脑”。

“学校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决定因素是思想,是人的精神状态。因循苟且,犹豫无为,可以一时,而不可旷日持久。”胡继萍说,“面向未来,为学生提供充分满足发展需要的教育,我们不可一日停止学习。"

在实践中,乐山实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动力观”:学习决定眼光,学习决定态度,学习决定思想的深度和技术的高度;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创新学习理念,构筑学习平台,创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环境.建立学习生态系统和共享网络,提升团队学习……

营造人文化的学习环境

构筑学习平台

率先进人课改后,乐山实小碰到了难题:旧的观念和模式打破了,教师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却没能找到满意的教学路线和行为范式。他们发现,除课堂形式有了一些变化外,学生并没有真正如愿“动”起来——“新课改”究竟是什么样儿?

教师们陷入了新的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做的.就是为教师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平台。”副校长张必友说.在这方面,乐山实小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市教育局新课程“通识培训”,乐山实小突破名额限制,派去了25人;浙江名师讲学团讲学峨眉山市,他们“惟一例外”地送去了全体语文教师;今年3月.乐山市承办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新教材研究课,只分给乐山实小10个听课名额,学校以为会场服务为“交换条件”,又争取到10张门票……每个学期.几乎每位教师都要外出学习一次以上,这成了学校最具吸引力的"福利”。

同时,为教师创造身边的学习机会,引进优质学习资源.也成了学校的常规动作。

呼应“德育不能孤立做”、“关注心灵成长”等主题活动.2003年以来,学校举办了“建设良好班风的构思与实践”、“情感教育缺位与教育伤害”等参与式培训,专题分解到人头,形成了一个德育智能共享的“学习场”。

“创新论坛”是学校另一个长期活跃的学习平台。教师们至今还记得以“学习与创新的对话”为主题的辩论。

正方先声夺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不论天赋如何优异,一旦学习力退化,就失去了创新的源泉。我方的观点是,学习是创新的发动机。”

反方寸步不让:“从古代圣贤到今日之应试高手,中国人不缺学习动力和毅力。许多人刺股悬梁.学习只不过是他们向上爬的阶梯;许多人吟诗赏月,学习也不过是他们附庸风雅的标签……只叹一个好学的国度,创新力却日渐式微,竟无一人拿回象征人类创新水准的诺贝尔奖!”

辩论最终使教师们认识到:知识和能力是形成创新力的基础,精神生活质量则是创新力得以持续的养料;而知识和能力的形成、精神质量的改善皆源于学习。

创建学习机制

二级培训制

“每节课都要踏踏实实,要看知识是否被学生掌握了,学生的思维是否有所拓展深化,不要一昧花样翻新;心里装着每个学生,课堂上充分关注……”2004年3月5日,全校教师学习会上,胡桂蓉有感而发。作为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语文教科书课例拍摄”的.上课教师.胡桂蓉从北京带回的,不仅有学习资料,还有她的听课报告。

这是乐山实小学习管理的一部分。在乐山实小,有三个层面的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一是.上汇报课,结合学习主题说课;二是上示范课,做专题发言;三是办专题讲座。张必友学习归来,以“上海新基础教育感悟”为主题,举办了5个专题讲座;参加新课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后,刘琼芳拿出了6万字的“学习报告”。

“学习汇报制既促使外出学习的教师珍惜学习机会,也是校内的二级培训,可以使学习收益最大化。副校长余伯玲说。

精神会餐制

从1998年开始,乐山实小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要精读3本学校推荐图书,做1万字读书笔记,写2篇论文……每个学期专项检查,与教学同步考核;期末全校读书笔记展示,展期一周。

“起步阶段,除倡导外,往往需要一些刚性措施。”副校長张必友说,“几年坚持下来,教师的知识储备日益丰厚,并开始把岗位看作学习平台,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学会了与高尚心灵和思想对话。

学习就是工作,在学习中协调合作、激发智慧.共享知识、共同提高,乐山实小逐步建构了“全员学习”、“全程学习”、学习研究与教育教学互动提高的群体智力开发机制。集体帮扶制

年轻教师李波漾,头戴着学生会主席、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桂冠”进人了乐山实小。然而,初到实验小学时,李波漾却得意不起来,“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痛苦彷徨”。

“有一次,胡校长等人悄悄走进来听我的课.我紧张得全身冒汗……课后教导主任张志明找到我:你的课基本是照搬教案,脱离实际,蜻蜓点水,学生不来劲。”李波漾说,"那时我真是一窍不通。”

学校安排张必友做他的指导教师,跟踪听课为他把脉。教研组竭诚帮助。李波漾打起“十二分精神”,从每节课体现的教育思想、教学环节、方式方法到语言、体态,一切从头学起。“第一年算是给学生讲懂,第二年能和学生互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来了,我的作用多半是点化。”李波漾告诉记者.正是团队的精心扶持,才让他进人乐山实小不到三年,就拿回了全市教学比赛的第一名。

创新管理体制

一位新调入的教师,上课不到一周.差点“裁”了,原因是教学中两次出现差错。虽然她及时纠正,可偏有家长不依不饶,找学校领导,找市教育局,找报社,甚至打了“市长热线”,非得让她“下课”不可。

这位教师找到胡校长,泪流满面:“谁会想到,几十岁的人了,还要受这个折磨?”

“学校决定考察你一周,你必须经受住这个考验。”胡继萍对她说,“学校同意接收你.就是对你基本素.质的肯定。但事情的完美在于细节,事情的成败也在于细节。我们的学生、家长要求很高,得抓紧学习,不然就没法站上讲台。”

此后,学校专门向家长开放她的课堂,校领导带队“会诊”她的教学,一个一个征求该班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一周后,学生和家长都确认她能够胜任教学,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以人为本,就得变革思维和行为方式,摈弃以控制为核心的刚性管理,代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的柔性管理。”胡继萍说,“至关重要的是,创设有利于激励教师学习、人文化的柔性环境。”

高层次的学习平台,长效的学习机制,人文化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走人实验小学的教师,都得到了这块沃土的滋养,也吸引了许多优秀教师前来加盟。

到乐山实小之前,宋艳深得一所知名学校器重,教学比赛中也屡次获奖。但是,进人乐山实小,与这个团队实质性接触后,宋艳很快发现:“这里看似宽松,实际上弦绷得很紧,人人都在发奋。”于是,先前的骄傲荡然无存,宋艳开始全速跟进。

在乐山实小,机会总是向愿意学习、善于学习、发展力强的教师倾斜:凡是拿出去的评比课、研究课,都事先公布,教师自愿报名、设计教案,教案评比前三名获得试教资格,试教第一名代表学校参赛,教案和试教都请专家评定;教师评先进、定职称、涨工资等,都采取个人述职、教研组集体评议.无记名投票,最后由学校考评委员会仲裁的方式。结果是,不爱学习的人,素质上不去,好岗位上不了,待遇也上不去。

“每个人都要改善心智模式,克服经验、习惯等思维定势的影响,办法是学习、反思、检讨,群体诊断。这是发现问题、整合智慧、保证决策正确的重要方式,也是团队创新、互相帮助、改善业绩的重要方式。”胡继萍说。

催生学习化的创新群体

学习是她生命存在的方式

“课文几次写到稻草人,有什么作用呢?”《草船借箭》一开课,学生就展开了讨论。

“是虚张声势,给敌人大兵压境的感觉。”

“那么大的雾,敌人能看到船上的稻草人吗?”看来,虚张声势之说难以服人。

“稻草人还有一个作用。”第二节课上、先前问“稻草人作用”的那位男同学高高举起了手:“稻草人一字儿排开,敌人误以为是人,就拼命射箭。这就是稻草人的作用,是接受箭。”

“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刘琼芳老师顺势问道。

“课文有三个地方……”

“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课文为什么叫草船借箭呢?我就想……”

随机听完刘琼芳老师的课,胡继萍、张必友两位校长一致认为:结构紧凑,思维活跃,挖掘深刻,是一堂漂亮的思维拓展课!他们议定,下个月的“创新论坛”插人一个内容——“刘琼芳教学艺术周"。

37岁的刘琼芳没有记者想像中的昂扬,瘦削的脸上略显疲惫。但一谈起学生,立刻容光焕发。

“无论让我干啥子都可以,但不能离开教学岗位。既然做了这个行业,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做到极致?"刘琼芳眸子里藏着的锐气和智慧,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教学处在永恒的动态中,钻研永无止境”。

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刘琼芳的做法是,每学期重点研究5篇课文,从背景、主题到学法全程研究,成竹在胸后,从关键句、段人手.“点燃”学生讨论、探究的“引线”。

怎样突破积累关?在低年级,她把课后的生字编成儿歌,先自己编,再引导学生编;到高年级,又结合归类作文,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角度指导课外阅读。

怎样创新作业设计?突出实践性,强调生活化,刘琼芳推出了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展示个性、拓展能力的“创新性作业”,如积累性作业、质疑性作业、研究性作业、创作性作业、考察性作业等,独立完成了“创新性作业设计”省级课题。

从阅读教学到作文指导,从口语交际到实践活动.从文学赏读到思维训练,学习、研究、探索、创新——刘琼芳写下了30多本读书、研究笔记,数十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

谈起学习,刘琼芳深有感触: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对每个人来说,学习的速度和能力是成长的关键。作为省级学科带头人,自己更有危机感。

把学习当作生命存在的方式, 以课堂为研究阵地,向专业化方向进击……刘琼芳给人的感觉是:一个为教育而活着的人,一个体味了学习真义的人,一个时代的先锋教师。

每个教师都在创新

以岗位为平台,学习求自新,研究求突破,创新求卓越,乐山实小每位教师都在探索。

从一年级起,每周课外背一首古诗,积累5个成语,写一句话,读一个故事,写一篇“周记”——胡桂蓉老师和孩子们给记载这些内容的本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采蜜本》。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采蜜本》设计了漂亮的封面。

“采蜜”后,定期在班上展示,相互评价、欣赏、借鉴。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积累了好几个《采蜜本》。

《采蜜本》何以能吸引孩子?胡桂蓉研究的结论是:找到了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要求具体化;交流、共享了学习成果。

春天,特级教师陈瑾玲在校园里捡到了一只走失的小兔,孩子们一致要求轮流饲养。陈老师心生一计:“那好,谁要养小兔,先得写一篇盼望养兔的小练笔,在养兔的两天中,还要再写两篇。”

这个苛刻的条件居然被二年级的孩子们欣然接受。快一年了,班上60多个孩子轮番当了“兔爸爸”、“兔妈妈”。围绕小兔,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小兔子也有了几十个好听的名字和几十个温暖的“家”……所有这些,都被孩子们用笔记录了下来.

陈老师感悟:“养兔这样的体验是孩子们写作的丰富源泉。向生活学习,引导孩子们进人具有生活气息的写作情境,孩子们可爱的童趣、童心和真实的感情,就会跃然纸上。

在这项活动中,新课程所说的知识、体验、情感不知不觉就融合了;人性、爱心培养也自然渗透其中。“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对此还要进一步总结和挖掘,我们还在学习和体验中。”陈老师说。

“宁老师,数学老师培训去了,今天您要上七节课。可不可以让我帮您上一节?”刘一丁同学的要求让语文老师宁莉意外又欣喜。

“好啊,”宁老师看着刘一丁红扑扑的脸,“那就拜托了!”

“小老师”刘一丁的课上得“像模像样”:她让同学们先把书翻到《有礼貌的兔子》一课,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部分,然后大家评议、找问题,共同求解……

“放手让学生去做,不包办,在方法上给一些引导。从二年级起我就尝试让学生轮流当早读导读组长,让他们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确实不能解决的再引导。”宁老师说。

“善于把精彩和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发展、充分发展。这是我们在课改实践中切切实实的转变,也是‘刘一丁现象'诞生的背景。”副校长余伯玲说。

针对数学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忽视思维训练等弊端,张必友副校长和张志明、李波漾等教师,整合文本资源和生活资源,二度开发教材,向着现代教学逼近,生活数学"、“实践数学"、“问题数学"特色渐显。学而后知不足。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感到语文能力欠缺,于是进修起了中文本科。跨学科学习,做“新理念、宽基础、深专业”的全能型教师,已经成为乐山实小教师发展的“共同愿景”。

“每位教师都要创新,87位教师要有87种风格,虽然不是那么容易,但这是我们坚定追求的目标。”胡继萍坦言,“如果说,过去的教育给学生的创新培养上了一把锁,现在就得让教师通过学习、探究、创新,找到打開这把锁的钥匙。”

向问题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在研究中学习,乐山实小涌现出了一支与时俱进的优质团队:87位教师中,有省特级教师3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4人、省教育教学专家后备人选2人;60%以,上的教师成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

“人人都有紧迫感,发展欲望强烈,竞争意识强烈,学习愿望强烈,创新意识强烈。一支学习力强、勇于创新、个性鲜明、锲而不舍的教师队伍,是乐山实验小学学生成长、学校崛起的根本保证。”乐山市教育局局长雷晓虹说。

猜你喜欢

乐山学校教师
参情
郭怀宇作品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多面乐山
杨志翠作品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