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贪不贪
2004-04-29刘琪瑞
刘琪瑞
吴隐之,山东沂州人,东晋末年曾任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后调至京城,做过掌管司法、刑狱的大官,据说与当时的丞相官位只差两级。
相传,吴隐之告老还乡之后,曾有一桩心愿,就是到泰山岱庙天祝殿敬上一次头炷香,以表对东岳大帝的虔诚之心。可他赶早去了两次,岱庙里都是香火满案。第三日子时,吴隐之又赶去敬香,依然满案香火缭绕。诵经道人告诉他,今早并无其他人进殿呀!这就奇了,吴隐之来来回回在殿中走动,静听皮靴“沓沓”作响。他忽然省悟,以为神灵厌恶杀生,尤其是宰杀役牛、剥皮制靴。吴隐之对神像默念道:“明日弟子换穿布靴早早前来,当受弟子头炷香。”
翌日,吴隐之穿了布靴再次进殿,果然得进头炷香。敬毕香,吴隐之转眼望见殿前那面牛皮大鼓,心中顿感不平,他生性耿直,便对神像说:“东岳大帝呀,您处事太不公平了!弟子穿了一双牛皮靴您就耿耿于怀,可您殿前那面牛皮大鼓,在您眼前日日擂响,您却无动于衷,这是为何?”
那东岳大帝被问得面红耳赤,尴尬万分,心中不免对这个吴隐之怀恨不已,立即盼咐把门神王令官:“这个狂徒实在可恶,竟敢顶撞本神,气煞我也!着尔跟随此人,暗中窥探,看看是不是徒有清廉之名,若有不法之事,先斩后奏,钦此!”王令官接旨,原以为此事容易得很。时值东晋末年,朝堂昏乱,世风日下,官员不法之事随处可见,这个告老还乡的吴隐之也难以脱俗,不消几日瞅着他的把柄,一锏结果性命,回殿复旨就是。
却说吴隐之拜过东岳大帝,带着家眷、仆人回老家沂州。这日,行至兖州地界,兖州太守丁大人与吴隐之是同窗好友,吴公自然不忍越门而过,遂人兖州府叙旧。老友相见丁大人欢喜不已,吩咐快备家宴为吴公接风洗尘。
临别,丁大人执着吴隐之的手说:“小弟仰慕吴公一世清廉之名,无以为送。丁某挑选四名伶俐女子,能歌善舞,送与仁兄和嫂夫人使唤,聊解清寂苦闷吧……”
那王令官跟随吴隐之日久,见此情景不由窃喜,暗道:“这四个妙龄女郎,个个色艺双绝呀!这般精妙礼品,看你受用不受用。只要你接纳,我就一锏下去。砸你个脑浆四溅!”
不想,吴隐之漠然一笑,对丁大人说:“感谢贤弟美意,无奈隐之老朽,只图乡野之间清逸安闲,再说这般色艺俱佳的女子,僻野之地也难以养得起呀!贤弟还是把她们遣送回乡,各觅如意郎君,安居乐业是了……”
惜别兖州太守,两匹快马、几乘轻便小轿晓行夜宿,这日忽遇一条宽阔大河,吴隐之他们只好转乘舟船。船至河中,未曾想出了变故,原先微波不惊的河面忽然间风急浪高,艄公使尽平生之力,那大船直打转转,纹丝不动。吴隐之思忖再三,沉吟道:“老夫为官之初,曾于广州石门里饮下贪泉之水,并赋诗铭志,为官数十载,克尽职守,勤政为民,今番辞官回乡,并未有蝇营狗苟、龌龌龊龊之举,船行河中何以兴风作浪呢?莫非同船的仆人、家眷之中有什么不法之事么?”
这样一想,吴隐之便一一查询起来,仆人们都说:“老爷家法严厉,小人绝不敢背着您和夫人胡来。”这时,吴夫人说出了这样一桩事:自京城启程,夫人路过东平县时,那县令是吴夫人娘家的堂弟,多年未见,临别前堂弟媳执意送了她一个沉香扇坠,夫人推辞不过,以为是自家人赠送小礼品,这样的小事不用与老爷说,就收下了。谁想到天意难违。竟出现这遭蹊跷之事……吴隐之为了这点事儿动了怒,命夫人取了那沉香扇坠,投入翻涌的波涛之中。说来奇了,先前波涛汹涌的河面顿时风平浪静,那只大船如箭般驶向彼岸。
“唉,这番功夫又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只待他回乡之后,再细细查究了!”王令官面对此情此景,不免垂头丧气。
却说这位出身贫寒的吴公回乡之后,深知百姓的冷暖疾苦,回乡的第二年就捐献大半家资,组织四乡民众开挖河渠,兴修水利,深受当地百姓、官员称颂。东岳大帝殿前那位门神王令官,跟了吴隐之整整三年,竟一无所获,无论他怎样鸡蛋里挑骨头,就是抓不到吴公半点把柄,实在难于下手。
不过,机会还是让王令官等到了。这年夏天,酷暑难当,吴隐之乘了二人小轿去访友,途中劳顿,寻得一片柳林乘凉小憩。吴隐之焦渴难耐,轿夫赶紧去找水解渴。他们见林子旁边有片瓜田,便悄悄摸进瓜田,偷摘了几个甜瓜回来,先送上一个熟透的瓜给老爷解渴。吴隐之接过圆滚滚的甜瓜,缕缕清香随风飘过,直钻鼻孔,忍不住往嘴边送去……
那王令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暗想,“嘿嘿,无人摘瓜即盗也!只要你吴老儿咬了瓜皮儿,我立马就报销了你,赶紧回去交差。唉,这个差事可苦煞了俺,整整跟了三年,这回总算到头了!”王令官高扬起那把锃亮亮的铁锏,运足蛮力,随时准备狠砸下去……
节骨眼上,吴隐之那拿瓜的手却又缩了回来。只见他强咽了口干涩涩的唾沫,盘问起轿夫来了,“尔等这瓜是路边买的,还是地里摘的?”
两个轿夫怯怯地答:“是地里摘的。”
“摘来的瓜可曾付钱,付了多少啊?”见两个轿夫不语,吴隐之明白了,便和风细雨数叨起来:“农夫种瓜苦,汗滴瓜下土啊,怎么能忍心去偷呢?实在太不应该了!尔等快去瓜棚,按市价留下瓜钱,如若看瓜人在,诚心诚意跟人家赔礼道歉就是!不然的话,非但不能吃瓜,你们还要吃板子哩!”
那个王令官收了铁锏,像泄了气的皮球。他不愿再这么苦等苦熬下去,只好灰溜溜地回泰山岱庙复命去了。
责编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