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魅”
2004-04-29谢长华
谢长华
放暑假了,大根一头挑着书籍,另一头挑着被窝行李,汗流浃背地走了十几里山路后,自家的老木屋终于出现在对面的山腰上。走完脚下的这壁“飞蛾粘壁”坡,在下面豺狗溪中的蛤蟆岩上歇一会儿,再爬上对门这面叫“关门岩”的石坡,就到家了。
渐渐懂事的大根慢慢觉得,自己家什么都好,但就有两点不好,由于路远坡陡,一是上学不方便;二是卖东西太难——时鲜蔬菜水果卖不出去不算,就是想卖一头肥猪,不但要请几个人轮流抬,一不小心,连人带猪还会跌下千丈高坡。去年大姨父想省力,就把一条300多斤的肥猪赶着往山外去卖,结果肥猪滚到火燃洞底下的绝壁去了。找了两三天,连根猪毛都没找到。辛辛苦苦养了一年多的大肥猪就这样被绝壁吃掉了。
大根来到清澈的豺狗溪边,正准备在小溪中痛饮一顿山泉水时,他突然听到一阵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大根惊奇地往溪水下游一望,只见一大群男人正在挥汗如雨地用钢纤在凿着溪边的石块,还有的挑着水泥细沙在搅拌……多像城里人搞建筑啊,山里人搞建筑是从来不用水泥钢筋的。
大根看得满头雾水,水也不喝了。他挑着行李,憋足一口气,“蹬蹬蹬”地直往家里赶。爹爹正躺在堂屋里的竹椅上喝茶,大根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开了:“爹,我们下面的豺狗溪,这么多人在搞什么名堂呀……有人想在下面建洋房子呀?……”
爹爹哈哈直笑,接过大根肩头上的担子,乐得脸上的皱纹像水波一样荡漾着:“傻崽,好事情!我们这高顶山山清水秀,已划为旅游开发区了。下面在修旅游观光路线,专门给游客看风景用的……”
大根听得一愣一呆的,风风火火地扒完两碗凉饭,射箭一般奔下山坡,站在溪流对岸,真真切切地看起热闹来:啊,小溪对面那个石嘴被凿垮了,铺平了,掩上了水泥——这可是大根和小伙伴们砍柴、捞鱼虾时躲雨、乘凉的“行宫”啊;脚下的那个大泥洞也被一根大铁柱填上,并且牵上了又长又粗的铁索道——这泥洞可是大根他们的“水族动物园”呀,泥洞里有鱼、虾、螃蟹,还有娃娃鱼,应有尽有!唉,不知那些可怜的娃娃鱼们到哪里去了,是被他们害死了,还是逃难去了?大根有些沮丧。
第二天清早,大根带着自家三条牛来到了豺狗溪的上游——二重门放牧。从前,这里人迹罕至,溪里游鱼穿梭,山上竹树重重,树上百鸟莺莺,树下兔狍徘徊,风景独秀。自从修通了这里的旅游观光线,大根几天不到这里,却已是草地与溪边洒落无数易拉罐、塑料泡沫、废纸屑等垃圾……大根正痛心呢,远远看见两个瘦小的身影蹲在溪旁的沙地上捡拾着泡沫塑料等垃圾。原来是屋后林场的泥鳅和石梆。见到大根,两个小伙伴赶紧凑到大根身边,咕咕嘀嘀地商量开了……
第二天,关门岩二重门的路旁插着两块木牌,两块牌相隔一个山坳,前一块牌上写着“山上有猛兽,请别再往里走!”后一块是“请讲卫生,爱护山林,要不,山魅会惩罚你的”。
上午时分,花花绿绿、叽叽喳喳往关门岩二重门走来十来个旅游者,他们背着照相机、摄像机等,大包小包的行李袋里自然还带着五花八门的包装食品。前面一个指手画脚、眉飞色舞的女孩子,不停地向身后的游客说着什么。听那半土半白的口音,就知道她就是本县的导游小姐。
他们在第一块木牌前停了下来。“有猛兽呀?那就别往里面走了吧?”一个头上戴红黄发夹的女孩子有点犹豫了。
“不可能的。现在哪有猛兽?”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大大咧咧地说,“看这字迹,就知道是小孩子搞的恶作剧,何况,我真还希望碰上真正的野生猛兽呢。现在动物园的动物没一点野性了,看起来没劲。”
“对,碰上猛兽更好,我们把它捉来,饱餐一顿山珍野味。”几个小伙子连声响应着,还对着木牌轮番踢腿,木牌倒伏在地。
转过一个山坳,这群游客又看到了第二块木牌。
有人又说起了怪话:“怎么讲卫生呀,山上连垃圾桶、厕所都没有……”
“还用‘山魅吓唬人?吓谁呀……”他们边说边动脚,又对第二块牌子拳打脚踢起来。
导游小姐又叽叽喳喳说了起来:“说到这山魅,在我们这里的传说中,还真说得神乎其神呢。吃人的熊外婆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说的就是这大山中的‘山魅,在我们这里通常叫它熊罴,在书面上呢,就是类人猿之类的一种有较高智商的动物。听说它们身高力大,行走如风,尤其爪子锋利如刀,它一爪子划下来,就能把人开膛破肚……”
这番话使大家有些害怕,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嘛,大家又继续往二重门走去。又是拍照,又是摄影,午后,这群游客终于累了,饿了,席地坐下。
正当游客们纸屑泡沫乱丢、吃着自带的包装食品时,二重门左侧的山坡丛林中传来一阵阵回声震荡的长吼声!大伙还没回过神,只见丛林中钻出两只斑斓老虎,向山下不紧不慢地走来……
游客们顿时吓得目瞪口呆!这时,右侧山坡上的一棵高树上跳下一个庞然大物,向游客们飞一般地疾冲!
还是导游小姐回过神来:“山魅……老虎……快……”她一溜烟往二重门山下猛跑,几个小伙子跑得更快,连滚带爬地消失在山下……
好在山魅和老虎也不追赶。当他们全部退出二重门后,三条猛兽走下空坪,只听嘻嘻哈哈,一阵大笑,摘去身上的皮毛,“山魅”竟是大根,“两只老虎”是泥鳅和石梆套着虎皮装扮的。
三个小鬼精藏好各自的道具,一起回到豺狗溪边大根爹新修的茅草屋——“山珍旅馆”时,只见好几十个游客围在茅草屋里,接力赛一般地在纷纷传说着二重门出现老虎和山魅的事情。坐堂的大根爹也听得有些半信半疑了:我在这山上滚打了几十年,怎么就没碰上过这种东西呢?
游客们还在纷纷往茅草饭店里钻,这让大根爹、大根妈还有姑姑、舅舅、婶婶十分高兴,都在眉开眼笑地里里外外忙碌着,端茶,递水,收钱,上菜
上的菜都是山上多得随处可取的竹笋、蕨菜、山蘑菇等,游客们吃得连声叫好,一盘竹笋、蘑菇收10元,一小盘腊野兔、野羊肉收20元,游客们付得乐意,大根爹更是收得开心!
“大根,大半天鬼闹到哪里去了?还不快去帮厨房里烧火、劈柴!”大根爹何等老辣,他从游客口中得到的二重门出现老虎、山魅的传闻,再看到大根头上、衣领里的茅草,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
客人走后,大根爹狠狠地教训着儿子:“你这小孩子怎么不想想,这么做多么愚蠢!一来,你假装野兽,人家真的一棒子把你打了怎么办?二来,如果游客们真的被山魅什么吓住了,不敢再上山来,我店里的生意还怎么做?这店子尽管简陋,但从餐具到床铺到请工钱,少说也花了好几千,都是借的呀。老子没钱怎么送你读书!难道你就像爹一样没出息……”大根爹越说越激动,要不是旅馆里还睡着游客,他真想把儿子打得哇哇叫。
“可是,我就是容不得他们不珍惜我们的大山,弄得邋邋遢遢……”
望着儿子泪流婆娑,大根爹缓和
了口气:“我知道你爱这大山,我们大山中的子民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大山呢?但你这样做不是办法……哦,那三件‘传家宝呢?你把它们放在哪里了?”
“藏在关门岩二重门的一个山洞里。”
“快,快带我去拿回来!这可是我家的命根子啊,丢不得的呀。”爹说着,拉起大根就往二重门走去。
大根家的“传家宝”就是那两张虎皮和那张熊罴(山魅)皮。大根的爷爷和太公爷都是猎人。太公爷在猎一只大熊罴时,被受伤的熊罴扑过来一巴掌拍裂了心肝,但太公爷拼尽最后一口气把猎刀深深刺进了熊罴的肚脐眼。爷爷就把这张熊罴皮保存下来,以纪念自己的父亲。大根的爷爷子承父业,在解放初期华南虎横行时,成了乡政府的打虎队队长。一次猎虎行动中,爷爷在虎窝里一枪打死了一只半大的老虎,没料到却被闻声赶回的母虎扑倒在地,背上被抓开了两尺长的伤口!身强力壮的爷爷顺势死死抱住母虎的脖子,从百丈山崖上滚落下来,与母虎同归于尽。爹爹又把两张虎皮咬牙留存下来,以纪念自己英勇的父亲。不论后来的生活多么艰苦,不管人家出多高的价钱,他一直把两张虎皮收藏得完好如初。如今,两张虎皮和一张熊罴皮,就一直成了大根家的“传家宝”。
山珍旅馆开张后,每天都有好几百块的赚头。消息传出后,远在广东打工的年轻人一下子回来了十几个。几个年轻姑娘穿上民族服装,就在家门口当起了个体小导游。听说她们每天的收入比在山外打工强得多,还不要受老板的气。
像大根家积蓄起来的钞票一样,豺狗溪里的垃圾也越积越多了。从关门岩二重门流出来的溪水慢慢漂出了各种纸片垃圾。口渴时,大根再也不敢像从前一样伏在溪里就是一顿畅饮。
大根爹也不再从眼前的豺狗溪里提水做饭菜了。每次从山冲里挑一担水回来,他总要长叹一口气:“唉,这些山外人怎么这么不讲卫生啊……”
开学的日子就到了,大根、泥鳅、石梆结伴同行。太阳透过高山上浓浓的晨雾,把大山照得一片清凉。新修好的旅游观光线路,平缓而宽敞。大根、泥鳅、石梆挑着行李,和一群拉着小板车下山卖山货的山里男女,一路往山下走去。
来到县城,他们三个却没有立即去学校报名,而是挑着行李一路问询着,向县旅游局走去。他们怀里各自揣着一份用他们稚嫩的笔迹写下的建议书。
至于建议书的内容嘛,不说大家也知道:建议县旅游局建立起健全的保护环境的旅游制度、建设好配套的卫生设施;要为长远利益考虑。他们深信,只要县旅游局的大人们是爱自己家乡的话,就一定会采纳他们的建议的……
责编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