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巨变

2004-04-29杨从彪

青年作家 2004年2期
关键词:八廓街

杨从彪

八廓街,作客旺青家

八廓街是“西藏的窗口”,是藏民族经济、文化和风俗的缩影。我利用双休日到八廓街旺青家里作客,受到他满腔热情的接待。

旺青是搞音乐的,但他业余时间对藏族民居也有较深的研究。他告诉我,八廓街独具民族特色的藏式建筑群,被世人称之为藏民族“凝固的音乐”,其历史之悠久,结构之奇异,建筑之精美,风格之独特,世上罕见!

旺青给我斟上一杯酥油茶,我们在地毯上盘腿而坐,畅谈八廓街民居这“凝固的音乐”的历史和现状。旺青说,公元647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文成公主亲自选址修建大昭寺。围绕大昭寺,老百姓修建了不少房子,拉萨的建筑和民居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一条八廓街,再向四周延伸,建起了内院回廊式的藏族民居,均为、木、石结构,墙很厚,房顶打上阿嘎土,住起来冬暖夏凉,人称“碉楼”式民居。

这种“碉楼”,一般为两层,或者三层,墙基用石头砌筑,石头上用土坯垒四周围墙,中间为庭院,窗户多朝庭院开放,院外用小窗窄门,这样有利于挡风御寒。民居的室内有柱头、房梁;柱、壁上有装饰绘画,十分华美,这种独特的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和徽派雕栏结构大体上相像。

我们缓缓登上崭平的房顶,清一色的阿嘎土打的平顶房上,五色经幡在猎猎飘扬,向过往行人展示这个与众不同的民族,我们藏民族曾经以自己辉煌的建筑艺术和灿烂的文明为中华艺术宝库增添了无数璀璨的明珠。

八廓街绕大昭寺形成弯弯曲曲的一圈,犹如巨龙飞起,翘首苍天,据传,大昭寺是龙头,八廓街是龙身,它们天然浑成,密不可分,成为图腾的象征,是我们腾飞跃起的藏民族的一个缩影。据藏传佛教的信徒们讲,八廓街弯弯曲曲,象征人生之路坎坷崎岖,并非平坦大道。八廓街绕寺而建,首尾相连,环成一圈,这种组合暗示人的生死轮回。佛教以其无所不达的神秘力量,渗透到无所不达的空间,包括人类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

八廓街民居与现代化建筑相比,“土气”而且矮小,显得简朴,不时髦,有人建议拆去这些陈旧民居,盖上高楼大厦,遭到中外友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把八廓街仅有的大面积藏式建筑拆去,八廓街就失去本色了。西藏也就不成其为西藏了。于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八廓街民居保存了下来。

在屋顶上,我们发现八廓街的胡同小巷里,一家家门上的藏式风帘和彩色经幡,在微风中摇曳,主人们坐在门前的卡垫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平而安详,静谧而温馨。一些藏族老百姓赶着三五成群的牛羊,吆喝着大摇大摆地穿过街巷,成为八廓街一道独特的风景。对远方的客人来说,特具吸引力,颇有观赏价值。一位留长头发的汉族同志,像个画家,更像个摄影家,他见此情景,举起相机,拍个不停。在他的视野中,八廓街这幅人和物组成的古老的构图,充满了生机,这曲凝固的音乐,充满了活力!

八廓街上转经和磕长头的人流不断,是信教群众必去的地方。街道两边上千户小商小贩招徕无数顾客,五花八门的民族用品和宗教用品,应有尽有,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这里日成交额达百万元以上。中外游人到西藏,如果不逛八廓街,等于没有到过西藏。因此,八廓街是所有游人的必去之地,是西藏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我和旺青走下藏式屋顶,汇入八廓街滚滚不息的人流,去感受那里神秘而又神圣的气氛。

田野上的庆典

小麦即将成熟的七八月,西藏农村为庆祝丰收,要过一个节日,名叫“望果节”。

我和我的藏族友人索穷一起,到拉萨附近的白定乡参加了一次“世界屋脊”上的庆典——“望果节”,大饱眼福,也大开了眼界。

藏语中,“望”意为田野,“果”意为巡游,“望果”即“巡游田野”。8月上旬的一天,晴空万里,艳阳朗照,和风温煦。我们来到白定乡。群众身着盛装带上佳肴,背来青稞酒、甜茶、酥油茶,纷纷向一片翠绿色的草坪汇集。

早上9时许,乡亲们来得差不多了,只见一队披着红袈裟的喇嘛手举佛像,身背经书,拿着经幡,在金灿灿的麦地间缓缓转悠,口中念着整齐有致的祈祷词,洪亮悠扬,传向远方,他们真诚地求佛祖保佑农业丰收。

相传,西藏农区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望果节,始于公元一、二世纪布德贡杰赞普时期,当时,山南雅砻地区开始播种,修渠灌田,发展农业。为求丰收,苯教徒们在收割之前,绕田地而转,后来逐步演变成群众性的内容丰富的祈福和娱乐性节日。

过望果节的时间在西藏不统一,根据各地庄稼成熟的情况由寺庙喇嘛择吉日而定。在群众集中的地方,中间插着青稞穗,树枝上缠绕着豌豆苗,旁边堆起一座精致的别具一格的煨桑台,点燃桑烟,红火亮堂,但很快又被群众捣腾得半燃半灭,烟雾团团,袅袅娜娜,升上天空,法号长鸣,鼓乐声声,好不热闹。

这时,望果节正式开始了。

每家每户都要参加一个转田的人,据说如果某一家无人参加转田,要么会有灾难降临,要么来年粮食会歉收,影响一家人一年的生活。所以,转田时,农家是不会缺席的。

转田的人整齐地排成一圈,大家都听从骑在马上的那位喇嘛的指挥。骑在马上的喇嘛神气十足,颇有几分将士风度,他左手捧香壶,右手端着青稞酒杯,口中念念有词,虔诚地将青稞酒泼向天空,其寓意是把第一杯酒敬献给天神,以求神灵赐福于人间。

敬完天神后,五名头戴钢盔、盔上插小旗和羽毛的武士,手持火枪、刀、唢呐和小号,随着沉雄威武的法号声,翩翩起舞,他们的呐喊声震耳欲聋,这叫“跳神”。

人们随着武士的呐喊绕场三周,接着,武士连放三枪,人们开始随法师转田。法师高举五彩箭翎,后边跟着僧人,再后边是农民组成的乐队和携带佛像的骑马的男子汉,老百姓尾随其后。我和索穷也走在其中,跟着群众去转田。

一位男人提着两只装有糌粑的口袋,纯白色,这是为了取悦于神灵,求神灵不要下冰雹、发洪水、闹天旱、布虫灾。有的人手举青稞穗,有的人拿着小经幡,有的人带着洁白的哈达,各式各样,目不暇接。在我面前走着三位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打扮成英雄男人,潇洒大方,威严英武,颇有豪情壮志,气势不凡。后边的人有节奏地敲打着一鼓一钹,以调整转田人的步伐,活跃望果节的气氛。

我们按顺时针方向巡游,到村口或路口就停下来,接受群众的呐喊助威。煨桑的人向转田的人们敬青稞酒和酥油茶。我不会喝酒,便以茶代酒,一饮而尽。走在最前边的法师下了马,诵经祝福.预祝丰收。

上午就这样在转游中度过了。下午,人们在自家地里拔三穗青稞或小麦,供在自己家的神龛上,表示转田已有效果,谷物麦子定可全部收回家中,然后,人们在空旷的地里汇集野餐,互相敬酒敬茶敬烟,烟有西藏的土特产“鼻烟”,一种用鼻子直接吸进人体的烟,还有“红梅”、“红塔山”、“红山茶”等香烟。午餐后,举行了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大家玩得格外开心。

傍晚时分,沉雄的法号再一次响起来,鼓钹齐鸣,法师率众,按顺时针方向再次绕场三周,沿着特定的路线行走,这叫“转羊肠子”,再按“之”字形来回转动,祝福五畜兴旺,寺院发达。

晚上,篝火燃起,人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把糌粑撒向天空,豪兴未尽,直至深夜。

望果节过三至五天,过完这个节日,人们便投入到紧张的秋收之中……

珞巴新生活

我们来到珞巴族聚居的墨脱县卡布村,平缓开阔的山地上,小溪潺潺,山泉涓涓,瓜藤上架,花蕾正艳,林深叶茂,夕阳初染,万物兴旺,人开笑颜。村里矗立着人字形木楼,竹木结构,分为三层,下层放柴火圈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堆放辣椒、工具等杂物。屋顶用竹席铺搭.或用草、稻秸、棕叶覆盖。墙壁地板用竹席或小竹、竹片、木板编排。竹子剖开做成的引水槽,架在空中,输送泉水。孩童在沟槽下嬉闹,妇女花枝招展,裙裾摇曳,在水槽下的水池里打水。木楼前有木棚,栏圈里有奶牛、猪仔、羊等家畜。这里是多彩的世界,这里是“世外桃源”。

珞巴族来源于藏族对居住在西藏珞渝地区的人的一种习惯性称呼,意为“南方人”。在墨脱东南部的仰桑河两岸,居住着珞巴的达额木部落,此外,还有希蒙、巴达姆、坚波、博嘎尔、博日、棱波、民荣、米鸟等二十多个部落。墨脱、米林、察隅境内的珞巴族分为东贡、达昂、当布、亚让、龙工、米仁、格林等十余个支系。峡谷地带的珞巴人相传是从浪错湖上的岩洞里出来的,他们出来时,一个老人因舍不得岩洞,便用葫芦瓢舀了一瓢水,途中不慎摔了一跤,将水泼到地上,形成浪错湖……老人的子孙就是后来的米古巴人。

为拜访米穷,我们上了木梯,只见门口有一个用桤木刻的男性生殖器,一米多长,碗口粗,龟头涂有红色。进屋后,又见到一个类似的刻物。珞巴人崇拜男性生殖器,据说它可避邪,还表示人丁兴旺。

米穷虽50多岁了,但显得很年轻,他口噙竹烟斗,牙齿微黄,脸上多皱,眉毛浓黑,上穿白布衬衣,下穿花短裤,赤脚,脚茧厚实。他让我们入座后,自己坐在楼门正对面的右边,这是男主人席,左边是女主人席,坐着女主人,左侧是陪客席,坐着村干部旺杰。米穷给我们烤老鼠吃。他用一截竹子从老鼠屁股里穿进去,放在文火上烤,一会儿用嘴吹两口,再烤,烤得黑黢黢的,长尾巴一圈圈卷起,他用刀子刮掉毛灰,洗净,将老鼠肚内的东西掏出来扔到楼下,把老鼠剁成小块,放上辣椒和盐,热情地对我们说:“请你们尝尝吧。”

我们用手撕吃着老鼠肉,味道绝美。米穷高兴地说:“老鼠肉还有两种吃法,一是在火上烧烤,毛烧光后连内脏一起切碎,加上盐巴、辣椒煮熟吃;再是连毛一起切成段,放进竹筒,在火上烤,什么时候来了贵客,什么时候打开竹筒请客人食用,吃的时候把带毛的皮撕去。”

吃完鼠肉,米穷拿出黄酒来请我们喝。珞巴族的酒分两种,一是黄酒,一是白酒。黄酒用玉米、鸡爪谷、达谢等煮好拌酒曲,装在大葫芦内封酿.酿成后放在漏斗形的竹筐或竹筒内加水滤出即可饮用。酿好的黄酒经过蒸馏就可制成白酒。珞巴人喜欢以自酿的鸡爪谷酒待客,以示敬意。女主人跪在地上,端着黄酒,在为我们添酒前,她倒一点在手心里,自己先喝,以示酒没下毒,我们喝一口,她添一次,酒碗始终是满的。

女主人接着又端上大米和玉米渣做成的米饭,还有瓜菜、烤肉、辣椒等,按珞巴风俗,饭菜由她按人头分成相等的几份,放在半边竹筒里。我们学着主人的样子,用手抓吃,别有情趣。

晚上,围着火塘,米穷给我们讲述珞巴传说。我们问到珞巴人的宗教信仰,米穷说“我们信仰万物有灵,山有灵,树有灵,水有灵,植物有灵,动物也有灵。”村干部旺杰说:“珞巴人上山打猎。回来平均分配。每人一份。珞巴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和万物有灵有关,牲灵、神灵、鬼魂、妖魔等统称为‘吾勇,吾勇种类繁多,无所不在。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岩洞溪涧、古树怪石、泥石山川,都是吾勇隐居之地;山上植物,林间动物,都由吾勇管辖。

“因此,人们外出须杀牲祭神。如进山狩猎,从离家到返回要进行七次祭祀仪式。人们崇拜风、雨、雷、电、冰雹等自然现象。祭祀大地和森林,是珞巴人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凡砍伐、翻土、播种、除草、收割、开仓……都要择吉日杀牲祭祀。在砍树或开荒后,出现生病、死亡等不幸之事,认为是树神作祟,须终止开垦,请巫师杀牲消解。珞巴人信仰的图腾有太阳、月亮等等,多达30余种。珞巴人不猎虎,视虎为自己的祖先。”

珞巴人相信包罗万象的宇宙皆受鬼神支配,在他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动辄请巫师探神问鬼。巫师有卜卦师“米刘”和祭神跳鬼师“纽布”两种。“米刘”杀鸡取肝,从肝呈现的颜色、精细、明暗、凹凸、平陷、圆扁及纹络的曲直、折向等征象,判定吉凶、贫富、离合、寿缘、旺败、丰歉、触犯何种鬼神、所需何种祭品。“纽布”除具有“米刘”的职能外,还以祭神跳鬼的祷词、咒经、模拟动作、占卜等方式,为人祛危求安。巫师将一根羊毛和三粒串珠施以巫术后戴在病人脖子上,就可以把灵魂稳住,免遭鬼怪引诱和勾走。凡家人被杀或杀害了他人,甚至无意猎杀了图腾动物虎、豹、蛇、野牛、水獭等,都要举行送魂仪式,通过驱赶或模拟巫术,家人方能平安。珞巴妇女禁吃鸡肉和酿酒的粮食。婴儿从出生到肚脐带脱落期间,禁止丈夫外出劳动。妻子怀孕3个月后,禁止丈夫参加捆绑尸体和猪牛等活动,禁忌杀牲……

珞巴人除了买卖婚姻和包办婚姻外,还有试婚,认为父系血缘不能婚配,姨表不能婚配。试婚比较自由,一个小伙子到了十七八岁就自己出去找情人,很少有不发生性关系的,然后由男方家长去女方家提亲,得到同意后,男方去女家住3年,白天为女家劳动,可以同居。3年后,如果双方愿意就结婚,谁要是不愿意就赔对方一些东西。

珞巴人除了土葬外,还有树葬。树葬是把尸体放在死者生前用过的藤筐里,挂在村头树上,上面搭草棚遮雨防晒。人死了,尸体变成虫子,灵魂去了“极乐世界”,尸体用白布包裹,不能用带毛的东西包裹,因为毛是牲畜身上长的,如果用带毛的东西包死者,他来世会变成牛马。

珞巴人刀耕火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在西部大开发中,他们正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使自己的民族更加辉煌.更加兴旺。

猜你喜欢

八廓街
繁华的八廓街
浅谈话剧《八廓街北院》人物设定
从《不准出生的人》到《八廓街北院》——浅谈两剧的创作特色与西藏本土话剧的创作生态
新编现实题材话剧《八廓街北院》再度亮相
八廓街即景
八廓街,人文之街
八廓街,历史之街
八廓街,节日之街
拉萨市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研究
拉萨市旅游文化街区演化路径及其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