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高石溪
2004-04-29周楚芳
周楚芳
我总觉得在草木凋零的时节看磐安山水并不是最佳的,更何况是这名不见经传的高石溪。
去高石溪那天,寒气四袭,冬日的景象在灰蒙蒙的雾里显得越来越浓了。车子慢慢地向河谷底部驶去,不久就在一座小桥边停了下来。让我们眼睛一亮的是高石溪村。几乎所有的人都为这古朴的山庄发出了赞叹。四五幢民房在大山脚依势而建,小青瓦,土坯墙,错落有致。村的右边有一座可爱的小山,当地人称之为“小螺蛳”。村前溪流缓缓而下,轻轻地绕过“小螺蛳”,折向另一个山谷。如今,高石溪的村民大都住进了“上山脱贫”建起的新居,可几位老人去口总也舍不得离开这里。几缕炊烟正袅袅地从土房顶上升起,一老妪站在墙边向我们笑着,几只母鸡在墙脚刨着土。真是“十里不同天”,前山畈到这里只不过四五里路,然而我们去口似乎已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了。若是当年陶翁见了眼前这一切,我想肯定又会留下来作起田园诗来了。冬日的小村是美丽的,但最美的时候应该在春天吧?在桃红柳绿的时节,高石溪村就真的是“烟村四五家”了。
雾渐渐地散开了。我站在小桥上环顾四周,原来高石溪是一个僻静的河谷,两岸青山耸立,一溪穿流,河谷顺着溪流向两边延伸,不知其穷尽。而高石溪村正好处在这“山在回头水在湾”的地方,显得山环水绕天地开阔。
高石溪原有的小路都渐渐淹没了。我们就只能以溪为路,或砍柴取道,时而在溪石上跳跃,时而在岩石上攀爬,时而在灌木丛中穿梭,最后到达了鱼井。
鱼井是像水井一样的深潭,有大、中、小三个,在高石溪的上游,当地人把那段溪称为清木溪。去鱼井的路,开始时比较平坦。两边山上森林茂密,树叶已被风霜染得色彩斑斓,山峦倒映水中,与蓝天白云辉映,构成了一副绝佳的山水画。
今年的干旱是出奇的,可这清木溪上去口依然是清流泪汨。水穿梭着,让整条溪变得灵动了。翠绿的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漂动着,看上去柔柔的,滑滑的,又绒绒的。我伸开手轻轻地触摸着水草,没有泥沙,没有任何杂质,手儿就像是在绸缎中滑行。我的心头忽然涌上一阵融入这个世界的渴望,就像叶赛宁所说的:“多厶想让我那炽热的身体去紧贴白桦袒露的胸襟。”水草的温柔在内心深处缓缓地浸润和渗透,思想也开始漫无边际地流淌。有人终于被这清澈的水感动了,捧一口,细细品尝起来。
清木溪两岸岩石壁立,许多植物都在干旱中枯死了,而一种叫九死还魂草的植物却长得青翠欲滴。有人告诉我们,目口使把九死还魂草连根拔起,晒上几个月,可它一遇到水和泥土就依然会生机勃勃。我们已不知在溪石上爬了多少时间,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天险”与“磨难”。可我们却不敢有一点点的松懈,九死还魂草的精神始终激励我们前行。
忽然,一老乡用手一指“鱼井到了,前面就是小鱼井!”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岩壁像两道弯弯地门槛环绕相扣,成一水井,中间有一缺口,清流缓缓而出。我快步走到小鱼井,爬上门槛,向潭内一瞥,心中就战战兢兢起来。潭面呈圆形,径约七八米,水色墨绿,潭四周石壁光滑,寸草不生,一根洁白的水柱从高十余米的石壁倾泻而下,注入潭中,顷刻变成墨绿。这深邃的潭面像一只怪异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又像一只阴森森的大手,正向我慢慢地伸来。老乡们大声向我喊:“危险,快下来!”我觉得自己的头发正一根根地竖起来,恐惧弥漫了全身。我连滚带爬地下了鱼井的门槛。老乡们才舒了一口气。
中鱼井离小鱼井并不远,在一座古石桥的下面,半遮半掩的,潭水清澈平缓,如同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惹人爱怜。这真是一条神奇的溪流,时而让人心惊胆颤,时而又让人如沐春风。天色渐晚,景色最奇异的大鱼井今天是到不了了。可我心中却没有一丝遗憾……
清冽的晚风吹拂着,美丽的高石溪渐渐离我们远去,可清木溪上丁冬的水声却一直回响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