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企业安全投入的制约机制
2004-04-29苏琳
苏 琳
针对近期特大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指出——
2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坚决消除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严格安全工作责任制,迅速组织开展全国安全大检查。
据悉,我国特大事故平均三天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平均一个月一起,每年因事故死亡13万余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经济》: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确保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王显政:作为综合监管部门,我们要发挥好、运用好、协调好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第一,在国家层面上,主要是制定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准入条件,对全国性安全生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通过规划布局、结构调整,强化宏观调控,督促地方政府和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第二,在地方政府层面上,主要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体制、机制和投入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企业搞好安全管理;第三,在企业层面上,主要是搞好建章立制,抓好安全的基础建设,保障安全投入,搞好职工培训,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第四,在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层面上,主要是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搞好安全生产专项监管,加强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第五,在社会层面上,主要是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
《经济》:企业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安全与生产一体化运行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安全生产的内动力主要在企业自身。该如何强化企业的安全责任主体?
王显政:任何生产安全事故都是发生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任何安全生产的措施都要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尽管近年来也涌现出一批好的先进企业,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事故隐患到处存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大量增加,给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课题,增加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难度。因此,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必须在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上下功夫,用气力。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实质就是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企业,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各类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内在积极性。督促、引导各类企业建立自我约束和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这是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长治久安的关键环节和基础保障。
《经济》:日前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按照全国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的幅度,给各省区市下达了2004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请问,为何要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
王显政:建立控制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考核和量化评价,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下达,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成了硬指标、硬任务,也使地方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变得更加明确、具体,从而促进各地将安全生产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通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和企业,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对各地安全生产工作进展情况和控制指标实施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府公告、简报等形式,每季度公布一次。对那些重特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的地区和单位,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探索和实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经济》:如何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推动企业切实解决好安全投入问题,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王显政:企业必要的安全投入,是搞好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国务院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加大事故赔偿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等相关经济政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下一步将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通过政策导向,建立促使企业加大安全投入的制约机制。要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提高企业对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标准。必须依法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保证企业达到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减少安全投入;必须依法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和设备。凡安全投入不足,工艺、设备危及安全生产的,都要限期整改。拖延整改或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予以处罚或下达停产、停业指令。
以关注生命为己任
■ 文/康守永
2002年5月,国务院的一纸调令让王显政从山西省副省长的位置上转入新的岗位:回到北京就任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检察局)局长、党组书记。迎接他的是东城和平里的那幢熟悉的办公楼。这一任命开启了王显政新的人生航程:以关注生命为己任。
那里曾经是煤炭工业部以及体制改革后的煤炭工业局的办公大楼,也是中央政府关注生命“消逝”指标——单位产量死亡率的部门。比如每产100万吨煤允许死亡3人、2人、1人以至零点几人,每一个数字的每一次减小,都意味着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再上台阶。王显政与这座大楼有着紧密联系:1995年4月走进大楼,做了3年的煤炭工业部副部长,接着当了两年的国家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现在他又回到了起点,只是身上的担子更沉重了,责任更纯粹了:专心地关注危险生产行业的生命安全。
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他在查处事故时的敏锐、深刻和不留情面。2003年5月11日,安徽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酿成80多名矿工遇难,他作为国务院指派的调查领导小组组长在现场直言不讳:“如果矿方能够严格按照管理规程操作,矿难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初步调查证明,这次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主要原因就是事发企业管理上存在重大差距。虽然井下瓦斯爆炸地点和爆炸原因还不能完全认定,但是芦岭煤矿在安全生产上存在漏洞是无疑的。
去年3月22日中午12时50分,山西省吕梁地区孝义市驿马乡孟南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2名矿工遇难。王显政在现场讲话时怒不可遏,直斥矿难背后有腐败。煤矿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三次对该矿下达停产指令,给运煤绞车套上链子,上了锁,贴上封条,但煤矿竟然撕掉封条,砸了链锁继续生产。他大声发问:“什么人敢这样置之不理,胆大妄为?业主孟兆康是很有‘背景的,当过乡长、孝义市煤炭局局长和吕梁地区能源公司经理,又到这里当矿长。另外,一个只有3万吨生产能力的小矿,竟然无偿地划拨了12平方公里的煤炭资源,是谁给他划拨的?依据什么划拨的?”
事实上,他对危险行业的生命关怀不完全是职责所为,更是情感所系。只需要看看他的履历就会理解这一点:1969年8月参加工作后来到云南后所煤矿打磨沟一号井当技术员、团支部书记、井长;1983年后任云南后所煤矿副矿长、矿长。和矿工一起摸爬滚打的日子,就是对生命严正考验的日子。矿工和煤炭产量变化相伴随的死亡指标的起伏,让他在谈到煤炭的时候,对矿工更多的是敬意和爱意。煤炭行业起家的著名作家刘庆邦采写了一篇《生命悲悯》的报告文学,以细腻而饱蘸情感的笔触记录下死难矿工及其家属的悲欢离合,王显政拿起他那惯常用的签署文件的笔,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并推举在煤炭行业来阅读。他是希望给基层的管理者们在心灵上留一份震撼,其现实价值不在有形的规章制度之下。
按他的说法,安全生产管理,科学很重要,装备很重要,但作风尤其重要。 “求真务实,安全生产应该首先具有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