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上学去
2004-04-29佩姬
佩 姬
小时候常听母亲感叹“少年欠栽培”,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的她,生活重心总放在父亲与四个孩子身上,每天就在市场与家庭中进进出出,因此自从我来到这所长青大学上班后,看到来这上课的老人,个个神采奕奕,便极力向母亲推荐来上课。母亲心动了。
因为有机会弥补小时候的遗憾,再加上父亲的鼓励,于是母亲把这份“心动”化为“行动”,终于报名上课,加入终生学习的行列。
开学前几天,我回想起上小学时,母亲为我削铅笔,买橡皮擦、铅笔盒、书包……现在应该由我为母亲打理所有的文具用品了。
文具用品买回家时,我看见母亲兴奋的表情,就像自己小时候看到母亲为我准备的全新文具时一样,兴奋、期待全写在脸上。母亲很宝贝地一一试用,小心地收入书包,等待开学的日子。
侄子看见阿嬷也有新书包新铅笔,既羡慕又好奇地问原因,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阿嬷也要读书喔!”
第一学期,母亲以尝试的心态选修了一堂“人生哲学”,一星期只有两小时的课程;这堂课由修女主讲,但上课内容未涉及宗教,天南地北地谈人生的道理,对母亲而言是既轻松又没有压力。
自从母亲上课后,下课回家总是迫不及待地分享老师所说的道理,或抱怨上课时那位“老同学”话太多,抢了老师上课的时间……就像小时候我一下课回到家,总爱向妈妈打小报告,儿时的记忆又渐渐浮现眼前。
记得小时候,母亲总很不平衡地说:“老师说的是圣旨,我说的就都是放屁!”现在母亲也体认到老师的话果真是圣旨。
至今母亲已上了三学期的课,班上举办各种联谊活动,郊游、聚餐等等,母亲都一定参加。生活圈子变大了,视野也更开阔了。
母亲之所以能够无忧无虑地上课,幕后的最大功臣首推——温馨接送情的父亲,每次上下课总准时开车接送,也因此母亲得到三学期的“全勤奖”。
母亲在六十岁时弥补了小时候失学的遗憾,所以,只要愿意,学习永不嫌慢、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