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文学”应该提倡
2004-04-29张鸿鑫
张鸿鑫
“文学、即人学”,这是伟大作家高尔基的话。此话的意思,就是文学是写人的,刻画人物的崇高形象(当然不是故意拔高,是以生活为基础)。电视剧《郭秀明》,曾经感动亿万观众。郭秀明是个农村基层干部,是个难得的人才,将他搬上屏幕,这就是“人才文学”。
郭秀明从生活中来,其事迹真实可信,他集资种树,集资建小学校,亲自参加修路等等,都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事。这不是让人深信无疑吗?
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做出成绩,让社会承认,让人民首肯。
航天员杨利伟无疑是个人才,其他的科学家、文学家……也是人才。我们在这里说的人才,是广义的,不一定是什么什么家。一个小人物、农村干部、农民、清洁工……不起眼,但他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群众满意了,这也就是人才。
邓小平同志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文中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更分不开来……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邓小平同志是从科技、教育的高度来谈论人才问题的。在《总结经验,使用人才》一文中,邓小平同志又说:“……还有一个问题,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问题,的确是人才难得……觉得是人才的,即使有某些弱点缺点,也要放手用……”
可见,邓小平同志对人才问题是十分重视的。“走人才兴国之路”,已成为当今国人的共识。我们的话题又回到《郭秀明》上来。人们说:“农村干部不好当”,的确,郭秀明这位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不顾一切,按照自己的政绩观念,将“惠家沟”的面貌改造得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满意,“黄土变成金”。这就是人才起到的作用,郭秀明是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我们的文学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既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社会主义特别关注人才,那么,我们的文学就应该提倡“人才文学”。
虚构的人物,只要虚构得真实可信,人们读了能够振奋精神,这当然也是“人才文学”。郭秀明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也好,是真实的也罢,他的事迹贴进生活,贴进人民,贴进时代,我们就算他是“人才文学”。
我们现在谈论的又是另外一个文学样式,如报告文学、人物特写、人物素描等等,以写真人真事为主,这种文学样式尤其应该提倡。
我州作家高星同志的报告文学集《播种太阳的人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写的是当代麻栗坡县一群水电人建设麻栗坡水电站的事迹,他们都是人才,不是人才,怎么能建设水电站?
在《“小太阳”点燃的心》一文中,作者写道:“每个人总有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日子。马云山永远记得“小太阳”的故事点燃他的心的情景。那是1980年2月,这个共和国的同龄人刚从云南工学院水电建设专业毕业,分配到麻栗坡县水电局水工队。中学时代的同窗前来劝他:‘马哥,你当过知青当过兵,又是党员又是大学生,父亲还是1950年就来麻栗坡的南下军人,现在县委组织部,凭你的身份和背景,都不该和什么水电打交道,叫父亲吭声气,分到党政部门,以后才好往上爬,我们也好沾光。你不好开口我们去帮你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是的,马云山是爱上电了。……马云山之所以爱电,还是因“小太阳”的故事——“文化大革命初期,时在西畴县第一中学就读高中的马云山,被选为学校到北京受毛主席检阅的第一批红卫兵。1966年10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检阅后,马云山在回来的列车上拾到一本《红旗飘飘》,这部《红旗飘飘》里的一篇文章,动人地讲述了‘小太阳这三个字来源的情节;1934年10月,毛泽东告别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时,面对依依相送的父老乡亲,情不自禁地说:革命成功了,我要给你们送个‘小太阳。毛泽东说的‘小太阳指的便是电站。革命成功后,毛泽东把他的许诺写进了1956年制订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里:凡有水力资源的地方,要积极修建小水电站,以逐步解决农村人用电的问题……”
马云山成为一个水电人才,是有其深厚的思想基础的。
在《老山脚下的夜明珠》一文中,作者说:“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座电站都有着自己的辉煌。麻栗坡水电人将每一个日子都当做事业的一环。既扣着过去,又连接着未来。他们用爱,让硝烟化作牧歌;他们用爱,让电机不停地鸣唱;他们用爱,铸造了曼棍电站的辉煌……”
这里的“水电人”便是一群建设电站的人才,有了这批人才,麻栗坡县的夜晚,才光芒四射。
在《后语》中,作者还说:“……六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马云山和邱方矩;六年后,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孙传达和王世才。更意外的是,当我写这本小书时,麻栗坡水电业的第三代人,大的七十古稀,小的四十不惑,重聚头为麻栗坡的水电业打滚,而且又和他们奇迹般地相会了。什么叫奇迹?奇迹就是一连串的偶然……”
这个“奇迹”,奇就奇在作家对人才的关爱,而人才也需要作家的理解。这样,二者合一,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偶然”见面,或者经常见面,也都是很自然的事了。
文山州这块土地,藏龙卧虎,各行各业,人才辈出。我们的作家应该去发现,应该用自己的那支妙笔去描绘、去表现,让我们的“人才文学”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