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文化:“击筑而歌”舞翩跹
2004-04-29龙符
龙 符
鼓声是奋进的号角,
鼓声是不屈的灵魂,
鼓声是澎湃的激情,
鼓声是欢乐团结和胜利的象征。
——题记
作为2002年云南省新剧目展演的参演作品,大型风俗乐舞《七乡鼓韵》,是一台集文山州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粹之大成,而编织出的“鼓文化”经典歌舞的美丽花环。该场节目,是文山州民族歌舞团继《七乡风采》、《敲响铜鼓》之后,向观众奉献的又一艺术精品和“鼓文化”力作,仿佛让人们品尝一桌色、香、味齐全、风味独特,美味可口的“特色菜”,犹如一场“民族文化大餐”的歌舞乐艺术盛宴。观赏品味,咀嚼大型风俗乐舞《七乡鼓韵》,犹如神游一次七乡浓郁风情的民俗艺术文化之旅,其壮美瑰丽、古朴悠远、神奇浓烈的色彩氛围,美不胜收。琳琅满目,洋洋大观的“鼓文化”、“乐文化”、“歌文化”与“舞文化”,让人赞不绝口,心驰神往,让人不得不从这幅绚烂多彩的壮锦中,从歌舞乐的铿锵激越的历史合唱中,去感悟这张艺术画卷上花的芬芳、美的琼浆,去品味酒的陶醉、鼓的鸣响、爱的力量,以及歌、舞、乐的纯香……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七乡鼓韵》中“鼓文化”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意蕴。
在中国南方地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中,鼓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制作材料而论,南方民族使用的鼓,大致可分为石鼓、陶鼓(或称土鼓、瓦鼓)、木鼓及铜鼓四大类。其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形制之丰富,犹如遍布绵绣河山的烂漫山花,争奇斗妍。
鼓,是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非常钟爱的一种乐器。远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会说话唱歌的同时,就开始用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了。到汉朝,不仅有大小、形状、质地、装饰不同的鼓,而且民间出现了最早的鼓舞乐。在民间有“一鸣相依,一鼓相随”的俗语。“木鼓一响,脚板发痒”的民谚,说明了人们对鼓乐的喜爱程度。
《七乡鼓韵》中,整场演出分“乐、歌、舞”三个篇章,三篇都与鼓有关。在各式各样新奇罕见的鼓中,闻名遐迩的开化铜鼓又特别突出。作为荟萃鼓文化精品的《七乡鼓韵》,与版块组合《七乡风采》,舞蹈诗《敲响铜鼓》截然不同。不论是铜鼓、木鼓、皮鼓、鱼鼓等等,堪称鼓乐器的“博览会”和“大观园”。
全场的“点睛之笔”和“神来之笔”是舞台背景中博大精深,积淀深厚的开化铜鼓。这面铜鼓中的精品,鼓面有“太阳纹饰”,鼓身有“羽人舞”,图案别致,造型生动。鼓面上的图像,形象生动,姿态秀美,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珍贵青铜艺术画卷,鼓身上的壮族舞蹈,内涵深厚,神态感人,舞姿优美,体现出铜鼓文化的精华!
一、乐篇:土风古韵?摇如临其境
在一阵悠远鼓声的伴奏下,紫红色的帷幕徐徐拉开,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幅鼓声振奋、热烈奔放的壮观图景。舞台正中央,绘有开化铜鼓鼓面精美纹饰的布景,鼓面中心的太阳纹,光芒四射,光照环宇。
那尊青铜铸造的开化铜鼓,有岁月的沧桑锈蚀与历史磨砺的霉斑,古老、神圣和庄严。那“龙舟竞渡”的羽人,那干栏旁的祭祀,那山中狩猎的剽牛,那先民劳动耕作的图景,一一再现舞台,让观众如临其境。悠悠鼓韵,阵阵鼓声,回荡天际。百越文化的鼓,壮文化、苗文化、彝文化、瑶文化的鼓,此起彼伏,铿锵悦耳。不论是铜鼓、芒锣、牛骨胡、葫芦笙,或者竹鼓、牛皮鼓、土洞箫、巴乌、口弦、甚至竹竿、刷把、簸箕、竹夹等劳动与生活用具,也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赋古老以生机。见所未见的众鼓争鸣,表达出人们对“鼓”的崇拜与敬佩,也再现古代部族战争的情景与兄弟民族所独有的精神风貌。由17种各少数民族从长期生产生活中孕育形成的独特民族乐器的合奏,穿越时空的回响,土风遗存,传承时代精神的美学意蕴。一声比一声激越铿锵的鼓声鼓韵,敲响鼓面,震撼人心。
金属鼓——铜鼓的金石之声飞扬,阵阵撞击观众的心灵,令人心情激荡、精神振奋与无限向往。“狂、野、荡”的韵律,奔放、热烈、神奇。整个乐篇,是一首沉重悠远低沉的历史回声,唤醒复苏人们对往昔光荣与梦想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引起观众无尽遐思……
二、歌篇:以歌传情?摇如饮琼浆
关于歌,古书有载:“昔葛天氏之乐,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如果说,言为心声的话,那么,歌为情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在不同的场景,他们都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该篇通过《婚嫁歌》、《摇篮曲》、《耕牛调》、《火塘谣》四个部分与版块,展示壮、苗、彝、瑶各族同胞的风情民俗,充满生活情趣,散发泥土气息,体现生活滋味,撒满稻花芳香,韵味纯正的歌声,让观众如饮琼浆。
古老的大榕树下,层层梯田,体现壮族“那文化”的博大精深。“柳柳喂”壮族民歌典型的衬词与唱腔,贯穿始终。这是壮族《婚嫁篇》的开场。编导者巧妙地将壮族侬、沙、土三个支系的民族服饰、唱腔、情歌融在一起,别出心裁,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艺术”。榕树,被称为“龙树”,是七乡的吉祥物与守护神。在这片红土高原的热土上,祖祖辈辈栖息在此的兄弟民族,上演了一出与天抗争、与地搏斗的“人与自然”的劳动交响曲。歌篇中,壮家的《婚嫁歌》,展示壮族勒少勒包(壮语:伙子、姑娘)在“对歌串寨”、“月下恋曲”中的相识相恋以及娶亲婚嫁的爱情、婚姻、家庭故事。用艺术化的表现,“浓缩人生精华,讲述百姓生活”,令人倍感新奇与神秘。瑶族《耕牛调》轻缓悠扬,舒展婉转;苗族的《摇篮曲》,甜美清脆,深情温柔;彝族的《火塘谣》热烈奔放,欢快振奋……在这幅各民族生活风俗的清新靓丽的画卷上,在这个各民族劳动生产的艺术长廊中,壮家的“渔鼓舞”,更是美不胜收。壮乡“水文化”背景下,手持渔鼓的壮家少女,跳起欢乐的“捞虾调”,捞鱼捕虾,拟人化的表演与明媚春光的意境,嬉戏逗闹,一派欢腾,处处生机勃勃。壮语唱腔与说白,增添了壮家风味,尤其是壮家女在倒置的渔鼓上,虚拟化的轻舟荡漾,更是“诗情画意”扑面而来!
苗家《耕牛调》中,浸染“农耕文化”与“牛崇拜”:“犁一山,种一坡;栽一坡,收满箩;”“转花伞”和“跳花裙”,引出一群色彩斑斓,花裙绚丽的“咪彩”(苗语:姑娘)与粗犷刚劲的男子群舞。苗家悠扬的旋律,悦耳的歌声,清亮的嗓音,宛如百灵鸟般的歌唱,令人赏心悦目。头戴牛角包帕的壮家敬酒,还有苗家、彝家的酒歌,一碗酒在手,欢乐天天有。“酒文化”的醇香,是各民族欢乐的象征与幸福的缩影。春光剔透,秋色融融,春种秋收,洋溢着各兄弟民族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豪迈气概!
三、舞篇:原汁原味?摇如沐春风
“击筑而歌,击鼓而舞”是居住在文山的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历史传承。在舞篇中,通过壮家的“渔鼓舞”,苗家的“梆鼓舞”,彝家的“琴鼓舞”,瑶家的“梆鼓舞”,傣家的“帽鼓舞”等五个舞蹈形态,紧扣“鼓文化”这一主题,分别展示壮、苗、彝、瑶、傣等五个少数民族的不同生活场景。从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风俗舞蹈中,让观众感受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性格特征,感悟各民族世代相传的勤劳勇敢、智慧纯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苗家的“梆鼓舞”,纯朴地道的苗家女,以整齐的队列造型与旋律多彩的变换,展示大山深处苗家人的勤劳朴实。苗族的双人舞,情境交触,拨动观众心灵的琴弦。瑶族“梆鼓舞”,服饰独特。舞台上的瑶族服饰是瑶族各支系的综合。头饰是蓝靛瑶,衣裙则是板头瑶。瑶舞的肢体语言与律动传递,其造型使人感到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令人耳目一新。彝族“琴鼓舞”,具有阳刚之美。婚恋主题,妙趣横生;情爱表达,令人陶醉。
“壮乡山水入画来,歌海无处不飞花。”湖畔河滨的壮家渔女,柔情似水;跳起优美欢快的壮家“渔鼓舞”,美景如诗如画。流水潺潺,“鱼王子”精彩的“翻滚”,渔家女的嬉戏,碧水波光中的“鱼戏莲叶中”,仿佛“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境界。
而傣族的《帽鼓舞》,则是一股阴柔之美气息吹来。那头饰,分明是竹楼缅寺。那一字排开的盛装傣家女,正是一群“妙龄舞娘”。一招一式、一投足、一举手、一颦眉,眉目传情,让人流连忘返,令人如痴如醉!
在全剧的尾声部分,展现的是辉煌的“鼓文化”。精彩乐章。太阳纹、舟船纹,羽人纹作巨大的背景,铮亮的开化铜鼓造型,灿烂壮丽。各民族舞蹈的“杂揉”与“混合”,色彩斑斓。最后将各族歌舞汇聚一堂,异彩纷呈,表现出边疆各族人民团结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从而将晚会推向高潮。整台晚会,刻意营造与追求一种古朴、悠远、神奇、热烈的氛围,使观众在别开生面的艺术欣赏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与凝聚力。
总之,《七乡鼓韵》以“七乡鼓文化”为主题,以鼓乐歌舞为贯穿整台演出的灵魂与主线。融汇各个民族风俗的节日为“乐、歌、舞”三篇,又分别以这三个内容为各大主题,大展艺术风采,又相互关连呼应,首尾照应。既独自成章,又融为一体。
如果说:乐篇是全剧的开场曲,歌篇就是进行曲,而舞篇则是狂欢曲。乐篇用“祭、斗、欢”三个乐段的演奏,用奇特的音响,表现古代部族战争的壮观场面;歌篇则用四组歌曲,展示壮、苗、彝、瑶四个少数民族风格民歌;舞篇则展示壮、苗、彝、瑶、傣五个民族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示出文山这块边陲宝地上丰饶厚重的文化积淀与一枝独秀的艺术风采。
就我州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而言,自古以来,形成“壮族傣族住水头,苗族瑶族住山头,回族汉族住街头”的历史分布格局。如果说,《七乡鼓韵》是“鼓文化”的大作,那么,剧中的“乐文化”、“舞文化”、“歌文化”就是文山州各少数民族生活情调,生产习俗,民族风俗的大展示。在艺术与审美情趣上,《七乡鼓韵》注重观赏性、趣味性、形象性的较好结合,形成各具特色,光彩照人的民族风情系列舞蹈,连贯持续地让观众“入戏”、“入味”、“入境”。从受众与传媒的角度上说,“看戏的是傻子”,“演戏的是疯子”,实际上是“共鸣”与“知音”的交流,观众与演员的欣赏与审美,融会贯通。全剧中,演员们用肢体语言与舞蹈语汇,歌、舞、乐表达各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可贵之处在于,坚持原创性、民族性、原汁原味、土得掉渣的本土性,运用纪实、写意、象征等多种艺术手法,从而形成富于节奏、韵律、内涵和美感的表演形式,将各民族朴素真挚的民族情感,细腻生动的“凸现”与“物化”,而又淋漓尽致地“放大”与“强化”。
风俗乐舞《七乡鼓韵》的美中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首先是结尾处,“高潮戏”的“败笔”,有点欧化的“女神像”,实属流于“媚俗”。如改为“羽人像”或“三七姑娘”、或“太阳纹”象征崇拜,虚化实景处理,,也许会更好。其次,舞台背景太过于实,美感不足,尤其是那些“山水景物”,抽象性差。第三,舞、乐、歌,因其民族性强,而缺乏字幕解说,让观众理解剧情产生隔膜;第四,也是最“致命”处,就是布景简陋、粗糙。目前,中央电视台电视舞蹈栏目《舞蹈世界》,内景灯光,尤其是舞台立体化、摄影棚化、电影实景化趋势大行其道。移动舞台,层次分明,让观众赏心悦目,值得学习、借鉴与效仿。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对《七乡鼓韵》的大获成功,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