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薇与四重奏

2004-04-29

现代妇女 2004年5期
关键词:学院派四重奏小资

本期探员/布陀三四:自由人。上过大学。现在各地流窜。写各种文字,公文除外;参与各种娱乐,卡拉OK除外;倡导泛文化,主张非学院式观察,有小说戏剧作品若干。

如果我没记错,丁姑娘本是攻二胡的,所以我猜想,丁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这样度过的:好好学习文化,星期天背着二胡去少年宫,甚至她还练习过书法,因为她的字的确写得不错。没有理由反对什么,她是一个乖女孩,如今年龄大了,脾气也没见长,2004年,她和中国小资在一起。

2001年,丁姑娘是学院派。说起学院派的一些女子,我纷纷想起肖楠、姜昕、叶蓓她们。实践证明,在中国,走进去的人最终是要走出来的,精英小众最终要和人民大众一起玩的,况小女子乎?2002年,也就是我想当小资终不成的那一年,十二个还没毕业的音乐学院美女被精明的民族音乐商打造成十二乐坊。女子十二乐坊像是在唐朝,这次肯定够中国了。北京音乐台连续轰鸣了两三周,弄得我差点听完了她们的所有作品,空虚啊,相当适合电台作背景音乐。学院派有两大优点:一、音乐功底扎实,就像“演戏还是中戏的好”;二、讲究。讲究也是好事,尽管现在的艺术家一般都很听制作人的话。

中国大约有一批青年,据说心碎了不说,连灵魂都碎了,就是找不到表达方式。但是,但是这样的事一般是发生在青春期,这就是汪峰为什么最初“经过这座批发和生产的城市,经过城东路旁天使般的少女——经过无数次高潮后痛彻心肺的莫名伤感”而如今这样云云。按大众的看法是:那些年混得不清楚。大众的看法有时是很有道理的。

除过戏剧电影学院的妹妹们,中国艺术院校的文艺青年大约都混得费劲,用制作商的话说,他们还是想要性格。在演艺童星猖獗的年代,如今的丁薇也算得大龄了,但幸好,三年好转,2004年,她和中国小资在一起。

尽管大多个性女声实际上听起来差不多,但是丁薇的歌还是很好听的。对于这篇文章而言,这句话很可笑,但是我最想说的,凭直觉。丁姑娘总在歌里用许多元素,这的确是学院派的癖好,但幸亏,估计她还能做主。听听她的《冬天来了》,开始你可能甚至觉得有些滑稽,但建议你继续往下听,这首颇像大电影主题音乐的曲子竟然能感动你,像我这样已二十七岁的感情麻木的老男人。这真是奇妙啊,“冬天来了,觉得凉了,水不流了,你也走了,音乐响了,让我哭了,心已丢了,还会痛吗?”我得承认,是这别扭的配曲方式在起作用。而《女孩与四重奏》及《茶和咖啡》让丁薇的年龄减速,朝相反方向倒退,啊,她还是那个热爱恋爱的小女孩。尽管,你听,这是节奏明快的旋律呵。就丁薇的上张专辑而言,你不得不承认,她的提琴用得很好,当然,那个还没什么大众名气的张浅潜也善用提琴,和她的人声弄在一起,真在一起了。

2004年新年伊始,丁薇新专辑《亲爱的丁薇》上市。有人说有用电声、英式摇滚、布鲁斯、佛朗明哥的吉他、古典音乐的架构,我听出来了,她还曾用过七八十年代的喇叭呢,制造时光恍惚的那种,好听就行,反正我是个外行。好不容易听完了《亲爱的丁薇》,我惊呼,天哪,这是那种特别在高档酒吧咖啡吧里放的那种啊!男女小资们会想起过去,想起初恋,想起大学时代,想起一月前在大街上碰见的那个曾经在一起的女孩如今多么沧桑啊!啊,我的心多么伤感啊丁姑娘,这是最恰当的表达方式,用音乐,而不是诗。如《旋涡》、《纯真年代》、《慌城》还是好听。不知怎地,我想起于江楹,中央音乐学院的,在小话剧里唱诗,单身带着孩子,还在迎着风向前。

猜你喜欢

学院派四重奏小资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室内乐小品两首
小资如何老去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大众 何以变成“学院派”
淅沥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
小资情怀
学院派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