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lei想要的世界
2004-04-29
北京少女作家春树2月2日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时代》将春树与韩寒、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并列为“80后”代表,与美国60年代“垮掉一代”相提并论,以“linglei”来称呼他们。《时代》还援引春树的话为这一代人做总结:“我们期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最初,我们认为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机会了,但后来我意识到另类需要成长并融入社会。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必须消除我们粗糙的棱角,变成另一种场合的人。”
江有汜:早在《非常日记》出版以前,徐老师就一直关注着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并亲身见证了80年代以来大学生们的心路历程,《生于1980》更是首次以小说的方式讲述“80后”的生活。张目出生在1979年,在生活方式上更准确地应列入“80后”人群,而你的小说也正式讲述了这样一代人的刚刚开始就备受关注的生活。“80后”人群要么是还在上大学,要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还有些甚至没有固定职业,他们的生活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只是一个开始,如此郑重其事地关注这一代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徐兆寿: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50年代到80年代是一个以政治生活为中心的时代,90年代是经济生活,而90年代末才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以文化和人本位为中心的生活时代,“80后”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是这样一个社会生活中心转变的主导力量,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自然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张目:“80后”不代表什么,只是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一种自己选择的快乐。
江有汜:有人认为“80后”的提法荒唐,“80后”只是一个时间刻度,只不过这群人正处在青春期,准确地说是一种青春现象,一群“流淌着一种令人恐怖的血液”的青少年,“青春充满着残酷的挣扎”。
徐兆寿:“80后”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社会现象,不光是青春期的因素,更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就像美国的“垮掉一代”是在二战后提倡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背景下生活一样,我国的“80后”是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一代,他们是计划生育下的一代,是独生子女为中心的一代,又成长在一个相对独立但又是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环境中。他们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前几代人的家庭环境。他们不仅仅现在是独生子女,而且一生都将是“独生子女”。我的很多学生给我讲,他们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我们前几代人就不同,因为有兄弟姐妹,所以我们对朋友也总是很信任,即使没有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还有一个最低线,也就是说,哪怕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敌人,但我们的兄弟姐妹不会与我们为敌。这是我们对世界的信任。这是我们前几代人与“80后”一代在情感上的大不同。
张目:我不喜欢“恐怖的血液”这种描述,我是独生子女,但我并不觉得独生子女有多么软弱或另类。实际上,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的依靠,更不可能和父母做完全的交流,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懂得竞争,懂得无论是考学、工作还是生活你都必须靠自己,任何人都帮不了你。所以,“80后”身上更多的是自立,但也并存着自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自我。另一方面,全国范围内的人才流动让很多孩子选择了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学习、工作、生活。记得我刚来兰州的时候,连一条街的名字都不知道,出去采访的时候只好打车,后来买了自行车,一边走一边查地图册找地方。一个朋友也没有,只有晚上在网上才有生活空间。但是对远方的父母,我们却是报喜不抱忧。所有的痛苦、迷茫和成长都由自己承受过来,但没有人抱怨这是“残酷的挣扎”。我们总是听到父母埋怨孩子的穿戴不对,选择的职业不好,可从来没有听到孩子指责父母,说你们不该听“红太阳”、不能吃“大葱蘸酱”……相对来说我们这代人更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对体现个性、非主流的人和事也更为宽容。
徐兆寿:如果说有“残酷的挣扎”,也是社会的责任,就像春树所言的,他们追求和父辈们的平等,追求自由的生活。我不完全同意张目所说的“80后”没有指责父母们的生活方式,我的孩子才三岁就常常说我这里不对那里不是,他是用我指责他的方式在指责我,这样的指责本质上是父母生活方式的外延,没有反映“80后”的真实心态。
江有汜:华东师大的一位副教授这样评述“80后”写作,他说“问题在于如何摆脱消费主义(杂志、书商的炒作)和自我抒写的局限”,“抛开骨子里的自恋”。你们怎么看“80后”写手的出书热?
张目:书写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的自由,作为我个人来说,不会太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世界如此大,有喜欢你的人,就会有不喜欢你的人。而“80后”也不是用一句话能简单评价的,某些评价的立场是否正确本身就值得探讨。怎么评价是读者的自由,怎么创作则是作者的方式。就拿春树的作品来说,我读的时候发现在某些篇章里她显示出一些可贵的灵气,但整本书读下来,就觉得基本功欠缺,漏洞很多,这也是这群人创作的普遍现象,当然,韩寒除外,他的东西有很浓的学究气。而郭敬明就更谈不上“自我抒写的局限”了,他的文笔和文风可以在两部作品中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所以,你可以单独批评这些年轻作者的生活和创作的态度,但不应该批评写作这样一种共同的选择。
徐兆寿:首先我一向反感某某教授之类的发言。首先,这些人总是站在自己生活的视角上来批评,而这个视角本身可能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以三维视角来看待他们,一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视角上,二是要站在“80后”他们的视角上,这一点尤其重要,三是站在较为公正的价值观的立场上,也就是第三者的视角上。其次,关于“80后”的创作,我们需要冷静思考,不需要考虑他们去推动什么,所以也无需做什么“引导”,因为他们常常不在乎我们的“引导”,让生活本身来批评他们吧。
江有汜:还有人说“80后”是“早出名,早赚钱”,现实也好像就是如此,这几年“80后”们出尽了风头。
徐兆寿:不光是“80后”们想出名,哪一代人都一样,张爱玲不是早就说过“出名越早越好”嘛!只是“80后”的机会好,社会给予的出名和赚钱的机会多,他们赶上了。
张目:其实“80后”们也是社会压力很大的一代,早出名,早赚钱也是为了给他们自己创造一个更自由生存的环境,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江有汜:可在我身边还有另一种情况,一些家庭较为富裕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也不急于找工作,而是随便找份活,随意干干,不想干的时候就安心用父母的钱生活。
张目:当然,如果父母有钱养活你,再挣钱也没多大意义,工作只是他们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一种尝试。
徐兆寿:俗话说,三代出一个贵族,“80后”的身上具备这样的贵族情结。当物质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当然会选择自由的生活,可能会更多地去追求精神生活。
江有汜:我们似乎处在一个逻辑矛盾之中,“80后”追求自我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和讨论本身就存在冲突,所以我想,我们的讨论也到此为止,我们会更关注“80后”真实的内心,创造一个更有利于他们实现自由(也许这样的自由有可能来自孤独)生活的外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