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怀特海: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2004-04-29费劳德王治河杨富斌
求是学刊 2004年6期
费劳德 王治河 杨富斌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与怀特海的理论契合,揭示了以强调动态的变化、和谐的关系、整体思维和对人类社会的前进性发展抱有深刻的乐观态度为特征的马克思的社会哲学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对创造性地解决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难题所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提出中国应走一条整合式的发展道路。关键词:马克思;怀特海;过程哲学
作者简介:费劳德(RonaldP.Phipps),男,美中友好协会西雅图分会前主席,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顾问,美国中国物品公司总裁。2001年应《求是学刊》之邀访问黑龙江大学,论文《怀特海过程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主要从事怀特海哲学和过程哲学研究。
译者简介:王治河(1960—),男,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中国过程研究》杂志主编,主要从事西方后现代主义和过程哲学研究。杨富斌(1958—),哲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网络社会与文化、现代西方哲学和法理学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B7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4)06—0012—08收稿日期:200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