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融洽 企业兴旺
2004-04-29周玉英
周玉英
我们天津中环计算机公司党政关系融洽,从客观上讲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经理年轻、观念新、开明,愿意接受党组织的保证和监督,并能给党的工作提供充分的舞台;二是我们公司内的下属企业比较多,而且企业多种形式、多种成分,许多工作需要公司协调、管理、调控,同时,企业改革需要不断地探索创新,任务很重。经理要考虑公司整体的发展,把一部分人事管理、经营管理的工作交给我,这就给党政配合、工作融合提供了空间。
从主观上讲,我个人认为,要处理好党政之间的关系,党委书记要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合作;补台不拆台,协调多揽过;到位不越位,名利看淡泊”。
一是要有换位意识。我们当企业书记的都有同感,现在的书记不好干。以经济工作为中心,那么,我们党的工作就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换个角度想,经理抓经济工作更难。虽然说他们是企业的经营者,但在重大问题上他们不能直接决策,要上党委会讨论,同时行政工作还要接受群众监督,实行厂务公开,一旦决策出现问题还要经理来承担。因此,在企业中,无论是行政工作还是党委工作,各有各的角度。如果彼此都能够换位思考,就能很好的配合,做到风险共担,责任共负,用制度、程序和工作的到位,保证工作顺畅。党委要通过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能力,保障决策不失误,同时,在企业难点问题上,党委要挺身而出,为行政排忧解难,化解矛盾,让经理有更多的时间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是书记必须心态平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经理就是经济中心的代表,是企业的品牌。因此,经理的知名度高,企业的知名度也就高。这一点,我们作为党委书记一定要认识到。在工作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在企业的发展中,党委的工作就是要发挥好保证、监督作用,为企业的发展铺路搭桥。在工作中,我坚持不计名利,甘当配角,甘做人梯。在工作的配合上,选好角度,到位不越位。坚持以大局为重,看长远,淡化权势,淡泊名利。这些年来,每年的领导班子评议中,公司党委的工作都得到了行政的肯定、群众的认可,这是我最大的欣慰。
三是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选择好工作的角度。党政工作在企业中有着共同的目标,这就是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为了这一共同目标,党政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并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经理要当好经济工程的核心,党委要承担起民心工程的核心。工作中,准确定位、选好角度很重要,可以避免党政在同一个工作层面上发生矛盾。我个人认为,党委在企业中要抓住两件大事:一是要把握好大局;二是要管好用好人才。把握大局就是出思路、走程序、讲民主。要在决策上出思路,党委书记没有思路就很难当好班长;走程序,是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和矛盾,重大问题一定要事先沟通,上党委会研究;讲民主,就是重大问题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管干部、管人才是党委的重要工作。这些年来,我们公司党委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比如,把党管干部延伸到管人才,建立健全了对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司人才规划,由人管人变为用制度激励约束人,有效地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得到了行政领导的充分肯定。
我个人认为,党的工作融入经济过程发挥作用,不是代替行政领导去指挥经济工作,而是要通过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来保证和促进经济工作,做自己该做的事。我们公司党委在融入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做行政领导急需是党委当仁不让的工作。
一是超前做好重大决策前的调研。公司党委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及时为行政领导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材料,为公司重大问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抓好决策的推动落实。公司一些重大工作的推动,都由党委口从上到下层层推动。贯彻落实决策,党委跟踪保证,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
三是围绕经济工作的难点发挥党组织作用。比如,我们公司搞小企业的改革改制,党委、审计、工会一跟到底。包括人员分流、工作到位、协调解决问题等,并把减人的行政手段与转变观念的思想手段结合起来,使改革、改制顺利实施。
四是开展特色活动,促进党员作用的发挥。2001年公司党委利用2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党员队伍现状的调研,并按照“三高一创”的要求,对党员思想觉悟、业务技能、工作业绩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分析。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让每个党员确定各自的培训目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2002年公司党委集中利用一个月双休日时间,对全公司党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次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公司党委为了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企业的各项工作和各个岗位上得到充分发挥,组织开展了“党员承诺”实践活动,并结合企业实际逐年对活动的内容、形式进行重新调整,使活动越抓越实,活动的成效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