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不愿谈恋爱
2004-04-29浩言
浩 言
文玲大学毕业以后,分配到了父亲所在的化工研究所工作。性格温顺、亭亭玉立的她,很快成了男青年追求的对象。但是文玲一个也看不上眼,也不愿与他们谈恋爱。
随着岁月的流逝,文玲的父母开始着急起来。在当今社会,男孩子大了,婚事不用发愁,但女孩子大了,父母总要操心。
文玲的母亲以为单位里的男青年没有合适的,就发出了不成文的征婚启事。一时间,邻里的大娘、大嫂、大姐们都忙乎起来,没多少日子,就陆续领来一个又一个年轻小伙,但是文玲总是摇头,说一个都看不上。
文玲的母亲更着急了,私下里,她一个劲地埋怨丈夫从小对女儿娇生惯养,弄得女儿连对象也不会搞。而她父亲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由于工作需要,文玲父亲出差到外地去搞一个合作项目。父亲的突然外出,使文玲进入一个“被遗弃”的思想状态,整天无精打采,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晚上睡觉也常常失眠,睡着了就做噩梦,总是叫着“爸爸!爸爸”从睡梦中惊醒。
以前别人给介绍对象,她还看一看、问一问,但自从父亲走后,干脆看也不看、问也不问了。有几次母亲约男青年上门,她还无缘无故地对人家发脾气,弄得对方很尴尬。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文玲食不甘味,夜不能寐,魂不守舍,日渐消瘦。母亲忙用电话把女儿的情况报告给丈夫。文玲父亲听后,简单给助手交代了一下工作后,立即启程返家。
回家后,他见女儿面容憔悴,精神萎靡不振,怕有心理问题,经朋友介绍,便陪同女儿前来心理咨询。
在咨询室,我见文玲的手挽着父亲的胳膊,与父亲坐得很近,看那情形,如果没有外人在场,说不定会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文玲回答我的问题时,稍有不易回答的问题,或者觉得难为情时,总要举目求助于父亲,要父亲替她回答。
文玲告诉我,她也很想找一个理想的男朋友,但是,她受父亲的影响太深了,总把男朋友和父亲去比较。有一次,经别人介绍,她与一个男朋友相见,男青年和文玲同岁,已获得硕士学位,身材、相貌也不错,照一般情况来讲,这是个比较理想的对象。但是,文玲把男青年与父亲比较,总觉得才貌不如父亲全面。特别是有一次她和男朋友去郊游,文玲突然肚子疼了起来,这竟使男朋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面对捂着肚子的文玲显得那样不知所措。如此的表现,使文玲非常失望。
虽然文玲自知自己年龄一天天大了,不能太挑剔,但是她又害怕喜欢上这个男青年后会失去能干的父亲,因而整天处在一种极度矛盾、惊恐、紧张的心理状态。
根据文玲父女俩提供的情况,我初步诊断文玲患了“青春期性心理发育适应障碍”。
这个长长的病名不仅文玲不知道,就连知识渊博的父亲也不甚了解。为此,我给他们解释了这种障碍的有关情况。
性心理发育适应障碍,多见于女性,特别是有“癔症”倾向的女青年。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青年并不少见,只是没引起人们的普遍注意。
这些青年在年龄上和生理上虽然早已进入青春发育期,但性心理发育及性别角色却长久滞留于“性蕾期”,不再继续发展,不能经“潜伏期”进入“异性期”,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产生“情绪上的风暴”,呈现紧张、恐慌、不知所措的反应,很难与同龄异性交朋友。
我对文玲父亲说:“父母过度宠爱,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心理发育都是一种无形的障碍。”对此,这位学识渊博的父亲深为理解,只恨觉悟太晚。
这位父亲告诉我,他非常爱自己的女儿,这大概与他的家族中女孩较少有关,自己好不容易有个聪明美丽的女儿,简直不知该怎样疼爱。
他还告诉我:“文玲考大学时,本来被外地大学录取,但没离开过家的她,说什么也不想一个人到外地去,后来调整到本城的化工学院就读。现在想起来,可能也是心理障碍作祟。
毕业以后,文玲被分配到父亲所在的化工研究所,直接在父亲的领导下从事科研工作。因她从小崇拜父亲,也想和父亲一样成为一流的科学家,因此,她的社会交往,特别是与男青年交往更是少得可怜。开始,父亲还认为文玲有上进心,抱着先立业后成家的思想,后来才知道,在文玲的心里似乎就没有成家的愿望。
由于这父女俩文化层次较高,我的咨询进行得非常顺利。我告诉他们,从父母双方来讲,在教育子女方面长期配合不当,很可能加重孩子的心理危机,往往会造成对异性或同性的偏见,像文玲这样,母亲只充当一个“保姆”的角色,实质上没有发挥母亲应有的作用。而父亲对女儿过分宠爱,造成文玲过分亲近和依赖父亲,更影响了她向母亲学习与母亲沟通,没有学到成年女子应具备的能力。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像文玲这样的心理障碍,责任主要在对女儿过分宠爱的父亲。
通过几次咨询,文玲父女对我的结论十分赞同。
“有什么办法消除这种青年期性心理发育适应障碍呢?”已明白道理的文玲父亲问我。
我微微一笑道:“其实我们的治疗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并且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的话使他们父女俩非常诧异。我解释说,心理治疗有许多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认知疗法”。即通过讲科学道理,掌握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了解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产生的原因和症状,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有些心理障碍还会迎刃而解,“话”到病除。
我见文玲父女频频点头,便趁势提出了我的“高见”。
“听朋友说文玲和你们研究所的王助工很合得来?”我有意问道。
“就那样呗,平平常常。”文玲父亲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
我建议文玲和王助工一起去搞那个合作项目。“项目完成之时,说不定是文玲爱情收获之时。”
果然,事态发展完全和我预料的一样,不到一年,文玲和王助工之间的感情发生了质的飞跃,庆贺合作项目成功的会场也同时成了他们举行婚礼的礼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