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奇葩鱼木寨
2004-04-29谭优华
谭优华
鱼木寨位于湖北省鄂西自治州利川市谋道镇大兴乡境内,是一个土家族居住的自然村落,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古寨雄踞于层峦叠嶂之中,四面峭壁如削,气势雄伟,峭壁垂直高度平均达五百余米。
在大兴下车后,再沿着婉蜒的山径而下,大约走两公里就到了鱼木寨,高耸于峰巅的寨楼是山寨的咽喉处,也是西南面进入该寨的惟一通道。通道约两米宽,两边是陡壁悬崖,高楼由长条巨石垒成,重檐瓦顶,形似烽火台,楼顶设有炮眼数孔,累累可见,幽深庄重的寨门掩映在丛林松涛之中,显得格外古朴、神秘。
寨门内楼厅右侧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嘉庆四碑序:“从来思患预防,乃国家之良图;乐望相助,亦小民之淳风。奈近年贼匪流窜,扰乱乡中良民,圣恩优渥,不欲良民受害,令其各地修寨势、筑卡、以戒不虞,所以鱼木寨,公议寨卡,募力良民勤石以是为序”。相传,清嘉庆统治时期,巴人后裔谭氏、马氏两大武装长期厮杀,马氏居高临下控制着山寨,率众退了谭氏多次进攻。谭氏亦不甘心,布下重兵将山寨团团围困,封锁了一切要道,采取围而不攻,待寨上水尽粮绝逼马就范。围了很久,马氏令手下从山上堰塘中捞取活鱼数条扔下山去,谭氏见鱼惊呼:“吾克此寨,犹缘木而求鱼矣。”当即下令撤兵,从此,鱼木寨便成了寨名而沿袭至今。
寨东面古柏参天,怪石嶙峋,悬崖峭壁上布有一条石栈天梯,这是目前寨上保持得最完整的原始交通设施。天梯由数块条石组成,井然有序镶嵌在崖上由人工开凿的石孔中,石梯露出崖外60公分,人若拾级而上,大有人头石傍生之感,站在顶端瞰眺山下,万丈深壑云雾萦绕,令人目眩,仿佛置身重霄之上。石栈天梯共五百余级,分九道拐,顶端设有卡门。卡门由大石墩筑成,高三米厚两米,在此处扼守,固若金汤,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寨上山洞密布,且有冬暖夏凉特点,远古先民曾在洞中铸犁熬硝织布等。
寨内现存古墓星罗棋布,千姿百态。山上地下,林丛屋内,室侧路旁,田边溪畔随处可见。其中的大型镂空墓碑气势不凡,一座诰封牌楼墓碑上刻有“皇恩宠锡”字样,墓碑上的对联写得工整苍劲。这些墓碑高度均在三至五米以上,最大的一座古墓占地面积一百二十多平方米。所有墓碑造型奇特,风格各异,构思巧妙,雕工精湛,各种人物、建筑、禽兽、花木园林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特别是那刻着古代巴人崇拜双蛇的浮雕图案格外引人注目。该图案长宽约80公分,双蛇错落有致,宛如一个草书“幅”字。相传巴人祖先有难时,是蛇引路的。后巴人以蛇为图腾,幻想蛇氏族的威力可以“吞象”,从而重振巴人雄风,故刻画其祖先蛇的形象以崇奉之,并纹饰其身,用来表示其神秘的血缘关系。如今居住在这一带的土家族人(巴人后裔)不打蛇,蛇进了屋只驱赶。忌吃蛇肉,有的还把蛇的图案绣在帐帘或孩帽上,借以表达崇敬心情。
寨里现有耕地600余亩,盛产水稻、玉米、烤烟、茶叶、药材等。有塘有库林葱木翠,泉流瀑飞,花香鸟语,成了这里年年丰收的得天独厚条件。寨上村民600余人,系土家族,性格悍直,劳动时喜唱打鼓助威,跳摆子舞,跳耍神等。在信仰、居住、语言、服饰、书庆、婚、丧等方面都保持着土家族浓郁独特的习俗。民间中还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