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与创新能力也是国家大事
2004-04-27高粱
高 粱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科技水平的差距。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本质内容。
我们处在以科技革命为本质内容的全球化时代。过去的20多年是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实现革命性突破的时期,它成为科技进步的强有力的加速器,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将会形成新的科学前沿;信息、生物、空间、新材料、先进制造、洁净高效能源等技术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正站在新的科学技术突破的门坎。
尽管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但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科技向产业转化不断加速,超越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时代。原始性创新能力、科技开发和产业化的能力和效率,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一个基础条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基础工业化和充分就业是我们的最重要目标。但面对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潮,作为已经初步具备了自己的科技和工业体系的大国,必须在关键的、战略性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必要的投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发展具有主导权的高科技产业。这是我国保持长期持续发展能力所必须。
200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2%,占全世界研发投入总量的1.7%,和印度持平。在全世界研发投资中,美国占41.6%,日本和欧盟分别占1/5强。这就是现实的差距。
科技本身发展的规律及促进其加快发展的政策研究,从来没有像当代这样受到普遍重视。各国经济科技界通过大量研究比较,得到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加强国家的科技竞争力,不仅要发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微观活力和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也要求有效的协同机制,要求政府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经济科技规划,发挥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作用。这就是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根据。显然这一体系已经超出“科技”范畴,成为跨科技、经济、社会的大系统。目前,各国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加大科技投入,争相吸引人才,促进强强联手,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直接的推动力量。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键支撑,所以也应是中国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各类创新主体(企业、科研院所)的管理和行为、社会支持系统向经济的转化、国家的科技发展政策等,都应考虑在内。
科技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要素,是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我们要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经济学认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来源于自身内部持久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杜润生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一个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社会,一个知识型、学习型的社会。这是非常精辟的。
因此,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科技中长期规划,不仅是科技界的大事,也应是经济学界的大事,是国家的大事。要结合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各方面的力量,加入到对提高国家创新能力问题的研究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