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农”难题

2004-04-09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7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三农农产品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业本”。农业是悠久而又现代化的产业,因此,农业增长既是老话题,也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04年主要任务时说,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并做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承诺,这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两会”收到的议案中,反映“三农”问题的仍然高居首位。农民收入低、农村发展慢、农业增收难受到了普遍关注。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国务院明确要求今年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温总理强调,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稳步推进城镇化,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培训,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认为这些要求和目标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但是,要增加农民收入也非易事。尽管有了好政策对农业的投入仍然需要财政的积极支持。今年国家将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的资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就是示范性的举措。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今天,农民在农用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信息的获取等诸多方面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作为初级产品生产者的农民群体是我国社会最大的经济弱势集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迫在眉睫。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长与市场化有机地结合,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增长的重大问题,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农产品供求和农业生产要素供给的特性,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不能根本解决的,而利用国际市场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增长则是许多国家的重要手段。就是说,我国农业的增长需要从开放的市场结构来进一步认识,必须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中国农业增长战略,这种战略的目标是立足国内,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维护资源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增长。

“三农”问题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其根源不在农村,而在于宏观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取向。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很难实现。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三农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