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1000美元乐观中的隐忧
2004-03-16易如
易 如
一个由投资带动的消费时代将在未来两年出现,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的停滞。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发布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时称,按照现行的汇率计算,2003年中国GDP的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人均达到1090美元。此消息发布后,经济学家纷纷发表观点表示祝贺:认为这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标志,说明中国已经走进了“脱贫”致富的阶段。
而更多的专家却认为,关注数字背后所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以及经济结构中所隐含的问题比数字本身更有意义。
投资带动的消费时代即将到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梁正博士认为,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两年前,由于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的压力之下,经济的下一步走向尚不明朗。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逐步走出通货紧缩后,这种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征开始显现。
“如果从工业化进程上来判断,我认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高级化,从普通耐用消费品转向高档耐用消费品,而这又会对汽车、钢铁等设备的生产部门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一个由投资带动的消费时代将在未来两年出现。”梁正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这一时代的标志就是以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投资为热点,以下游产业为拉动,带动需求的增加,从而形成投资与消费两者的相互促进。例如,汽车、房地产、高档家用电器等的需求增加,将促使上游产业,如机械、电子、建材、石化等投资规模的扩大,而这又会对能源(如电力)、原材料(如钢铁)等产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梁正乐观地认为,随着内地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将逐步取代政府投资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改变现有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缺陷,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的“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并没有带来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现象将会逐步改变。因为,“民间投资的增加,将会推动资金从低效益部门向高效益部门的流动,与此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这是提高目前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中国急需经济结构的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则对《中国经济周刊》的记者表达了他乐观中的隐忧。
他认为,中国现在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是否过快,而在于经济的结构要趋于合理。目前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积累和消费的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的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我们现在的投资率太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共出现过三次经济过热,即1984年~1985年期间、1988年~1989年期间和1993年~1994年期间的经济过热,这三次经济过热都是由于投资增长过快造成的。如果现在这种投资趋势进一步上升的话,可能会再一次引发经济过热。”
汪同三说,在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之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了大部分。而近年来,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主要依赖于投资,所以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了一半,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则不足一半。
“这种逆转是一个不好的趋势。现在投资和消费是一对矛盾,所以中共中央2004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消费率。”
同样,汪同三说,中国的第二、第三产业结构问题也十分突出。20世纪80年代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即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许多。2003年,因为“非典”的影响,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为“非典”打击的就是第三产业,而“非典”过后,各级政府想方设法把各种损失补回来,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投资发展制造业。
除此之外,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还表现在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上。中国现在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5,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
汪同三说,“当中国经济处于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不及时进行彻底的结构调整,那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带来运行中的高风险,甚至会出现经济的停滞。”
客观看待GDP1000美元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范剑平对《中国经济周刊》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数字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他认为,在中国这个城乡差距比较大、二元结构为主体的国家里,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衡量经济发展是不恰当的。
他认为,大家应该清醒地看到一点,人均GDP1000美元的衡量指标是不是依然有效?
范剑平向记者讲述了人均GDP1000美元划分的起源: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B·钱纳里(Hollis Burley Chenery)写的《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一书中,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做了划分:人均GDP介于560—112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均GDP介于1120-2100美元时,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由此,有人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作为划分“穷国”与“富国”的标准。同时,钱纳里还提出了阶段划分的结构标准:即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和增加值构成在工业化中级阶段之前变化比较迅速;在工业化中级阶段之后变化比较缓慢。“所以,又有人由此引发出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危机论。”
“但是现在世界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信息时代的经济重构等等使世界经济呈现了新特点,经济增长的划分标准早就发生了很大变化。何况,钱纳里当时是以1964年的美元汇率作为计算标准,美元汇率早已贬值多次。所以用这种汇率法很可能低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水平。”范剑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