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代变迁下的文化艺术的观察
2004-01-17郭诗宇
郭诗宇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渗入,物质欲望的迅猛登场以及“精英”意识的逐渐退却,我们的文化领域逐渐显得苍白,世俗文化逐步在我们的视野里形成主流,使人感觉到强烈的“人文缺失”,这在转型期限的中国,虽然是不可避免的阵痛,但这也是值得知识分子、艺术家等文化工作者深切关注的。
我们时常怀念风雷激荡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单一的政治宿命生活中逐步走出的中国人,开始怀疑身边的世界,拒绝盲从,以及对空洞的政治理想主义产生厌倦。对爱情的向往胜于对某个虚妄的主义的盲目追求。这恰好能证明香港歌手邓丽君的歌曲能在大陆引起广泛流行的心理原因,人民文化心理的缺失,必须在多元的文化生活诱惑下显得无力,各种思潮也将在缝隙中逐步渗透。文化艺术工作者在思考历史伤痛和重建文化理想的同时,也将承载更重的使命。
当然这种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也有其简单盲目性。简而言之,艺术史上的先锋派,从法国浪漫主义到德国表现主义,以及二战后的波普艺术、存在主义等,大体上均是对陈旧的艺术模式,理性思想至上的反叛与不满,对资本主义的逻辑与秩序的怀疑。而产生在中国八十年代的先锋派,更多是对于社会文化以及艺术形式的单一产生的不满。在创作手段上,大多对西方艺术模式的照搬,从而使得八十年代的中国现代艺术领域实则是西方形态在中国重演的一种尴尬状态。我们不能否认八十年代中国实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但究其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较之西方,有一个重要环节的缺失即在文化生长的过程中,中国文化缺乏一个文艺复兴的过程。同样经历了历史上的政治专制,文化封闭阶段,但西方文明自觉不自觉的重现“人性”的光辉。历经三百余年的文艺复兴,使西方文化始终在“尊重人性”的指引下,健康发展,令人仰视,中国文化自身的资源蕴含量非常大,但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流失,才使得专制主义有可乘之机。贯穿八十年代的“文化热”以及人文精神的苏醒,使我们看见了文艺复兴的曙光,但还需要众多艺术家、知识分子共同努力,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奋进。崔健这位老去的行吟歌手曾唱出“一块红布,遮住我双眼,也遮住了天,我却看见了幸福。”我们在看见幸福的同时,也要看见单一的色彩不是幸福,我们更愿意看见斑斓的世界。
八十年代波澜壮阔的思想启蒙运动在同样壮丽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悄然落幕,让我们逐步看见了一个表面多元、实则苍白的九十年代。无法赘述九十年代思想文化转变的深层原因,这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合力而产生的一个结果。大多数艺术家、知识分子放弃宏大叙事,理想主义的思考创作方式,进而走向象牙塔中的“形而上”的学术研究,整个社会知识体系开始细化。当然,我们可以看见事物的两面性,一方面文化精英开始退却,体制话语权得以巩固;另一方面“民间立场”开始登场,“世俗化”的文化艺术模式有了生长的土壤。个人认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民间话语以及“反学院”立场是一个鲜明的时代特点,不论从美术、音乐还是文学,越来越多青年参加人这一阵营。与其追逐冥冥中不可触摸的理想,不如体验身边琐事,以泼皮、无聊、随性的态度对抗世俗生活。圆明园艺术家方力均1993年后的创作转向艳俗倾向,以更加庸俗的“光头”形象加强嘲讽和自我嘲讽的话语强度,伊沙以“诗歌”痞子的形象奋力打击着“北岛们”的知识分子写作,各种模式的女性以“身体写作”介入这个热闹的大时代……。再看看流行文化的风向标:流行音乐的创作,音乐市场充斥着近似白痴的呓语浅唱,我们看不见当年罗大佑等歌手对“青春的感怀,对社会的批判”,这一切难道健康吗?人民的思想文化生活不是太富足了,而是依然空虚。思想启蒙的工作还没完成,整体大众的媚俗其实就是时代文化的苍白。新世纪伊始,一部叫《英雄》的电影收获了丰厚的票房。张艺谋放弃了理想主义的追求,用宏伟叙事的表现手法向中心话语靠拢,整部电影在华丽,的形式下显得空无一物,仅仅向受众宣扬虚妄的“和平”观念是可耻的。上一代的文化精英在今天显得衰老,也许是自身价值观的转变,也许根本就役有健康的文化信念。观众在满足了视觉与艺术好奇心之后,留下的只能是一阵恶心。这一切,只能证明时代的疲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需要的渴求,这种渴求是无法靠已经老去的文化“英雄”满足的。时光流转,城头变幻“二王”旗。我们的喧嚣的时代,仰望星空,历史不会记录短暂飘扬的文化旗帜。不必强求在近年来能产生什么影响深远的文化思想巨匠。想想逝去的俄罗斯天空,曾经群星闪耀,有多少知识分子在逆境下坚守,正是有了强烈尊严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才能在权力体制和历史文明发展之间构筑一种弹性,使得近现代苏俄文化有健康向上的蓬勃精神。文化建设的路还长,知识分子背负的使命依旧沉重,我们在感受到物质文明逐步丰盛的同时,不能忘记脚下这片贫瘠的文化土壤,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我想起一位故去的诗人曾写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们用黑色的眼睛共同寻找文化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