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悬浮”握手
2003-05-30
中德合作:剪彩、讲话、试乘、中国总理朱镕基和德国总理施罗德全程参加了磁浮通车试运典礼。
与中国总理一同乘坐试运行磁悬浮列车的人士中,施罗德尤为引人注目:这项对地面旅行来说可能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技术正是来自于他的国家:德国。
据说是因为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原因而不是技术原因,1999年德国放弃了柏林至汉堡近300公里的磁悬浮计划。这件事情曾经一度成为人们怀疑磁悬浮技术的理由。但这并没有阻止德国技术在中国国土上植根。磁悬浮支持者的理由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跟德国大不相同;中国主要客运专线大多在1000公里以上,500公里/小时的磁悬浮列车比300公里/小时的高速轮轨列车更具显著的优越性。
当中国政府表示要在上海建造这条机场高速专线时,它采取的是一种人们都很熟悉的战略:让外国公司互相竞争,以确保得到最新的技术和最优惠的条款。德国公司击败了一家日本竞争对手,赢得这一合同。这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德国公司同意向中国转让相当大部分的磁悬浮列车技术。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夏国忠说,德国公司向中方转让了磁悬浮轨道、列车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技术。
让这项技术在中国得到大范围采用,被德国公司视为最高奖赏。然而,提供磁悬浮列车和其他硬件的德国公司,要想从中国其他地方新的工程项目中赚到钱,却面临中国方面的挑战。其原因是:由于从西方引进了许多其他技术,中国已经在开发自己的磁悬浮技术。在长春铁路客车厂,中国国产的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已经下线,尽管在试运行中,该列车的时速只能达到96公里。
德国公司还面临其他方面的竞争。日本公司在上海磁悬浮项目上遭遇失败后,日本商界和政界人士开始对中国加大压力,要求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一条铁路上采用日本的新干线(也被称为子弹火车)技术。这条铁路的建设目前正在酝酿中。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企业联盟主席奥田硕最近在北京访问期间表示:“我们已准备为整个系统所需的技术转让提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