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居正的改革成败

2003-04-29吴玉忠

决策与信息 2003年10期
关键词:集权张居正改革

吴玉忠

张居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宰相。这个出身湖北江陵的农家子弟,从寒微门第中奋起,历经科举考试,官至内阁大学士,在明朝万历王朝初年(1573-1582)当了10年首辅,推行新政,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被人们称誉为“救时宰相”。

张居正在首辅任上推行的改革,大体包括以下方面。

加强集权,伸张法纪,取信于天下。

明朝是封建专制制度极度发展的一个王朝,但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皇帝权威却极大地被削弱,统治序列一片混乱,禁之不止,令之不从。而要进行改革,就须有强有力的集权措施,朝廷对各级机构要有足够的控制力,否则,改革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张居正提出“尊主权”,即把尊君、集权和执法联为一体,用尊君来提高朝廷和诏令的威权,用这名义集权内阁,伸张法纪,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使改革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尊主权”的关键在于以法理政,即以伸张法纪为中心,敢于把锋芒指向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法现象,触动最腐朽、最黑暗的社会关系,为取信于民,张居正废去了辽王,惩办了江陵一霸;最有权势的宦官冯保的侄儿犯法也严惩不贷;用强有力的措施限制外戚、宦官擅权。

张居正把打击不法权贵与裁革弊政联系在一起。从规章制度上堵塞漏洞。以法理政,使人民得到实际的好处,这是改革取信于民,得到民众支持的重要保证。

监察官吏,整顿官府,重视人力。

张居正认为,要有效约束不法权贵,打击违法活动,必须从吏治人手,整顿官僚机构。但由于历来官官相护,要进行官僚机构整顿,决非一件易事,张居正对此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从加强监察人手,提高机构运转效率。张居正在万历元年(1573)颁行考成法,即中央各部把拟办的公事一律登记造册,制作三份:一份自留,一份送六科备注,一份交内阁查考。按月进行考成,每岁进行总结,以言核事,以事核效,以评定官吏的勤惰。

2、以理财作为考核官吏的准则。张居正提出对官员“以钱谷为考成”的主张,凡追缴欠税不足9/10的官员都要受到查询乃至撤职。在封建社会,地主缴纳田赋,虽取自农民的地租,但地主隐田瞒税并不意味着少收地租,减轻农民负担,而是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考成法运用行政力量督缴赋税,也是要官吏严格执行国家的田赋政策,迫使地主如数交纳田赋。这就制止了权贵的违法行为,惩戒了贪官,也弥补了国库的亏损。

3、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新政需要一批有革新思想的人才,对官府的整顿也需补充一批人员,张居正大力提倡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才德出众者即使屈居下僚,也可越级提拔。经过张居正的努力培植,官府阵容大为改观,办事效率也大为提高。

以均赋役为中心,清丈田地,厚商利农。

由于考成法只能解决部分欠税问题,对于大量的隐田漏税逃役问题,需从赋役制度上加以整顿,这就要求改革从政治发展到经济。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倡议调查田地、户口,次年正式通令重新丈量全国田亩,按实有田亩分上、中、下三等纳税,从严惩办欺隐之罪。这一清查结果,严厉打击了兼并的权贵大地主,迫使其守法,不敢轻易隐瞒,国赋能按时收纳,扭转了财政亏损。

清丈土地的成功,为全面的赋役改革准备了条件,万历九年(1581)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即将赋役中的各项名目合为一种,将力差归入田赋,一律按田亩核算,统一征收。除漕粮外,可以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允许被征调差役者出银雇人代役。一条鞭法的实行,扩大了货币流通的范围,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使商贩和工匠获得了人身自由,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张居正在调整经济政策同时,还大力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水患素来为明朝经济的心腹之患,当时的主要运输线为运河,而黄河对运河构成极大威胁,历来治河都只顾漕运,不顾民生,急功近利。张居正大力提倡漕运与民生兼顾方针,用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法,疏浚黄河,使得黄河数年无大患,保障了农业生产,稳定了社会。

提倡面向实际的学风,为变法提供思想基础。

张居正总结了历代兴亡盛衰的教训,提出因时顺势的变法思想。认为即便是先人制定的法规,若不能顺应时势,可以不用遵守;只要是顺时安民的,哪怕是凡夫俗子的建议,也应该听从。要使士大夫们摒弃旧观,面向实际,以富国强兵为要务,须改变空疏陈腐的学风。因而他大力提倡扫无用之虚词,求躬行之实效,提出不了解民间琐细猥俗,便是学问不透的见解,大大突破理学的禁锢。张居正自认位居高官,不如下属体察民间疾苦。要求当官做学问应走出去,面向实际,把治学理政与解决国计民生结合起来,作为士大夫真正学业到家,才可称之为“儒”,这对当时陈腐的思想界是一次极大的触动。

万历年间的改革,基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涣散紊乱的状况,重新出现了强有力的集权统治。在经济上也改变了过去人不敷出的状况,改革取得的成就,主要得力于张居正,人们称张居正为“救时宰相”,虽只能救一时,而救不了一世,但已在历史的长空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辉煌,但他一死,也就化为乌有,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未跳出封建统治集团这个圈子,故在实施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尤为致命的有二:

其一,依靠皇帝而不依靠人民。张居正借助先帝威望,提出“尊主权”口号而变法,将改革的依靠力量定在皇帝而非人民,这是一大失误。诚然,在封建社会,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于改革的成功至为重要。但自古以来,又有几个皇帝是真心赞成改革呢?张居正如以史为鉴,真正鼓动起民众的改革热情,形成强大的社会基础,皇帝即使要废新法,恐怕也会有所忌惮的。

其二,依靠个人权势而不依靠集团力量。张居正大权在握,是他改革能取得一时成功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一时的成功使他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在统治集团内形成一个颇有实力的改革派群体,尤其要有能坚持改革,又具权力的领袖人物。使之成为一支保护改革、防止复辟的制约力量。他也曾物色了人,无奈眼未识珠,看中的多为见风使舵之人,根本不可能继其改革之志。

封建士大夫的本质限制了他,加之封建社会还不到行将就木之时,他只能有如此结局。

猜你喜欢

集权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论语集注直解》中的察人用人之道探析
磨砺是一笔财富
改革之路
张居正宽待对手
改革备忘
企业集权财务管理模式及其现实选择
改革创新(二)
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究
瞧,那些改革推手
从张居正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