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郎洞随想
2003-04-29杨增金
杨增金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从课本和少儿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中得知:云南有座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地下水发电厂——六郎洞电厂。前几天去昆明出差返回途中,我和几位战友顺便探访了坐落在文山州丘北县小江口村附近、南盘江畔的电厂及六郎洞。
在我们原来的想象中,建在深山峡谷中的电厂肯定是非常简陋、荒凉的。然而,我们进入厂区第一眼看到的,却是满目青翠郁郁葱葱的景象!整个厂区掩映在绿叶鲜花丛中,树木茂盛,绿草茵茵,清新幽雅,置身其中就仿佛进入了热带植物园。值班的班长和工程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引领我们参观了机房和泵房,介绍了电厂的基本情况。这座电厂是国家“二五”计划重点工程,于1958年2月动工兴建,1960年2月竣工投产,总投资2500万元,装机两台,总容量为2.5万千瓦,从3公里以外的六郎河引水下山,设计水头109米,年发电量1.49亿度。对电厂的建设,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等领导人十分关心,倾注了不少的心血。就连水轮机的抗蚀耐磨问题也是在周总理关怀下得以解决的。电厂建成后,对缓解滇南地区电力紧张状态起了决定性作用,为边疆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仍是省电网向文山州送电的惟一连结点和重要发电厂。电厂的建成,填补了国内水电史上没有地下水发电厂的空白,至今仍保持着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地位和声誉。
电厂因六郎洞而得名,六郎洞也因电厂而扬名。我们原来以为电厂与六郎洞是在一起的,看后才知道六郎洞离电廠还有3公里多的路。走马观花地参观了电厂,我们又驱车赶往六郎洞。
远远望去,在群山环抱连绵不断的山脉中,六郎大山云雾缭绕,悬崖绝壁耸入云霄。这是几十座大山的交汇点,也是清水江与南盘江的分水岭。我们绕过一段山路,跨过一座小桥,穿过一处村寨,沿着陡峭的云梯般的石阶拾级而上。在刀削斧劈般的山半腰,露出一个洞口,只见一股滔滔的黄水,以万马奔腾之势滚滚而出,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几十米之外就听得见那奔涌咆哮、令人胆战心惊的声音,这便是六郎洞出水口。在水站值班员 —— 一位边防部队退伍兵的热情引领下,我们穿过长满山茅灌木和仙人掌的洞口进入洞中。六郎洞其实是一个青灰岩溶洞。它洞腹宏大,寒气袭人,钟乳石嶙峋,千姿百态,随手可及。入洞不远却是深不可测的云南最大的地下暗河——六郎河。据介绍,六郎河全长120公里,汇集了清水江、盘龙河源头地带及落太邑、大铁、鲁底等地表泾流的暗河出口,库容蕴量巨大,水量丰富稳定,总补给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泾流区有1000多平方公里,泾流量3.4亿立方米,以每秒1700立方米的水流量向外倾泻,因其巨大的落差而形成强大冲击力,是难得的电力水源。
“六郎洞”是因杨六郎而得名的。据有关书籍记载,杨六郎是北宋时期大将杨业(号称“杨无敌”)的第六个儿子名叫杨延昭,是镇守边关威震敌胆的忠臣骁将,也是书籍中和舞台上满门忠烈的宋代“杨家将” 里的核心人物之一。忠勇善战的边关统帅杨六郎,因抵御犯境入侵的契丹有功而为奸臣潘仁美所谗陷,被充军发配到云南。奸诈狠毒的潘仁美公报私仇,又派走狗爪牙跟踪追杀欲置其于死地。杨六郎迫不得已逃到这里,无奈之下找了这个偏僻险要的山洞作藏身之处暂避危难,也因此留下了不少神奇的传说。在洞的正中,是一个可容纳千把人的大厅,传说是他的练兵场;厅顶处有一宽大的平台,传说是他的点将台;右边暗河旁兀立一块酷似倒扣大钟的巨石,传说是他用过的大钟……。这些物件和传说不一定有多少真实的历史痕迹,杨六郎是否确实在此避过难我们也无力去考证。然而,通过这些长期流传的神奇美妙传说,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卫国戌边的忠臣良将的敬仰与怀念。
离开六郎洞,我们重返归程。横悬在路途中六郎洞电厂那块蓝底白字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标牌,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醒目。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盘旋,我也随之思绪翻卷,浮想联翩:
——以我国60年代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在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竟然建成了这样一座高水平高质量的地下水发电厂,而且40多年来历经风雨剥蚀、河水冲泡,它仍岿然不动,正常生产高效运转,这确实是我国水电建设事业的辉煌,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可以想象,那时的施工是何等的艰苦卓绝,建设者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当年的3000多名职工和数千名民工在荒山旷野安营扎寨,“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战天斗地,劈山凿洞,日夜奋战。特别是全长3300米、直径4米的引水隧道的施工,穿山越岭,频繁塌方,更是异常艰险,十分复杂。他们一靠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二靠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硬是在这崇山峻岭峡谷激流中创下这前无古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辉煌业绩!这足以让近几年那些被朱容基总理斥责为“豆腐渣工程”、“忘八蛋工程”的建设项目无地自容!工程建设需要这样的精神和态度,边防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六电人40多年工作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中,其环境条件的艰苦程度、其寂寞孤独的难熬程度,与我们边防部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们中间,有的从建厂初始投身其中,一干就是三四十年,把毕生的心血都化作甘露滋润了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的孤身一人常年在洞口值班,一年到头不见几个人影,寂寞难耐时只好引来青猴做伴、敲洗脸盆作乐;有的在艰险施工和守卫厂站过程中,舍生忘死、奋力拼搏而致病致残,甚至献出了生命……电厂自投产40多年以来,如今仍在高效运转。六电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总产值已能再建25座六郎洞电厂。全厂120多名职工,现已基本实现了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六郎洞电厂已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深山峡谷中的水电奇葩。是什么精神支撑着六电人如此执著、坚定以及激励着六电人创出这么辉煌的业绩?我在厂部、控制室、值班室等处耳闻目睹了六电人概括的“团结、求实、创新、奉献”的“六电精神”。这八个字的“六电精神”,也正是我们部队建设所需要的。
——杨六郎,不过是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不计其数的将相王侯中的一员;六郎洞,仅仅是喀斯特溶岩地貌中常见的一处规模不大的溶洞。然而,这个山洞却因杨六郎藏身避难而流芳百世,此处的高山、河流、村寨也因其赋以“六郎山”、“六郎河”、“六郎寨”而千古扬名。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功勋卓著的文臣武将不乏其人,而像杨六郎这样与山河同在、被千古传唱的的忠臣良将能有多少?杨六郎与潘仁美之传说故事的历史真实性已无关紧要也不必考究,人们所颂扬所崇敬所怀念的,只是杨六郎的事迹所贯穿体现的那种为国为民忠心赤胆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反之,那些潘仁美之类的奸佞之徒总是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视为千古罪人,被人们所唾弃。“位卑未敢忘忧国”。古人如杨六郎们尚且能忠贞为国镇守边关不畏艰险,新时代的边防将士更应该忠心耿耿艰苦奋斗多做奉献。在卫国戌边的岗位上,我们不求功高位重、名垂青史,惟愿问心无愧、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