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向何处去?
2003-04-29徐长福
求是学刊 2003年4期
摘要:作为一种具有学术性的意识形态,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哲学)研究目前正面临一种危机——一方面,其服务于政治实践的成效在下降,另一方面,其学术水准已明显逊于一些主要的邻近学科。“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此显现出来。要克服危机,这种研究就必须走向意识形态取向和学术取向的相对分离——前者完全以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政治需要为转移,后者则一心求解这个领域中长期积淀的学理问题,二者间可形成一种互补结构。其中,学术取向的研究应走向与其他学术领域的深度关联,走向与国际论坛的积极互动,走向观点独立的反思性探讨,走向学理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术;取向
作者简介:徐长福(1964—),男,四川眉山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副教授,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实践哲学、人的哲学。
中图分类号:A8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N(2003)04—0013—04收稿日期:200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