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习的利器:“淘金思维”
2003-04-29吕金勇
吕金勇
俄国画家波格达洛夫·别列斯基有一副名画,画名叫作《难题》。
画面上,画着科学家、教育家拉金斯基的半身像和一块黑板,黑板上面有他出的一道难题:
102+112+122+132+142
—————————=?
365
拉金斯基曾情愿放弃教授的职位,到农村去做小学老师。他利用数的一些特性,教给孩子们许多速算方法,画中的难题就是他提出来的。他为什么要出这道题呢?因为这道题看来很麻烦,如果让谁一下算出它的结果,不要说小学生办不到,就是成年人也无法立刻得出答案。但如果了解到那几个数字之间的一个奇妙的特性,解这个题目就容易多了。
原来,拉金斯基早就发现102+112+122刚好等于132+12,而102+112+122=365,也就说132+142=365,分子是两个365的和,分母是365,答案即可脱口而出是2。
画家别林斯基把看似枯躁的算题绘进画幅,使欣赏者如嚼橄榄,回味无穷。他之所以格外推崇拉金斯基教学法,是因为拉金斯基教授把学习速算作为启迪孩子智慧的方法,潜心培养他们的“淘金思维”。
学习速算,是用知识重组和创新的一种有选择性转换整合的心理活动。通俗地说,就是在各种运算方法中,发现最简便、最快速、最准确的独特计算方法。这是一种“淘金思维”的过程。
思维,心理学的定义是: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简单地说思维就是帮助人们弄清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心理过程。它是寻找答案和理解事物的过程。思维过程中包含着无数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包括观察、记忆、想象、判断、推理等。当我们解决一个问题或做一项决定时,往往要综合进行这些活动。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决定思维的成果和效率。“淘金思维”如同淘金者不断转动沙盘把无用的泥沙冲尽洗净,最后只剩下黄金一样,是一种发现式的积极思维方式,而不同于消极的“复制式思维”。
拿我们最熟悉的学习活动来说吧。在学校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同学,一上课两眼直盯着老师,生怕漏听或漏写一个字。课上完了,课上的内容似乎都能明白,老师问有没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时,他又觉得没什么可问。虽然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写作业,但每次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家长着急,自己也十分焦虑。
还有一种同学,平时很爱玩,兴趣广泛,可是他们重视预习和复习,在第二天课上特别注意听老师讲自己不明白的“疑点”,课后仔细复习“难点”“重点”。由于抓住了学习中这些“要点”,看起来在学习上没花费多少时间,也很轻松,可是考试总是名列前茅。
第一种学生采用的是“复制思维”,他们努力把老师讲的知识一滴不漏地全部“收录”进脑子里。第二种学生不满足于被动地听老师讲,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够将学习内容条分缕析,课上课下去“淘”自己需要的知识,采用的是一种“淘金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产生想法和进行判断。“淘金”式思维的学生,经常对问题多角度的思考。然后确定问题的性质,他会尝试许多不同的解题思路,产生许多想法和主意。在做出判断阶段,他们会认真检查自己的第一印象,一旦发现思路有缺陷立即进行修正和调整,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复制”式思维的学生,只安于做知识的接受者,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事倍功半。
从上面两种学生的学习可以看出,那种“复制”式消极的思维方式,“收录”进的知识越多,越容易“食而不化”,得到的许多东西只是一堆废物;而“淘金思维”得到的却是“黄金”。你看,思维方式的不同,得到的结果会多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