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2003-04-29谢重光
谢重光
在福建省西部,自北而南,巍然耸立着许多挺拔高大的山岭,绵延数百公里,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把江西省和福建省划分开,这就是著名的武夷山脉。武夷山脉的主峰黄岗山海拔 2158米,为我国东南最高峰。
山脉的北端,有一座秀丽的山城,旧名崇安县,1989年后改称武夷山市。
久享盛名的武夷山风景区位于市区南约15公里处。碧水丹山,地貌景观奇特,三教争辉,人文景观独胜, 1982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国少有的“世界双遗”风景区。
造物杰作
武夷山风景区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5公里,向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其最大特色是山与水的奇妙结合,景区内群峰耸拔,秀丽奇伟,著名的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澄碧清澈的九曲溪水绕山而流,山回溪折,峰随溪转,构成了一幅灵秀生动的天然画廊。
这幅山水画卷,是造物的杰作。要知它的来历,还得从远古时期地质构造变化说起。
在大约六亿年前,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包括今浙江南部、福建全省和广东一部分,有一块陆地渐渐隆起,人们称之为“华夏古陆”,而其周围仍是浩瀚无际的大海,武夷山脉的位置就处在这块“古陆”的西北部海岸边。到了大约距今三亿六千万年的时候,在广泛的世界性造山运动背景下,武夷山地一带,普遍发生岩浆侵入作用,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花岗岩体。此后又经过多次的地质时期,在中生代白垩纪至早第三纪,武夷山脉两侧形成许多碧波荡漾的山间湖泊,湖泊中沉积起来的红色岩层,构成了遍布武夷山脉的几十个红色盆地。
武夷山风景区就是这些红色盆地中最为瑰丽多姿的一个,为区别于绵长的武夷山脉,又称为小武夷。受地质构造的严格控制,这一带的西部发育了长达几十公里的大裂谷和断块山脊,东部则有曲折多弯的溪流,柱状、锥状的峰峦,以及岩壁陡峭的悬崖。这是一种典型的丹霞地貌,是我国同类地貌中山体最秀、类型最多、景观最集中、山水结合最好、视域景观最佳的自然景观区,因此在中国名山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小武夷奇妙的山水景观,自古就蜚声遐迩。历代多有名人咏赞,其中如南朝江淹,唐宋李商隐、苏轼、辛去疾、陆游,范仲淹、李纲,朱熹,明代徐霞客等。近现代以来,文人学士达官显贵更是纷至沓来。郭沫若1962年来武夷山,写《游武夷泛舟九曲》一诗,概括了武夷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胜:
九曲清溪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
闽越先民之迹
郭沫若诗中“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一联,读来很有一点神秘的意味。其中“六六三三”典出古人“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诗句,三三为九,三三秀水指九曲溪,六六为三十六 ,六六奇峰指三十六座最著名的山峰。三、六、九都是道家喜用的数字。为什么恰好把溪流凑成三三得九、把奇峰凑成六六三十六之数,这恐怕是反映了先民的神秘观念。
武夷山自古就是福建先民活动的重要区域,这里留下了许多关于先民的传奇故事。
早在汉代以前,传说武夷山有位仙人武夷君。汉武帝时,曾派使者专程到武夷山来,以干鱼祭祀武夷君。当时用来陈列祭品行祭礼的是一块近乎方正的巨石,后人称其为汉祀坛,位于幔亭峰下,可坐数十人。
还有一个传说,远古时武夷山这个地方住着武族和夷族两个部落,他们分别是彭祖的大儿子彭武和二儿子彭夷的子孙,因为争夺风水宝地而连年争战。后来有一位白发老翁自天而降,劝和了同根而生的这两族人,还送他们一只金鸡报晓,让他们闻鸡而起,勤劳开发武夷山区。这位白发老翁就是武夷君。
今天,我们用民族学和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武夷君的传说反映了福建远古时期闽族或闽越族先民的活动。
闽族也曾经过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阶段。坐落在闽东福鼎县境的太姥山,坐落在闽南漳浦县境的南太武,乃至坐落在粤东潮汕境内的草太武,都是闽族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在福建闽方言中,“母”、“姥”、“武”音义相通,“太姥”、“太武”都指闽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作为氏族领袖的一位老祖母。从福鼎、漳浦和潮汕都有“太姥”、“太武”活动的遗迹来看,当时闽族的活动范围是相当广大的。
地处闽北的武夷山也在古闽族的活动范围之内。从由一位老祖母充当闽族氏族的领袖,到武夷君成为武夷山众仙之首,标志着闽族已然由母系氏族阶段发展到父系氏族阶段。武夷君应是该父系氏族社会的一位特别能干的部落首领,由于贡献大,威望高,被神化成为众仙之首。
秦汉时期的闽越国,是闽族与来自浙江的越族结合的产物。闽越国积累了闽、越两族社会发展的成果,又吸收了中原华夏族的先进文化,国势曾经相当强大,居然能够与正当全盛的汉武帝中央王朝抗衡。
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南距武夷山风景区20公里的兴田镇城村,发掘出闽越国的都城,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其大型宫殿建筑遗址群,占地面积数万平方米,庭院、殿堂、厢房、回廊、天井、祭坛等王城应有的设施齐备,布局井然,反映了汉代福建先民达到的文化水平。现在,城村汉城遗址已经成为武夷山世界遗产的重要内容。
反映福建先民生活和文化观念的另一重要实物是架壑船棺。这是武夷山先民的一种葬具,分底和盖两部分,以整根楠木刳成,棺中有人字形竹席、细棕、麻丝、棉布和龟足木盘等随葬品。葬洞为自然崖洞或悬崖裂隙,一般是一洞葬一棺或数棺。经测定,其年代距今约3000多年。可知船棺葬是石器时期福建先民的葬俗。
安置船棺的崖洞高悬在九曲溪两岸悬崖峭壁之上,古往今来引起多少游人的好奇和惊叹!人们难以想像,先民在生产力极其原始落后的情况下,用何神力能够把庞大的船棺放到那么高的崖洞中,因而引发种种遐思,猜测那是仙人用的舟船,故此又将船棺称为仙橹、仙舟。
泛舟九曲溪
武夷山山奇水秀,名胜古迹难以枚举,领略武夷风光,选择游览路线颇有学问。可以登山临水,譬如登上著名的天游峰,俯瞰西北一溪自分水关、东北一溪自温岭关奔腾而来,环绕脚下群山,合流而东注于海,景观壮丽。
但最佳的方案是在九曲溪中泛舟看山,清流澄碧,两岸多峰岩、摩崖、古迹。九曲的次序是逆流而数的,即最上游为第九曲,顺流而下,依次为八曲、七曲……二曲、一曲。
九曲风光名胜,举其要者,一曲有大王峰、幔亭峰;二曲有玉女峰、镜台、仙榜岩;三曲有仙游岩、小藏峰,小藏峰等危岩峭壁上的架壑船棺最集中,在此举头观赏,位置最佳,也有人把此处的架壑船棺称为虹桥板;四曲有大藏峰、仙钓台、金鸡洞,此处也有虹桥板;五曲有隐屏峰、接笋峰、武夷精舍、云窝;六曲有天游峰、晒布岩;七曲有三仰峰;八曲有象鼻岩、人面石;九曲有齐云峰、孔雀开屏石等。
有些前人为了能慢慢地从容游览,往往逆流泛舟,从一曲游览到九曲。如徐霞客游武夷就采取了这样的办法。途中遇到奇岩怪石,名峰古洞,乃不辞万险,攀跻奋登,甚至扪萝悬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得深趣,非亲历其境,不能体验,甚至根本无法想像。
闽学摇篮
武夷山可说是朱熹的第二故乡。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父亲朱松为官福建,朱熹即诞生于其父尤溪县尉任上。后其父因积极主张抗金而被罢官,闲居尤溪,后移家建瓯,不久病故,临终将年仅十四岁的朱熹托付给老友刘子羽。刘子羽在自己的家乡崇安(即今武夷山市)五夫里给朱熹筑房安家,并教他读书。所以,朱熹的少年时期是在五夫里度过的。
五夫里地处武夷山南麓,距市区51公里,民风古朴,环境幽雅,有“莲花之乡”美称。当时五夫里出了一批名儒,如刘子羽、刘子羽之弟刘子,以及胡宪等,都是传承二程理学很有成就的人,也都是朱松的至交好友。朱熹幼受父亲教育熏陶,在五夫里又师从二刘、胡宪等,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
后来他一生讲学传道,把二程理学发展到顶峰,形成朱子理学。由于朱熹71年生命历程中,将近70年的时间生活在福建,其老师和弟子又多为福建人,故朱子理学又称闽学。朱熹在武夷山求学、讲学、著述长达40余年,这里是他思想发展成熟之地,又是他聚徒讲学培养后学的地方,可说是闽学摇篮。
朱熹在武夷山生活、学习、经行的有关建筑和事物,现在都成了珍贵的文物古迹。在武夷景区,大王峰东南麓有朱熹纪念馆,其址原为朱熹曾经主持过的冲佑观,又称万年宫。
四曲北岸隐屏峰下有武夷精舍,旧名紫阳书院、文公祠。这是朱熹于淳熙十年(1183年)建的一处书院。初建时有仁智堂、观善斋、寒栖馆等,是当时武夷山的一大建筑群。朱熹在这里讲学著书十多年,吸引了各处学者纷至沓来受业。入室弟子如蔡元定、蔡沈、黄等,后来都学业大成,对发扬和传播朱子理学卓有成绩。有的弟子为了“继志传道”,相继在九曲溪沿岸择地筑室,读书讲学,如游九言的水云寮,刘的云庄山房,蔡沈的南山书堂,蔡源的咏归堂,徐几的静可书堂,熊禾的洪源书堂等等,使武夷山成为一座文化名山,有“道南理窟”、 “天南道国”之誉。清代康熙皇帝并为武夷精舍赐“学达性天”匾额。
在五夫里,有朱熹故居紫阳楼遗址,有他就读或讲学过的屏山书院、兴贤书院,有他创办的寒泉精舍、朱子社仓,他经常行走的巷子则称为朱子巷。还有他为先师刘子羽撰写并手书的“刘公神道碑”一方,碑文长达3725字,是迄今传世的朱熹手迹中字数最多的书法作品。
九曲溪两岸及武夷景区各地还有数百方摩崖石刻,内有朱熹手书的10余方,还有历代名儒如宋代蔡沈、明代湛若水等人的书法珍品。
仙踪佛迹
在中国,大凡名山胜地,总与儒、佛、道三教的活动相关。武夷山的情况也是如此。除了儒门闽学特别辉煌外,道、佛之盛,亦颇可观。
道教在武夷山兴起的历史非常悠久。彭祖、武夷君等神仙传说,都具有道教的色彩。所谓“武夷山上有仙灵”、“三三六六疑道语”,可以说整个武夷山都笼罩在道教的氛围中。但正规道教宫观在武夷山中兴起始于晋代,位于大王峰下水光石后的止止庵就是留存至今的一座晋代道院。
自晋至唐宋,止止庵盛况空前,多有名道在此修炼,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宋曾住持此庵的白玉蟾。白玉蟾有文才,著述丰富,是宋代道教南宗五祖之一。他的门下形成较大教团,徒众甚盛,影响深广。他有一首关于武夷山的《咏玉女峰》,诗曰:
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
烟映霞衣春带雨,云鬓雾髻晓梳风。
此诗清新脱俗,没有人间烟火气,显出高道本色,流传甚广。
明清以后,止止庵逐渐衰落,民国三十年曾一度改为“墨三图书馆”(墨三是曾任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的顾祝同的表字),后来进一步圮废,如今只剩有遗址。
山中较有名的道院还有三清殿、凝云道院。
三清殿始建于唐代,位于大王峰下,原属万年宫古建筑群之一部分。民国时改为中山堂。今收归道教,重新修缮,力图恢复旧观。
凝云道院建于明代,位于山北马头岩。原来规模盛大,内有凝云阁、息机窝、鸣球亭、涌翠台、莲池、橘隐石等,占地十亩。林则徐曾为题匾。1949年后被作为民居使用,1993年始复为道观。
投龙洞是大王峰顶一处宽约1米的石罅。宋朝皇帝好道,分派道士到名山洞府投送金龙玉简,武夷山为十洞府之一,故称投龙洞。北宋中期,50余年间遣使投送金龙玉简20余次,可见当时的崇道气氛。
此外,还有建于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古宫观遗址64处,遍布于武夷山景区各处。昔日兴隆热闹,如今只遗存一些基址残垣、石灶、石臼和斧凿痕迹,供人参观遣兴。这些宫观的兴衰是武夷山道教史的缩影。
佛教在武夷山兴起较迟。现存比较有影响的寺院,一为建于明代的白云禅寺,一为建于清代的妙莲寺。白云禅寺位于九曲溪北灵峰白云岩,原名白云庵,最初是宋代著名学者吕祖谦结庐讲学之所,明末改建成佛寺,内有三宝殿、观音殿、祖师坛等,殿阁半藏于岩洞中,另一半依山势用杉木支撑。
妙莲寺位于莲花峰山崖,山门前有两块岩石,状似莲花,因而得名。此寺建筑巧借莲花峰岩洞特点,上为毗卢殿,下为观音殿和僧房,其后是三宝殿。殿藏于岩中,不施片瓦,风雨不侵,是典型的崖寺。1988年重新修葺开放。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武夷山山水奇秀,更加有闽学诸贤的住留史迹,还有一系列仙踪禅影,无怪乎名冠东南。
茶艺
直到唐代,中国主要产茶区仍在北方和江淮一带,讲究茶艺的是北方和江淮的士大夫。宋代以后,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产茶区域也逐渐推向浙江、江西、福建。建州武夷山以其适宜种茶的优越地理条件,后来居上,茶园遍布,茶场众多。
当时制茶工场称为“焙”。五代时建州的官焙有38处,合私焙共有1336处之多,而武夷山的北苑焙茶艺最精,每年茶叶最早生发,叶芽极其肥嫩,茶味甲于诸焙,成为进贡佳品。
宋代在福建做过官的几位名臣如丁谓、蔡襄等人,都极力经营建州茶特别是北苑茶。蔡襄还作有《北苑十咏》,是关于北苑产茶、制茶、试茶、贡茶的情形。又著《茶录》,辨析茶品之高下。按照蔡襄的说法,武夷北苑茶之最上乘者,色尚青白,有真香,味甘滑,其色、香、味都独具风格。
当时流行把茶加工成扁圆的茶饼。北苑的茶饼是要进贡给皇帝用的,所以称为“龙团凤饼”。史载宋仁宗、宋徽宗都很喜欢北苑的贡茶,宋徽宗还专门写了篇《大观茶论》加以推崇。一经皇帝夸赞,武夷北苑岩茶遂名冠天下,他处之茶莫敢与其争高。
明末清初,武夷山率先制作成功乌龙茶新品种。这里所谓新品种,是就制茶烘焙的程度而言。红茶是把茶叶完全烘焙成熟,绿茶是不加烘焙,而乌龙茶则把茶叶烘焙得半熟,特点是兼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
武夷山人还根据一些岩茶的特征,选择、培育名丛一千多个,其中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丛,声誉最高。
大红袍素有“茶王”之称,是茶中绝品。它生长于武夷山之中的九龙窠峭壁上,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成品茶之色、香、味均为乌龙茶之首。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武夷山亦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它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很多古老和珍稀的植物物种,是中国独有的,这里还生存着大量的爬行类、两栖类和昆虫类动物。(题图:武夷山主峰黄岗山远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