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诗神居住的地方”
2003-04-29瑙尼
瑙 尼
祖国的滇东南,人杰地灵,培育出了世界文化名人楚图南和中国大诗人柯仲平,使他们的母土——文山州被世人称之为“诗神居住的地方”。前浪牵后浪,前浪峰高气阔,后浪必然浪花朵朵——自楚老和柯老之后,这个“诗神居住的地方”仅在23年中就培育出了一个“作家群”。
1
1981年1月19日,文山州文联成立。继而,随着薄竹山梅花盛开,文山州文联创办的滇东南第一家向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文艺刊物《山梅》诞生了。由于历史原因,滇东南自楚老和柯老之后,作家、诗人几乎“断代”。因此,文山州文联的当务之急便是通过《山梅》杂志,趁大好机遇奋起直追,把文山州的文学艺术事业发展起来,缩小与省内兄弟州市的差距。为了遵循这个宗旨,达到这个目的,首任主编戴成弼和接任主编王洁不遗余力,鞠躬尽瘁,在打牢刊物基础的同时,大量向社会征稿,从中发现人才,并定时为作者举办培训班和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把重点作品向州外、省外推荐。1986年,文山州涌现出一批中青年作家和诗人,他们是戴光禄、刘建华、那家佐、彭显才、黄懿陆、侬怀伦、王开、张炳锈、周光祥、张兆阳、张鸿鑫、万国华、俞维祥、高星、李军、张安、胡兴义、郭明进、刘诗仁、吴佳权、李学海、盘天发、王芳、樊晋波、唐丽萍、黄静、杨茂鑫、王立能、陶永华、林琨等。
2
1984年8月12日,文山州文联成立“柯仲平诗会”。这个应运而生的诗会,团结了前方、后方、内地、边疆的广大诗人和作家,一起来继承和弘扬柯老的诗风和精神。此间,诗会意识到,要在新时期切实继承和弘扬柯老的诗风和精神,必须创办一个园地。经请示,在中央、省委、州委有关领导和柯夫人王琳的支持关怀下,《含笑花》诗报创刊号终于在1985年3月10日与读者见面了!诗报主编由州文联副主席杨照昌和柯仲平诗会会长黄士鼎兼任,这就保证了从她诞生起,一直忠于自己的宗旨,突出自己的个性:以刊登“老山诗”为主,使诗报成为具有柯仲平诗风的“老山诗”的发祥地;以刊登文山州新老诗人贴近时代的诗品和诗评为主,使诗报成为培育柯仲平式的诗人的摇篮。诗会和诗报还多次在老山前线举办“军民共建诗会”和创作辅导会。故而在诗报出版的五年间,获得包括文学泰头巴金在内的几十位著名文学家的题赠,收到当时北京军区领导人秦基伟、杨白冰的《寄语〈含笑花〉》的赞扬信,得到《人民日报》、《⑼》、《解放军报》等报刊的高度评价。柯仲平诗会和《含笑花》诗报使文山州继《山梅》杂志后,又涌现出一批更年轻的作家和诗人,他们是周祖平、廖云华、王豫文、林浪平、龙符、柏桦、王建芬、李楠、吴薇、程英、高剑梅、孙红梅、张敏、尹冰、戴红云、唐云凤、朱佩云、李晶、高剑鸣、郭若辉、俞志平、雷刚、赵文、拟喃、杨忠翔、往啊、黄鑫、杨建国、何文忠、骆礼祥、何元超、比嘎、柏坚等。
3
1989年1月,文山州文联换届。为适应全州新时期繁荣文学创作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含笑花》诗报改为《含笑花》综合性文学刊物。这样,在硝烟散尽的老山战区,《含笑花》杂志第一期以新的风姿与读者见面了!
改刊后的《含笑花》杂志,办刊宗旨未变,仍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立足本州,走向全国;以弘扬主旋律、培养新作者为己任。正因此,1993年,编辑部获得“云南省文艺期刊编辑奖”;1996年,该杂志获得云南省文艺期刊评比二等奖;2002年春,该杂志被荣选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陈列!
尊重老作家,培养新作者,一切为了繁荣滇东南文学——成了《含笑花》杂志编辑们的准则!这里应该提及的是,州文联副主席兼主编周祖平和副主编万国华,他们自担任主编起就一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办刊上,不失时机地争取州文联班子的支持和指导,举办了“97滇东南文山笔会”、“2000年广南笔会”、“2001年老山书法笔会”、“文山文学创作研讨会”,每举办一次笔会和研讨会,又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又培养一批文学新人。与此同时,编辑部还举办了“含笑花文学奖”征文、“建党80周年”征文、“迎十六大、纪念毛主席《讲话》发表60周年”征文等活动,让文山州的作者通过征文活动不断打牢文学根基,不断提高写作技巧。所以,近年来文山州的作者已越来越多地从《含笑花》走向《人民日报》、《诗刊》、《民族文学》、《小说界》、《百花园》、《散文诗》、《中国诗人》、《中华散文》、《文学报》、《边疆文学》、《滇池》、《云南日报》等省内外报刊,还有不少作者在参加全国各种文学征文大赛中获得了殊荣!特别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文山州作家继1996年出版“含笑文丛”11部个人专集后,近年又在几家出版社出版了三十几部个人作品集,使之逐步形成滇东南文山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作家群”!
4
文山州“作家群”中的壮族诗人侬怀伦已英年早逝。生前,他为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两本抒情短诗集《让爱更潇洒》和《爱的流淌》(广西民族出版社)。两本诗集共收入诗人百余首短诗,分别由壮族老诗人农冠品和壮族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韦其麟作序。他的诗80%的题材是抒写母土的秀丽景致、浓郁民俗和壮家人传统的爱情。诗集中的许多诗,是诗人在故乡先用壮语给亲朋好友朗诵,受到钟爱后才译成汉文的。所以,这两本诗备受壮族人民的珍爱!
壮族作家黄懿陆,早年从事散文、小说和民间文学创作。近年,他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民族史学的研究上,仅在2001年就先后出版共67万字的专著——《壮族文化论》(云南教育出版社)、《滇国研究》(云南美术出版社)。两部专著分别由民族学家赵廷光和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副校长林超民作序。它的主要贡献是,首次破译了东汉的《白狼歌》,提出了关于滇国历史传袭、“侬志高化名生存”、“壮族建立过大号国政权”,以及上、中、下三蓬自古为我国领土等新说。作家的许多新发现、新论点和新假说,引起史学界和学术界的重视!
《“歌海”飞花》(北京燕山出版社),是壮族评论家龙符的“文化论集”。本书由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梁庭望及美学家、云南大学教授金丹元作序。书中共分九辑,它涉猎面广,底蕴深厚,史据充足——从壮族的历史渊源、地域变迁、民情风俗到壮族为祖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干栏文化、织染文化、那田文化、铜鼓文化、歌圩文化等,都自作家笔端一一列入篇什。故被评为“壮族小百科”!
彝族诗人周祖平,是位“紧贴母土的诗人”!他的《亲近南高原》(中国文联出版社)的80多首诗中,几乎每首都吟颂母土文山州的“壮乡、苗岭、彝山”。诗人唱道:在壮乡苗岭/我的父老乡亲都有/一种精神叫金不换……所有漂泊在外的彝家汉/重回彝山/定会和我一样/总有一个雄浑的声音/在耳边轰响:/莫白喝彝山水/白吃彝山粮/枉为彝山汉!……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是他热爱母土的心灵写照!本书由著名诗人、云南省文联副主席刘鸿渝作序。
一位哲人说,打动读者的诗,莫不带着淡淡的忧伤。傣族女诗人柏桦的诗集《小小女孩》(香港文光出版社)的40首诗中,每首诗除绽放出一个哲理真谛,便都隐藏着一种童贞的惆怅。如她在《母亲》一诗中吟道:您宽厚的背影/负荷我蹒跚的梦的足印/您一头柔韧的银发/庇盖我暗夜里不安的呼吸/您的目光是温柔的炉火/让我不停地将勇气汲取/——当那光焰暗淡/世上最久远纯真的童话/母亲/我到何处去找寻……
中年小说家万国华,是文山州“作家群”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22万字的中篇、短篇及微型小说集《脸色》(中国文联出版社),证实了他驾驭写作的才华。他笔下的人物,个性各异,各类型人物的内心独白都有自己的身份特征;在那笔法流利轻松的篇什中,处处有不同的幽默、情趣和寓讽。最难得的一点,他的作品无一不飘出滇东南的红土芳香!
文山州“作家群”中,女诗人王建芬的诗集《缀着补丁的阳光》、青年诗人王豫文的诗集《峡谷风》、老诗人高星的诗集《爱的谣曲》等,都可堪称具有滇东南乡土气息的代表作!
文山州作家、诗人中,不少是州县一级领导人,正因此,他们同时又写出上乘之作成为“作家群”的表率。如刘建华的中篇小说《艰涩的口香糖》在2001年第5期《边疆文学》刊载后,被中国作协主办的权威刊物《小说选刊》选载,成为文山州作者闯进《小说选刊》的第一人!
文山州作家群中,有的已调到外地,但他们依然为母土鼓与呼;在本州工作的,特别是《山梅》时期和《含笑花》诗报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和诗人,他们已成为文山州文学事业的中流砥柱!
在“诗神居住的地方”,作家、诗人不断青出于蓝胜于蓝!
人们可以看到——文山州各族作家、诗人将从中国走向世界!
(转自2003年9月3日《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