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后解放军军事大演习扫描

2003-04-29牛宝成

党史博览 2003年9期
关键词:北京军区蓝军红军

牛宝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从塞北大漠到东南沿海,从巍巍雪山到渤海之滨,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各种类型的军事演习。回眸这些军事演习,人们从中可以看到我军部队良好的军事素质和精神风貌——这是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师、正义之师和文明之师!

叶剑英元帅担任总导演,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拉开了人民解放军军事大演习的序幕

从1950年开始,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基本以苏联军队的战斗条例和作战经验为蓝本,多次组织了常规条件下的多种类型军事演习。1955年3月,总参谋部又下达了组织部队进行战役训练的指示,要求高级干部学习在核、化学武器条件下的集团军进攻战役和滨海地区防御战役。此后,各军区先后组织了军、师首长司令部野外演习,以及师、团规模的实兵战术示范演习。这其中,以1955年11月举行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最为壮观。

担任这次演习任务总导演的是当时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叶剑英元帅,副总导演有总参谋长粟裕大将、副总参谋长陈赓大将、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上将、总政治部副主任甘泗淇上将、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肖克上将。这次演习的总构想是:“蓝军”在濒临中国的西太平洋重要地区、港口、机场集结了陆、海、空重兵集团,准备同时向中国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实施大规模联合登陆战役,并以辽东半岛为登陆的主要突击方向。其目的是攻占战役登陆场,夺取中国渤海沿岸重要港口,开辟陆上战线,进而向中国的“心脏”——北京方向展开进攻。“红军”1个集团军在海军和空军的协同下,担任辽东半岛主要方向上的海岸防御任务。在这一战术思想指导下,参演的兵力也是空前的。参加这次演习的有陆军1个兵团、4个军、1个机械化师,空军2个军,海军旅顺基地和独立机械化师等几个师以上指挥机关、32个团,共4.8万人,飞机262架,舰艇65艘,坦克和自行火炮1000余辆(门)。全军中、高级干部809人随演习部队一起作业和参观见习。此外,苏联、朝鲜、越南、蒙古等4国的军事代表团,也应邀参观了演习的全过程。

1955年11月3日,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正式拉开大幕。由旅顺海军基地的1个海军加强陆战营充扮“蓝军”,演示了登陆作战的全过程。从4日到14日,“红军”集团军首长司令部按照组织战役的工作程序,用4个昼夜演练了现代条件下的快速战役准备。接着,又用4个昼夜推演了首长司令部组织兵力和火力抗击“蓝军”登陆兵上陆,“红军”实施集团军第二梯队和预备队向主要方向机动。结合上述4项内容的推演,共进行了3次实兵演习。第一次是抗击“蓝军”登陆兵上陆演习。演练的重点是“红军”在航空兵支援下,对“蓝军”登陆兵实施近海打击和反冲击,歼灭登陆“蓝军”;第二次是“红军”集团军实施反突击。重点演练“红军”集团军第二梯队向前机动和展开,对“蓝军”实施核突击和航空兵火力准备,反突击部队发起冲击,师、团第二梯队进入战斗等课题;第三次是反空降作战演习。重点演练“蓝军”空降兵在其航空兵掩护下快速着陆和抢占要点,“红军”反空降部队快速接敌、快速展开和快速投入战斗,分割围歼“蓝军”空降兵等课题。在近似真刀真枪的对抗中,人民解放军6年来的正规化训练得到了全面检验。

刘少奇、周恩来及邓小平、彭德怀、贺龙、陈毅、聂荣臻等党、政、军领导人观看了这次演习,对演习给予了很高评价。在演习全部结束后,他们还检阅了演习部队。国防部长彭德怀作了总结讲话。

通过这次演习,丰富了部队在现代条件下抗登陆战役的理论知识,提高了高级指挥员和领率机关组织指挥抗登陆战役的能力,取得了较大规模战役演习的经验。事后,陈毅和聂荣臻为《抗登陆战役训练资料汇编》一书亲笔题词。陈毅的题词是:“愈练愈精,有备无患。”聂荣臻的题词是:“辽东演习的成功,显示了教练、演习、作战的一致。”

杭州湾穿山半岛演习,人民解放军首次演练三军协同作战

建国初期,我军不走样地向苏军“老大哥”学习,吃到的并非都是“甜果子”。训练和演习中出现的一些教条主义的东西,并不符合我军的实际。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提出了“以我为主”的思想,强调:我军搞现代化,既要有洋办法,也要有点土办法,土办法发展以后也可以变成洋办法。

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人民解放军结合现代条件,发扬传统战法,主要进行了团到军规模的首长机关演习,也重视了从排至营规模的实兵战术演习。而1959年5月在南京军区管辖的杭州湾穿山半岛进行的实兵实弹示范性演习,则是这个时期一次比较重要的军事大演习。这次演习虽是加强师规模的进攻演习,但却是由陆、海、空三军联合实施的,是我军的首次三军协同作战训练。

参加这次演习的有陆军1个军部、2个步兵团、11个炮兵营、部分海军舰艇部队和空军航空兵部队等,共计2.3万余人,参演舰艇265艘、飞机114架、火炮271门、坦克22辆。叶剑英元帅和三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军事院校的有关领导人及苏联军事专家共1400多人参观了演习。这次演习的设想是:“蓝军”在穿山半岛地区组织坚固阵地防御,企图阻止“红军”登陆。“红军”则从舟山定海、金塔诸岛向穿山半岛地区实施登陆进攻。加强步兵师担任“红军”的第一梯队,从“蓝军”防御正面实施突破,与友邻部队密切配合,为后续梯队登陆创造条件。

5月23日凌晨,“红军”加强步兵师师长接到了上级下达的战斗命令,迅速下定决心,会同其他军兵种指挥员拟制了协同作战计划。乘着天色尚暗,输送第一梯队的舰艇编队悄悄驶入预定待机地域。随后,“红军”炮兵和航空兵实施了长达72分钟的火力袭击。接着,“红军”海、空军与“蓝军”海、空军展开激战。“红军”第一梯队则在两军酣战之际,分乘百余艘舰艇,强行横渡海峡,驶向“蓝军”海岸。登陆突击队在突破水际滩头障碍后,在水陆坦克引导下,与近岸一线支撑点的“蓝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不断巩固、扩大登陆场。“蓝军”为扭转战局,组织预备队实施反冲击。“红军”登陆突击队立即以猛烈的火力进行拦阻射击,第一梯队的后续部队登陆后也加入了战斗,并迅速粉碎了“蓝军”的反冲击。在“红军”强大的攻势下,“蓝军”只得撤至纵深阵地,企图固守待援。这时,“红军”的海、空军和炮兵再次实施火力急袭,“红军”第二梯队随即快速登陆,组成数支攻击分队,对龟缩在坑道、地堡群和掩盖交通场内的“蓝军”实施分割包围和猛烈攻击,终于全歼了“蓝军”。

这次演习在近似实战的条件下,从装载起航、强渡海峡、突击上陆、抗击反冲击到围歼核心阵地,一直以实兵实弹昼夜连续进行。演习收获颇丰,它不仅摸索了登陆输送编组的基本方式,解决了舰船编组、登陆波次等问题,而且积极探讨了登陆作战的组织指挥及三军协同问题。这是我军联合登陆作战的首次演练,也为后来的联合作战演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叶剑英提出:“要把打坦克之风吹遍全军。”华北军演,专打坦克

1966年至1976年这个时期的头4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引发的动乱,人民解放军几乎没有进行过像样的军事演习。直至1970年2月,毛泽东号召全军开展长途野营拉练活动之后,各单位才组织了一些带战术背景的检验性战术演习。特别是1969年3月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入侵者的新型坦克对我军构成了极大威胁,坦克作为未来战场的主战兵器引起了我军高层人士的高度重视。为了改变因“文化大革命”滞后军事训练的局面和有针对性地加强反侵略作战研究,1972年以后, 根据叶剑英元帅提出的“要把打坦克之风吹遍全军”的号召和有关反空降的指示,全军普遍重视了打坦克、反空降课题的演练。1973年10月,由北京军区在华北地区组织的打敌集群坦克研究性实兵演习,是这个时期演习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次演习是北京军区受总参谋部委托组织的,共有陆军、空军和民兵21万余人,参演飞机55架,坦克、装甲车371辆,火炮385门。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马卫华、副政治委员张正光担任总导演。

这次演习的设想是:“蓝军”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在其空军实施战略空袭的同时,以坦克、装甲重兵集团从“红军”防守的重要方向突入。其先遣集团军以第一梯队4个师向华北的一个战略要地实施突击,企图切断主要交通线,尔后向中国腹地发起进攻。“红军”在既设阵地组织防御,抗击“蓝军”进攻,大量消耗、歼灭了突入防御地域的“蓝军”,粉碎了其战略企图。在演习中,“红军”对突入防御纵深的“蓝军”集群坦克,采取以阻制快、分股切断、四面包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战法加以摧毁;对仓促转入防御的“蓝军”集群坦克,“红军”利用夜暗,以机动兵力四面包围,首先打乱“蓝军”的防御部署,然后组织有重点、多梯次的连续冲击,各个消灭敌人。民兵则依托有利地形,采用破袭战、阻击战、战斗对战斗、依托地道打伏击等传统战法,以各种手段巧妙地消灭“蓝军”坦克。

这次演习历时15天,圆满地完成了预定任务。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李德生,政治局委员苏振华、倪志福,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和军政大学的领导以及各部队干部1万余人参观了演习。这次演习,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开始从以打敌步兵为主转到以打敌坦克为主,这在当时形势下对加强反侵略战争准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邓小平说:搞一次实兵演习有好处,阅兵式也可以让军队在人民的观瞻中有好处。1981年,北京军区“沙场秋点兵”

1977年以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训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0年10月中旬,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军委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了全军高级干部研讨会,研讨军事战略方针等问题。邓小平在这次会上提出:实施积极防御方针,要制定各种计划;要结合训练,并根据这次会议讨论,搞出一个作战预案来,包括全局,包括每一个战略区域。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中央军委决定组织一次全军高级干部学习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战役集训,以解决战略方针的具体化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于1980年12月联合下达了《关于1981年加强军事训练的指示》,正式委托北京军区于1981年秋季组织一次实兵演习。

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接受任务后,想把演习搞大一点,不要小里小气。这一想法得到马卫华副司令员和周衣冰参谋长的支持。1981年1月中旬,副总参谋长张震、总长助理韩怀智等来到北京军区,听取了北京军区关于演习方案的汇报。2月25日,在三座门第一会议室,军委、总参等部门的领导同志听取了北京军区的正式汇报。到会的有国防部长耿飚,总长杨得志,副总长杨勇、张震,军委常委韩先楚等。北京军区的汇报非常详尽,他们的演习方案是准备搞方面军规模,兵力多,气魄令人振奋。但出于经费、国际影响等方面的考虑,总参领导倾向于搞小些,规模控制在集团军或师的范围。秦基伟司令员重申了搞大规模演习的意义和理由,建议采用北京军区的方案。他说,北京军区不发演习财,花多少报多少,实报实销;你们要没钱,我们可以出。3月6日,张震代表总参几位领导同志就组织实兵演习的总体设想和具体方案,给邓小平写了请示信。3月10日,杨得志总长和张震副总长当面去向邓小平汇报有关北京军区组织战役演习的方案以及中央军委办公会议的意见。

听完汇报,邓小平对杨得志和张震说:“搞这么一次实兵演习有好处,我们的部队可以实际锻炼一下,也可以看看部队训练的成果。这样大规模的演习,我们好久没有搞了……”停顿了一下,邓小平接着说:“还有一点:搞这么一个演习也是给军队打打气。我们好久没有打仗了;我们同越南打了一仗,还不是合成军。要搞合成军,天上地下该有吧!这次演习,有地面部队,有空军协同,只是没有海军。这样的演习对军队有鼓舞作用。经过训练再搞实兵演习,可以提高部队实战水平。多年没有搞了,还是搞一次。军委常委同志不是都同意吗?”杨得志回答说:“对方案、企图没有不同意见,只是觉得规模大,花钱多。”邓小平点点头,若有所思。他把话锋一转,说:“部队阅兵式、分列式也好久没有搞了。不能说阅兵式、分列式是形式主义,对部队作风培养都有教育意义。现在有的部队懒懒散散不像个样。我想适当的时间要搞一次阅兵。阅兵对军队在人民的观瞻中有好处。”邓小平接着点上一支烟,右手一挥,说:“就按第一方案(北京军区的方案)搞!要力求节约,总参具体抓。”就这样,一场震惊中外的华北军事大演习确定下来了。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由北京军区组织的方面军防御战役实兵演习于1981年9月13日在华北某地举行。参加演习的有陆军1个军部、8个师、29个团、11个营,空军2个航空大队,以及3个后勤分部、3所医院,共11万多人,出动坦克、装甲车1300多辆,火炮1500多门,飞机285架,汽车1万多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其他党、政、军领导人亲赴现场观看了演习。

这次演习的基本设想是:“蓝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向“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全面进攻,首先使用核武器和航空兵对“红军”防御纵深的重要战略、战役目标实施猛烈袭击;之后,地面部队发起进攻,入侵“红军”防守的地区,企图夺取“战略目标”。“红军”发现“蓝军”大规模入侵征候之后,立即动员,进入紧急临战状态,迅速完成战役展开,组织坚守防御,顽强抗击,并粉碎了“蓝军”的进攻企图。根据上述设想,参加演习的部队紧紧围绕战争初期抗击“蓝军”战略突袭,制止其长驱直入的作战任务,重点演练了四个课题:一是模拟“蓝军”坦克师进攻;二是空降、反空降;三是以现有武器装备坚固阵地防御;四是集团军首长机关带实兵部队实施战役的反突击。

这次演习,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由于组织严密,准备充分,诸军兵种密切协同,“红”、“蓝”两军对峙“激战”,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达到了预期目的。

9月19日,参演部队又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胜利完成军事演习任务的陆、空军部队以及部分海军部队,代表全军广大指战员接受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的检阅。这天上午9时整,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身穿军装、神采奕奕的邓小平在秦基伟的陪同下,乘一辆红旗牌汽车,检阅了陆、海、空三军部队。阅兵式完毕后,邓小平站在敞篷车上向受阅的陆、海、空三军发表了重要讲话。

台湾海峡海空实弹大演习。精兵强将两度云集东山岛。人民解放军高科技武器装备震慑“台独”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而在台湾岛内,在美国的支持和怂恿下,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公然在国际上进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为了反分裂、反“台独”,显示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能力,人民解放军先后数次在东海和南海海域进行了军事演习和导弹发射训练。

1996年3月5日6时,新华社受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996年3月8日至3月15日,向北纬25°13′、东经122°20′,北纬25°13′、东经122°40′,北纬24°57′、东经122°40′,北纬24°57′、东经122°20′四点连线内的海域,以及北纬22°38′、东经119°25′,北纬22°38′、东经119°45′,北纬22°22′、东经119°45′,北纬22°22′、东经119°25′四点连线内的海域,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训练。为了安全,中国政府要求有关国家政府和地区当局通知本国、本地区的船只和飞机,在此期间不要进入上述海域和空域。”3月8日夜,随着一道道作战命令的下达,隐蔽在各集结地域的导弹发射部队,迅速地向目的地进发,一枚枚威武挺拔的乳白色导弹,迅速耸立在群山环抱的各个发射阵地。“点火!”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枚枚导弹喷着长长的火龙,撕破长空,飞向预定目标。“轰——轰——”随着一声声巨响 ,目标海域水柱冲天,地动山摇。“第一发导弹命中目标!”“第二发导弹命中目标!”这一声声激动人心的报捷,显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将士在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1996年3月9日18时,新华社再次受权公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996年3月12日至3月20日,在北纬23°57′、东经118°06′,北纬23°25′、东经118°50′,北纬22°30′、东经117°30′和北纬23°01′、东经116°46′四点连线内的海域和空域,进行海、空实弹演习。为了安全,中国政府要求有关国家政府和地区当局通知本国、本地区的船只和飞机,在此期间不要进入上述海域和空域。”参加这次演习的共有10多个兵种。演习中既有歼击机群对“敌机”实施猛烈攻击,夺取制空权;又有联合突击机群采用多种手段,低空、超低空连续突击“敌”海上和陆地的重点目标;还有航空兵与地空导弹、高炮部队空地协同抗“敌”空中突击。既有空地火器的“硬摧毁”,又有电子战的“软杀伤”,展示了人民空军的综合作战能力。空军航空兵以先进战机作拳头,组成联合机群,使空军的空战能力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大为提高。地空导弹兵也由过去单一型号装备向具有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多型号相配套的防空体系发展。

在这次海、空实弹演习后,还举行了气壮海疆的空中、海上阅兵式、分列式。

3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和南海进行的实弹演习宣告结束。整个演习,贴近实战,充分体现了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特点,显示了海、空军这两个重要军种的现代化水平和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同年3月15日,新华社再度受权公告:3月18日至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在东南沿海进行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在演习中,参加渡海登陆演习的指战员在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中,在各型军舰、战斗机和海军舰炮强大的火力支援下,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军”的拦阻行动。而完成登陆后的我主攻部队,在空军、陆军航空兵和地面炮兵火力的掩护下,采取并肩突击、两翼卷击、乘隙穿插和越点攻击等机动灵活的战术手段,集中兵力、火力向“敌军”发起猛攻,以风卷残云之势围歼了纵深核心阵地的“敌人”。

除此之外,1999年9月和2001年6月,人民解放军还两次成功地在福建东山岛进行了联合登陆作战演习。

1999年9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广州战区陆海空三军、第二炮兵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浙东、粤南地区举行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渡海登陆作战演习。演习的重点内容是快速装载上船、完成海上集结;登陆舰艇和民船联合编队,与战斗机群和作战舰艇密切协同,抢滩登陆;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和制电磁权和联合火力打击“敌”海岸及纵深目标等。这场演习充分展示出高技术条件下渡海登陆作战的壮观场面。人民解放军大批新装备使陆、海、空三军在作战中如虎添翼。

2001年6月的演习,主要以攻占外岛和反击外敌介入为战术背景。演习中的信息战,重点演练了电子对抗,瘫痪“敌”通讯和指挥系统;海、陆、空三军渡海登陆作战,包括空袭、空降、特种攻击作战等行动和反击打援行动,参演的兵力达10万之众,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是近几年军事演习中不多见的,如苏—27战斗机、“飞豹”战斗机、新型战舰和战术弹道导弹、防空导弹等。具有应付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与冲突的非常能力。这次军事大演习,再次证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有决心、有办法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演练,人民解放军的新战法、新装备得到了实战性检验,进一步增强了今后军事训练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对于提高我军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三打三防”,世纪末的大演习

20世纪末,世界军事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迈向新世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时刻追踪着世界军事的发展,一场以“新三打三防(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打武装直升机,防侦察监视、防电子干扰、防精确打击)”为核心内容的世纪末的大演习拉开了大幕。

2000年10月,燕山脚下,全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快速反应部队、两栖装甲兵部队、机械化部队、数字化炮兵部队、特种作战部队、海军陆战队、空降部队以及陆海航空兵部队的精锐之师聚集在一起,展现了我军“新三打三防”的壮观场面。在信息化战场上,防侦察监视、防电子干扰、防精确打击作战行动率先打响,当“敌方”的侦察直升机将侦察到的目标图像清晰地传到指挥中心时,却发现它们全都是仿真示假目标,而真正的千军万马已经被复合材料巧妙地隐藏起来;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敌方”向“红方”实施强电磁干扰,一时间,“红方”各攻击群彼此间失去联络,但几秒钟后,集微机智能、信息化等技术于一体的抗干扰通讯手段,将作战命令压缩“打包”,快速达成通信发往进攻部队;在内蒙古草原,潜伏着一支支与草原同色的防空部队,集团军防空部队联网预警系统快速锁定了来袭的隐形飞机。这支当年曾击落蒋军RB—57D型高空侦察机的英雄地空导弹部队,使用新型导弹捕捉住了目标,顷刻间,“敌”隐形飞机便在空中“天女散花”了;陆军航空兵“猎豹”特种分队在对“敌”远程打击结束后,迅速搭乘武装直升机飞向“敌”纵深地域,对“敌”重要目标实施实时侦察监控,将战场图像传输至后方指挥中心;黄继光生前所在的部队——某空降师成功演练了在“敌占区”机降,并直插“敌”心脏的拿手好戏;数字化炮兵实现了情报侦察、指挥决策、战场定位、信息处理和传输、火力控制等整体系统数字化。“红方”炮兵群自动搜索目标,自动决定射击诸元,自动瞄准,自动发射,首群炮火全部覆盖目标。

这次世纪末的多维空间大演习,是中国军队实行战略转变创新现代作战能力的缩影,也是中国军队告别20世纪,昂首阔步走向新世纪的昭示。

猜你喜欢

北京军区蓝军红军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上)
最强蓝军之钢铁洪流(下)
你不懂“蓝军”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新蓝军,新气象
尘埃
跳!从直升机到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