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管理
2003-04-26陈论良
陈论良
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非常重视“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落实在课堂中,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我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应用情感管理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
一、运用情感管理的动力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运用情感动力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高一新生入学后要进行为期1~2周的军事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可是,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很少参加体力劳动或其它大强度活动。每年的军训中,都有不少学生(女生居多)在炎热夭气下坚持不了高强度的军训。于是,教官、教师运用情感管理的动力功能,创设一个让全体同学去努力争取的目标:军训就是在战场,前面的目标是敌方的指挥部,为了保家卫国,各小分队,谁能坚持下来,谁就能去炸掉敌方指挥部。在这种情感的感召下,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倍增,队列训练都坚持下来,顺利完成了军事训练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地应用情感的动力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进行问题抢答,看哪一组用的时间最少、准确率最高。
二、运用情感管理的调节功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和瓦解的效能。大量的研究表明,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具有积极的组织效能,但不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过程会产生消极的瓦解作用。一个人在愉快时,就容易通过感知觉接受外界信息,一个人在忧郁、苦闷时,往往不能接收外界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形。教师就要根据情绪极性对学生认知活动影响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通过正情绪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例如,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与生物遗传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在讲此知识之前,能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当前世界遗传工程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如“克隆”技术,中国的杂交水稻等,使学生处在愉快、兴奋的正情绪状态下,这时教师再讲DNA分子的结构和遗传的机理,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和掌握。
耶克斯——康森定律告诉我们,情绪强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应保持适中水平,处于中等强度的正情绪具有最佳的组织效能。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应把握好一个“度”,使之处于中等强度状态的正情绪之中,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情感管理的信号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能凭借表情传递情感信息,也能传递一个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的信号功能在传递信息方面的独特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强言语表达力的作用;二是提高言语生动性的作用;三是替代言语的作用;四是超越言语的作用。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情感能加强言语表达力、生动性以及替代言语的作用,充满表情地讲述有关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領会、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没有表情的言语,是不能激起人们共鸣的。即使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人们听了只会留下呆板的、平平淡淡的、缺乏行动力的印象,不利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语调、语速、停顿等各种言语表情和眼神、脸部肌肉、手势、体态等各种非言语表情,提高言语的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运用表情替代言语的作用。例如,某一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发现了,给予一个温柔期待的目光,学生恍然大悟,马上调整自己的注意力,达到教育的目标.
四、运用情感管理的迁移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的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其有关的对象上去的效能,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那么对他所交的朋友,对他所经常使用的东西,也都会产生好感。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个情感的心理学原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要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这样,学生就会喜欢这位老师的课。前一阶段在高考改革过程中,生物学科曾经一度不列入高考科目,有的教师说高考不考的科目学生就是不想学,这门课就是不好教。可是我校有一位老师,他的生物课学生喜欢上,也能认真读,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处在良好的状态。这就是因为这位教师关心、爱护学生,有这样一个理念:“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这位老师将这种理念始终付诸实践,建立了真挚的师生感情,保持着良好的师生情感,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因此,学生爱这位教师,学生也爱上这位老师的生物课。这就是情感独特的迁移现象。
五、运用情感管理的疏导功能,提高学生课堂的接受效能。
情感的疏导功能是指情感能提高或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效能。情感的这一功能与他人言行的情感状态有关,与个人本身的情绪状况有关,与彼此之间的情感状态有关。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能通过自己真诚、丰富、生动的情感去感动学生,学生就容易接受、接纳教师的言行,提高认知水平。如果教师上课平平淡淡、冷淇无情,学生就会觉得反感,大大降低对教师言行的接受程度,降低认知水平。如果只是教师有真诚、生动的情感,而学生处于疲软状态,也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师生之间的情绪都处于快乐状态,师生之间情感交融相处,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重大举措。为此,全体教育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视情感教学、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